扫码手机阅读

党小组

作者:刘荣书 | 分类:历史 | 字数:30.6万

第五章 2

书名:党小组 作者:刘荣书 字数:8448 更新时间:2024-10-11 11:31:56

2

当天下午,有五位奶妈来求见陈求真医生。

她们是来辞职的。她们是育婴堂资格最老,工作最尽心,也是对育婴堂充满了很深感情的奶妈,但在这紧要关头,却提出辞职的要求,很令陈医生不解。

其中一个梳发髻的奶妈说,陈堂长,所有育婴堂的奶妈都走了,只剩下我们五个。我们也得走啊。

陈医生问:你们为什么要走?

那奶妈撇撇嘴,一脸惊恐说,外面尽是尸体,别说被飞机炸死,吓也被吓死了……我们虽想走,眼下却回不去乡下。在上海我们又举目无亲,只想求你写封信,介绍我们到附近的难民收容所去工作,也好有口饭吃。

陈医生听了此话,倒松了口气。说,你们不要走。尸体有什么可怕!我今晚就不走,陪大家在这里住。如果你们实在怕,就看我行李都不用,直接睡到街上的死人堆里去。

那几个奶妈吐吐舌头,连连摆手,说,陈堂长,你别逞能,那可怎么行!

陈医生端正了语气,说,各位姐姐,如今正是育婴堂缺人手的时候,你们要走,就是拆我的台子啊。只要你们不走,我保证留你们长期在此任职,日后并有加薪。若口头承诺你们不信,我可以写一份书面保证,交到你们手里,做日后的凭据。

打发走五位奶妈。陈医生又喊来邓主任,问起走失人员的情况。邓主任说,出了这么大的事,家在上海的工作人员,即便不想回,也都被家人喊回去了。这倒不必担心,我担心的是明天,那些穆尔堂学堂的女童子军们,大都家境优裕。年龄不过十四五岁,平常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了的,明天肯不肯来,还真是个大问题。若他们不来,明天的事就不好说,那可要乱套啊!

这些难缠的事,想来想去也理不出个头绪。陈医生干脆不想。勾手问邓主任,有没有酒?邓主任说,事情这么乱,你还有心情喝酒!

陈医生说,今朝有酒今朝醉,生死皆是身外事。我越是心乱,越要喝酒,像明天的事,明天自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那一夜外面的街道上,整夜都亮着细微的火光。那是死者的家人们,焚烧纸钱和燃起的香烛。明明灭灭,形似鬼火。而那嘤嘤咽咽的哭声,则此起彼伏,像被风裹挟的雨声,一直惊扰着噩梦丛生的浅睡。即便喝了些酒,陈医生也睡不踏实,好几次被惊醒。

天黑之后,江韵清好不容易找到江宜清被收治的医院,见妹妹伤势并不严重,胳膊打了绷带,心里才稍稍安定了些。

华川找到了吗?

面对江宜清的问话,江韵清除了愣怔,毫无反应。

最后还是江宜清醒悟过来,怕二姐受刺激,转口安抚她道:姐,你别着急。着急也没用,你要急出什么事来,可就更不好办了。

安抚完江韵清,江宜清却被另外一个问题难住了。因实在找不到可解惑的答案,便自言自语说:华川的事,要不要告诉大姐呢?

把华川带在身边,其实是江宜清的主意。因为她发现病中的江韵清,每次看到外甥华川,眼里总会露出欣喜的神色,她身上那些疑似精神方面的病症,全都不治自愈。华川是治疗她精神隐疾的良药。她将这一发现告诉大姐江汰清。江汰清自然答应。并郑重其事说,等过段日子,你二姐病好些,和你二姐夫商量商量,他们若是愿意,把华川过继过去我也舍得。

但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怎么来和大姐交待!

