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作者:傲双 | 分类:历史 | 字数:23.8万

李牧篇(3)

书名: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作者:傲双 字数:2515 更新时间:2024-10-11 11:11:58

北战匈奴

因为匈奴的出现,赵孝成王为了应对边患,中国历史上诞生了一个词:幕府。

由于史料残缺,没有记载,李牧是如何筹建幕府。但,太史公给了我们一句话: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这句话,给了我们三个信息:

1、李牧是赵国塞北四郡的最高长官,有任免人事权。

2、地方财政收入,进入幕府,不交给邯郸。

3、以高薪养卒,激发士兵的作战能力。

当然呢?既然是幕府,有一个将军(李牧),还有一个机构。也就是说,李牧成为赵国塞北,唯一具有决策权、人事任免权、独立作战的人。

李牧提条件,得到了赵孝成王的支持。李牧动身前往雁门成为郡守,又会如何治理边患,安定北疆?李牧又会如何迎来,属于他的将星舞台。

雁门郡军民,见李牧这根主心骨,再次归来,民心大定。就当众人认为,李牧会带领他们,找匈奴报仇。李牧做了几件事,让这些人摸不着头脑。

太史公留下了这句话: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从这句话来看,李牧上任后,没有以最短的时间,解决赵国北方边患,相反,李牧做的第一件事是坚守不出。那么,李牧为什么选择坚守不出?

有以下原因:

1、筹建幕府,撤换主战且不听话的官吏。

2、改善将士的生活:吃好、喝好、耍好。

3、看见匈奴不打就跑。

这些行为,传到匈奴和邯郸君臣哪里,得到了一个信息:李牧怯战。

也可以说,李牧得权,不办事。赵孝成王虽摸不清楚李牧是啥意思,但,答应了,北疆之事,由他说了算,也不干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么,李牧真的是不办事,怯战匈奴。

答案:显然不是。

李牧再次上任,见赵军屡次对匈奴作战失利,伤亡惨重,边境地带变成了战场,百姓无法耕作放牧,举目一片荒凉,民不聊生。李牧也见到了一个现象:将士笼罩在匈奴的阴影之下。

李牧得出了一个结论:不能打,更不能乱打。他要做的就是稳定军心,恢复士气。

李牧的‘不作为’让很多朝臣看不下去,遭到弹劾。索性,赵孝成王还是支持他。李牧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北疆。有了领导(赵孝成王)的充分信任,李牧开始了个人的舞台秀。

李牧表面上做了三件令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甚至留下了怯战匈奴的骂声。但,暗地里,他做了几件大事。

1、每日练骑射,加强训练,提高战斗力。

2、修筑烽火台。

3、坚壁清野,不战匈奴,也不让对方得到好处。

4、派出斥候,深入敌后,了解匈奴的动态。

北地将士,见李牧对他们很好。让他们吃好、喝好,是个好将军。李牧厚待他们,他们也要回报。三军将士,请战之声,日趋强烈。

李牧见士气恢复,作战时机也成熟,为了打好这一仗,还制定了一个策略:让匈奴主动送上门来。

匈奴有强大的骑兵,千里奔袭,主动去找他们打仗,这不是明智的选择。最好的方式是引诱匈奴犯赵,趁着对方麻痹大意,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战解决匈奴的主力。

李牧通过自己的幕府,展开多次会议,并不断推演作战计划,且各个方面都要考虑进去,无论是地形,还是双方的战力,甚至是气候因素。

经过反复的推演,在李牧主持下的幕府制定了详细引诱且歼灭匈奴的作战计划,并挑选作战的人马:精选战车1300辆,骑兵1.3万人,骁勇步兵5万人,弓弩兵10万人,总兵力约20万人。(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从上面这份作战名单可以看出什么呢?

对匈奴之战,是一次协同作战,李牧集结了赵国北方所有的力量和兵种(车兵、骑兵、步兵、弓箭手)。其中,弓弩兵是主力,是远程杀伤力。战车,是为了阻滞匈奴骑兵。

李牧布下陷阱,只等匈奴南下。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东风。

那么,匈奴这边会上当吗?

匈奴不仅有强大的骑兵,还很狡猾。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逃。因此,要匈奴上当,李牧还要抛下诱饵: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从这句话,得出李牧抛出诱饵以及做了几个迷惑对手的假动作。

1、牛羊和牧人,布满山野。

匈奴南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食物。李牧,放出牛羊,还满山遍野,岂不令人心动。

2、佯装失败。

匈奴派出小股骑兵,前来试探。赵军不打就跑。李牧给匈奴传达了一个假信号:怯战。

面对李牧的两个诱饵,匈奴单于误判形势:亲率骑兵十万,大举南下。

诱饵抛出去了,肥鱼咬钩。可,十万匈奴骑兵南下,这个阵仗,也不小。兵家有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那么,李牧为了打这一仗,又做了一下部署:

1、车战正面迎敌,迟滞敌骑行动。

2、弓弩兵射杀有生力量,助长攻击的阵势。

3、合围匈奴。

战果:匈奴十万骑兵,除了少量人马出逃,全部被灭。

李牧趁着灭掉匈奴主力,北上进兵,又取得骄傲的战果:灭褴国,破东胡,威震漠北。匈奴十几年,不敢犯赵之边。

此战,也是先秦战争史中以多兵种联合作战,全歼骑兵的典型战例,对后世以步制骑的战术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也是华夏族,第一次重创匈奴。匈奴,十几年不敢南下犯赵。

当然呢?此战是匈奴与华夏族,交手最大一次规模的战役。虽然,史料很模糊,并没有记载匈奴的起源。也没有对匈奴的形象,有过多的描绘。但,能够得知的是匈奴是继楼烦、东胡、林胡之后,在赵国北方兴起的一股势力。

当然,匈奴这个民族,十分强大。

华夏族也不断与匈奴作战:秦始皇北击匈奴、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汉文帝遭受匈奴之害、汉武帝北击匈奴、汉宣帝扬威漠北,令其臣服。

华夏族与匈奴之间的战斗,持续了历经了百年之战,依旧活跃之历史的舞台。匈奴的踪迹,还活跃在五胡乱华时期。还有一些匈奴,向西迁徙,冲击了罗马帝国,进而诞生了一个词:上帝之鞭。

有些人提出了一个好玩的问题:在地球东西两端,一个是大汉王朝,另一个是神圣罗马帝国。他们之间,谁更厉害。

从近、现代来看,东方落后于西方。但,在古代,东方明显强国西方。

汉武帝对匈奴打击,才让其向西逃窜。结果,神圣的罗马帝国,却被匈奴冲击,淡出了历史。那么,