这样的问话,自然在江韵清那里得不到答案。

江宜清只好自己做主说,就先别告诉大姐了……二姐,明天你自己先找找看。若找不到……我在医院待上一晚,明天回家,由我去转告大姐,我们大家再一起找。

寻找对江韵清来说几乎是徒劳的。记忆被切成块状,存放在她的脑子里。又像一张张纸牌,被一只无形的手操纵。有时她把一段事想起来,当记忆的链条露出罅隙,那只无形的手却会对她翻开另一张纸牌,向她提供毫不相干的内容。

她懵懵懂懂来到育婴堂,其实是从门口看到陈医生的身影,倏忽想起抓药的事。等走进育婴堂内,见到无数啼哭的孩子,便又想起下落不明的华川。扭身准备出去,被陈医生叫住。

此时忙得焦头烂额的陈医生,脑子里也是多忘事,只是记住了江宜清说过想来做义工的话。他冲江韵清招了一下手,吩咐道:你来的正好,现在育婴堂缺人手,你就留在这儿,搭一把手吧!

江韵清迟疑着说,可我要去找我外甥呀!

你外甥?

是啊,昨天,飞机扔**,他找不到了。

陈医生有些吃惊。暗想,或许孩子早被炸死了。不炸死,也会被人踩死,又到哪里去找?只能到死人堆里去找!想晓白她几句,这种话实在说不出口。便挥挥手,示意她自便。江韵清刚转身,又被陈医生喊住:外面这么乱,你自己找来找去,又怎能找到?不如这样,我给巡捕房打个电话,让警察帮忙,另外通知各收容所管事,在各个难民营找找。是死是活,这不就找得能快一些!

江韵清听了,自然掂得清话里的分量。说,太好啦!那我就留在这儿。一边帮忙做事,一边等消息。说完这句话,想问自己能干些什么时,陈医生早不见了踪影。

和昨晚预料的一样,那些穆尔堂学堂的童子军,果然稀稀拉拉没来几个。陈医生瞬时急火攻心,喉咙肿胀。他给三江师范学院的校长陆礼华打电话,因是老同学,讲话便不客气。扯开喉咙像是吵架。但越是放大声音,对方越听不清。陆礼华说,你别嚷,省点唾沫。我这就赶过去,见了面详谈。

陆礼华赶到。听了陈医生的讲述。先损了他几句,说,没见你求别人做事还这么不客气的。一大早吵得我耳朵嗡嗡叫。

陈医生说,都是自家人,你莫见怪。这些婴儿无人照顾,就跟天塌了一样,所以我才有那么大的火气。

陆礼华说,好了好了。听你嗓子都哑了,还是心疼一下自己吧。你所处的难事,有我在,那都不叫难。我们学校一千多童子军,我一个电话,马上把人派过来。一天分三班对调,每班派四十人绝无问题。这些学生来了以后,就由我来亲自坐镇指挥,照料婴儿的这一摊子事,你管都不用管。否则,你除了跟我吵架,在外人面前总是文绉绉的,怎能撑得下去。

护工的问题刚刚处理完。接二连三的问题又接踵而至。邓主任拿一张条子,来到堂长室。可见问题之多,用心记都记不住。他照本宣科,逐一念给陈医生听:一是没有钱,雇不到奶妈和长工;二是婴儿床不够用。大多孩子睡在地板上。没有被子衣服,也没有尿布;三是病孩子越来越多,医疗设备不够用;四是育婴堂以前收养的弃婴,养到能步行之后,便送到上海龙华孤儿院去。现在龙华成了双方交战的战场,这些适龄的孩子如何安置,成了困扰育婴堂的一个大问题。

听完汇报,陈医生闭了一会眼睛。像这些能有时间容他思考的问题,处理起来倒游刃有余。当下用手拍了拍桌子,倒豆子般把处理意见讲了出来:

明天一早,你在育婴堂大天井间,排四张桌子。第一张收捐款,第二张收小铁床、被子、衣服尿布。第三张热情接待前来的义务医生。第四张接待来领养婴孩的人。记住,要请陆礼华协助,每一张桌子上多派几名女童子军,搞好接待服务工作。

邓主任听得不禁愕然。觉得陈医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简单,也真是好笑。你又不是神仙,吹一口法气,想要什么有什么。如此安排,倒像骗人的江湖术士,拉开架势,专等被骗者上钩。

陈医生也看出邓主任心里的疑惑,只是挥挥手,吩咐他说,赶紧去吧,就照我说的去准备。

邓主任走后。陈医生伏案,奋笔疾书,草拟了一篇向社会呼吁的新闻稿。又写了一段电台用的广播文稿。写好之后,打了一通电话。来到大堂,看到插不上手的江韵清,便把出外送稿子的任务交给了她。

忙碌倒像是治愈恍惚的良药。通过半天认真做事,江韵清的脑子倒清醒起来。又恢复了她以前的精明干练。她按照陈医生的吩咐,先去了《申报》,找到赵主编。赵主编看过文稿,有点不信服地问:现在只有难民问题,何以还有弃婴这等离奇怪事!江韵清说,穷苦人家滥生滥养,现在大家只想逃难,所以便把襁褓中的婴儿送到育婴堂。还有那些轰炸和逃难中与家人走散的孩子……说到这儿,江韵清不禁想起外甥华川,眼睛都湿了,说话的语气也不禁义愤填膺起来:陈医生让我捎话给您,希望这段新闻要登在显著位置,以便让更多民众看到。今晚就要见报,如果等到明天,说不定育婴堂会出大乱子,民众指摘起来,你们报纸自然也脱不了干系。

赵主编看江韵清的表情,似有所悟,连连点头。

出了报社,江韵清又接连去了三家无线电台。电台主任们倒颇为热心。立刻宣布游艺节目暂停,插播了这条消息,并亲自跑到播音室,抓过麦克风来主播。有一家电台竟要江韵清于当事人的身份,亲自讲上几句。江韵清的情绪也颇为激动,除了照稿子念一遍之外,又动情地讲了外甥华川失踪的消息,最后恳请所有的上海民众,一定要尽心出力。帮育婴堂渡过难关,并帮她找到外甥华川,以及留意更多与家人失散的孩子。

江韵清慷慨的讲述经电波传送,引无数人凝神倾听。大姐江韵清听到了;从医院出来,正走在回家路上的江宜清也听到了;电波甚至传送得更远,被远在上海郊外的范义亭也听到了。此刻,他因左臂中弹,正躺在战地医院的病床上——他是主动请缨,随军统派往淞沪的特务侦查组赶来前线的,之所以主动请战,他是想更近一些靠近江宜清。现在,江韵清的声音响在他的耳边,离得他这么近。让他更加深切地想念起江宜清来。就在今晚,他将准备偷偷潜回上海市内,去赶赴他那已迟到的婚约。

回去的路上,街上的大喇叭仍在重复播放着江韵清的声音。街上还有很多人在驻足倾听,江韵清脸上不禁露出欣悦之色。天色已晚。由于大爆炸,全城很多地方戒严。江韵清回不到家里,只能赶往育婴堂,准备在那里投宿一晚。

月光照着残破的街道。破败街道一片狼藉。黑白画面正像江韵清梦中的一个场景……一位衣衫褴褛的难民从废墟中穿过,怀抱包裹,朝育婴堂方向走来。一边走,一边朝怀中探看。先前育婴堂的门前,本来有一个砌在墙上的大抽屉,是专为接受弃婴而设的。现在战事一起,那抽屉几乎成了摆设,根本就不敷应用。很多人便把自己的骨肉放在门前的人行道上。那送婴儿的男子慢慢走过人行道,低头看见脚下铺了大红毡子。清白月光下,泛着冷火一样的微光。那是育婴堂的人,怕婴儿夜里着凉,专门铺设在那里的。毡子上,已有数十个婴儿包裹并排放着。男人跪地,将婴儿放好。跪了一会儿,站起来。临走,再次弯下腰身,匍匐着,在熟睡的婴儿脸上亲了亲。

一阵嘈杂的声音将江韵清惊醒。

睁眼来看,见天光大亮。急忙起身,赶到天井间。

宽敞的天井间里,按陈医生的吩咐,已有四张桌子按顺序排列。桌子上摆着用毛笔写就的标签。有人正埋头记录,几个意气风发的女童子军,正在迎接前来捐赠的市民。几十套小铁床、被子、衣服、尿布等物,已有序堆放在天井间的角落。陈医生、陆礼华二人,在现场指挥。江韵清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井间渐渐变得拥挤不堪。捐款捐物的人仍旧络绎不绝。几位叽叽喳喳的中年妇女围着陈医生,说他们愿意将大一些的孩子领到家里,暂时奉养几天。我都好久没带小囡了,好想再尝尝带孩子的滋味。一位胖胖的中年妇女,有些矫揉造作地这样说着。

邓主任见大家辛苦,中午特意吩咐厨房多加了两个菜,也为投陈医生所好,又自己掏钱买了酒。算是犒劳大家。陆礼华校长虽为女性,却颇有几分酒量。一桌子人,唯江韵清吃得郁郁寡欢。大家劝她。陈医生心怀愧疚叹了口气,对江韵清说,巡捕房和收容所的管事,至今也没传来消息,看来孩子,凶多吉少啊……

陆礼华瞪了陈医生一眼,说,正吃饭,别说败兴话。说不定柳暗花明,孩子下午就能找到呢!

陈医生叹口气,自知失言,独自喝起闷酒来。大家纷纷劝江韵清吃菜,并说着宽心的话。

正吃着,从外面进来一对衣饰华贵的夫妇。男人端着架子,昂然而入。开口便问:谁是堂长?

陈医生摇摇晃晃站起来。脸上堆笑,说,在下便是。

问话的先生看一眼微醺的陈医生,满脸不屑。开口便是苛责之词:我以为育婴堂总该有相当的规模,料不到竟如此破败。孩子们被安排在地板上,挤做一堆,想来比跟着父母还要受罪。我更想不到,在这非常时期,鼎鼎大名的堂长先生您,竟还有心情坐在这里吃喝。

陈医生听了此话,知道来者不善。也不生气。如果因为这几句妄言生气,也不符合陈医生的性格。而一旁的陆礼华却坐不住,撂下碗筷,一脸怒容,想同此人分辨几句。被陈医生摆手制止。干了杯中酒,慢悠悠说道:这位先生,仁济育婴堂是五十年前创办的,破烂寒酸之相,就连鄙人接手时也看不惯。本来我们只具备接收一百个婴儿的能力,平常也不足此数,但现在,一天便要超过上百。我从前任堂长手中接办时,也曾信誓旦旦,想改变育婴堂的现状。可心有不逮。如今正逢乱世,所以更为窘迫,是既缺人,又缺钱,一切都成了空谈……至于这吃喝嘛,我们这一桌子人,从早起就没喝上一口水。这桌子上的菜,是食堂供应,至于这酒,鄙人有这一点小小嗜好,自己掏腰包喝上两口,也不至于被千夫所指吧……

说到这儿,有育婴堂内的工役、童军、主管先后进来,排成队,找陈医生解决问题。陈医生换了一副平和严谨的神色,逐一为他们解决。

那对夫妇听完陈先生的委婉辩词,早就面有愧色。更兼夫人悄声责备了做丈夫的几句。那先生便越发有些坐不住了。但屁股扭来扭去,却始终坐在椅子上不走。

午饭吃得寡兴,众人早早撂了筷子。陈医生碗里盛的半碗饭,自始至终再没有端起来的机会。打发走那些人,又有一位自称邵万生南货铺的少东家,拿了四种奶糕样品来让陈医生过目。

陈医生选了一种红色奶糕。

少东家问:陈堂长,何以选这一种?

陈医生答:这是我设计的,在奶糕中掺入赤豆汁,婴儿吃了有诸多益处。至于奶糕的价钱,我和你父亲争执了很久,我们是老朋友,我当时说过“积财不积德”的狠话,不知你父亲过不过意?

少东家一笑,说,陈堂长,你说的正是呢!自和你有过一番争执,我父亲已转变了态度。临来时他已吩咐过我了,只要你选定一种,他可以无限制供应,一个钱也不收的。我们是全上海做奶糕最大的一家,也要积最大的“德”。

陈医生笑着连连点头,说,好啊!好!

送走少东家,一位绅士打扮的胖老头走进来。进门便亲热地和陈医生寒暄。

陈医生问:耿老伯,前两天咱们在董事会的会议上刚刚见到,今天来找我,又有何事?

那位老伯睒一下眼皮,压低声音,显然不想让其他人听到。

讲了几句,陈医生向后闪着身子,说,耿老伯,你这样小声,我听不见呀!你还是把你想说的话,大声说出来好了。这里又没有外人,你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哦,你是来讨债的呀?你怎么也知道育婴堂收了一笔捐款?真是消息灵通啊。

那耿老伯被陈医生说得更加不好意思,拉着他的衣袖,示意他小声。

陈医生却放大着声音:催债可以,我可以让育婴堂成百上千婴儿挨饿,还以前欠下你的米账。可最近,你们米店送来的米,品质恶劣,掺了无数细沙白米粉。明明是四号杂米,而你开的价钱,却是二号白米的价格,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耿老伯听了此话,脸色大变。说,小世兄,你可不要乱讲!我也是个行善事的人,绝对不会做出这等丧尽天良的事来。

陈医生凛然一笑,说,您要说我乱讲话,那就不妨叫邓主任,把淘米淘出来的沙粒杂质和黑小米拿来,请老伯过过目。

陈医生言毕,邓主任已拿了一只米桶过来。伸到耿老伯面前。只见米桶内满是沙石杂质和黑小米。

陈医生说,老伯,今天恰巧有新闻记者过来,要不要,请他们过过目?

耿老伯两手抖颤,像越剧舞台上表达惊诧的老生,讷讷说不出话。好半天,才换了一副和颜悦色的神态,说:好啦,小世兄,以前积欠的全部米账,一笔勾销,就算我捐给你育婴堂的,这总行了吧!

陈医生不动声色:只怕你耿老伯,心疼得几晚上睡不好觉,熬坏了身子,我可担待不起。

耿老伯伸手在他肩上拍了一下,说,去!熬坏了身子,不是还有你这鼎鼎大名的医生嘛!你见人下方子,我可真是服了你!

陈医生按捺着笑,连连向耿老伯拱手致谢。

送走耿老伯,陈医生疲惫地瘫坐在椅子里。

那对在一旁坐了半天的夫妇耳语一番,由先生站起来,近前对陈医生说了一番道歉的话。并说,陈堂长,你育婴堂虽然暂时“缺人缺钱”——但凭你的口才,这“缺人”的一面,你应付有余,这“钱”的一面,由我来为你出一份力如何?

话说完,当场便开出一张麦加利银行一万元的支票来。

陈医生大为惊诧,又备受感动。拉住夫妇俩的手,问及他们姓名。二人却如何不肯道出。那位面相和善的太太说,陈堂长,不要问我们的姓名,我们只想求你答应一件事。

见陈医生犹豫。那位太太笑了一下:也不是让你特别为难的事。你们不是发出了领养弃婴的告示嘛,我们想多领养几个,你可否答应?

陈医生心里有了底,说,照堂里的规矩,领养婴孩以一名为限,多则恐人拿去买卖。但看你们夫妇,地位不同,又对堂里做了这么大贡献,自然不会做出这等事来。只要补办一份店铺保证书,你们的身份可不必暴露。

夫妇俩欣然而去,不一会便把保证书拿来。

接下来,陈医生偕江韵清,陪夫妇俩到育婴堂各处,去挑选五官端正,面目清秀,能被夫妇俩认可的孩子。

江韵清第一次走遍这规模不大的育婴堂,包括那六间新开辟出的育婴堂室。看着夫妇俩因挑选婴孩而引发的争执,她不禁再次有些走神。她把这夫妇俩,想象成马天目和自己。那个喜欢女孩的先生,活脱脱便是一个马天目的替身。他喜欢大眼睛圆脸蛋的女孩,而马天目也曾对她表示过,他不但喜欢女孩,而且更加喜欢圆脸蛋大眼睛的女孩。当江韵清怀孕时,他一遍遍描述着那肚子里的胎儿,用他欢喜的方式。而当儿子降生,江韵清曾开玩笑问过他:生了个儿子,你是不是失望了?马天目一边摇头掩饰,一边狡黠地说,这次生了儿子,下次,你还可以再给我生个女孩嘛!江韵清说,你想得美,下次再生,我还会生个男孩的。

而那位喜欢男孩的夫人,审美标准近乎和江韵清相似。她喜欢胖一点的,看上去憨头憨脑的男孩。而江韵清也这么认为:憨头憨脑的男孩,看上去总归好玩一点。

这因婴孩性别争执不休的夫妇俩,看上去那位先生平日里显然是有些强势的。最后在陈医生的调解下,夫妇俩达成和解,决定收养四名弃婴,两男两女,各执一半。当达成妥协之后,夫妇俩便各行其是,分头去找自己中意的目标。等把目标大体选中,夫妇俩汇合,让陈医生和江韵清参谋,对所选目标再次评定一番,好做最后裁断。

每当评定丈夫选定的女孩时,那即将做母亲的夫人总会大肆挑剔一番:你看这女婴长这么胖,长大后说不定会成个胖子。胖女孩你喜欢啊!眼睛大有什么用?又不是养金鱼!而评定夫人选定的男孩时,做丈夫的虽不至多么刻薄,却仍是持否定态度,说,小眼睛,长得又黑又憨,男孩子嘛,还是清秀一点比较好。

在最后一间育婴室内,夫妇俩仍对选中的几位婴孩举棋不定。陈医生和江韵清也懒得掺和,同保育员聊着什么。那个走到角落里去的夫人,忽然伏在一张床前,仔细端详着一名睡熟的男童。她眉眼舒展,对她的丈夫招手。又好像要寻求江韵清的帮助一样,也冲她招招手。

陈医生仍在和保育员聊着。忽听江韵清发出一声惊叫。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扭头去看。见那伏在床前的夫人被江韵清拨开,因动作粗鲁,夫人一个趔趄,险些跌在地上。正不满地看着江韵清。而江韵清正委身在那熟睡的男童床前,嘴里喊着什么,试图将他抱起来。

保育员急忙跑过去,想拉开江韵清,说,这孩子前两天送进来,一直在发烧,情绪也不好,什么话也不说,你不要打扰他。

江韵清甩开保育员的纠缠,扭过脸,喜极而泣说,他是我外甥!我都找了他两天啦!

众人都有些发愣。倒是陈医生显得喜出望外,连声说,是吗?是吗!那可太好了。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着又拍了拍自己的额头,追悔莫及说,我怎么就这么笨,想不起孩子会被送到这里,偏要让人去收容站打探什么消息。

男孩醒来。看着江韵清,忽然启开嘴唇,笑了笑,叫了声:姨姨……

这一家人的聚散离别,在这八月下旬被炮火围困的上海,显得极其幸运。

在将华川领回家里之后,范义亭也奇迹般回来了。大家见其伤情并无大碍,不由唏嘘感叹。又听范义亭说起前线发生的事,说在孙元良、罗卓英将军的指挥下,国军正在浏河一带同日军决一死战。相持了有数十天光景,而就在今天上午,前线传来捷报,国军已将吴淞前线的日军全部歼灭。这真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喜事啊!

江汰清也说,国军胜利的消息,她也是刚刚听到。现在上海的市民们,都在积极做着后援工作。组成了无数个“抗敌后援会”。他们学校组织的后援会,刚刚去前线慰劳将士,要不是听说华川出了事,她现在还在那里忙着呢!

江汰清说到这里,忽然眨了眨眼,看着江宜清和范义亭。眉梢带笑说,前线捷报频传,我们家里也该添点喜庆,趁着义亭能从前线回来,我看哪,你们俩的婚事,赶紧办了。

众人皆拍手称快。

对结婚的提议,范义亭当然巴不得,甚而有些感激大姐的善解人意。但江宜清却持反对意见。说大家都在为“抗日”尽力,这个节骨眼上,两个人结婚,会不会遭人指摘。

江汰清当即便否定了她的这一想法。说结婚也是对“抗战”的一种支持。等你们完婚,办妥了终身大事,全身心投入到“抗战”中去。说不定,明年这时候,再生个大胖小子,更为“抗战”贡献了一份力量。

经过一天筹备,婚礼还是在江汰清的主持下,如期举行。

范义亭和江宜清二人,穿了素朴衣服,去就近的照相馆照了一张结婚照。摄影师听说是从前线负伤下来的将士,热情的有点过头。将头埋在照相机的黑布罩里,来来回回摆弄着两人的姿势。却怎么看怎么别扭。后来才想明白,那姿势的别扭,皆因二人胳膊都负了伤,缠着石膏,打着绷带。但略有喜感的是,江宜清伤在左胳膊上,范义亭伤在右胳膊上。两人身体靠在一起,左右端着的两只伤胳膊,像两张弓,端得很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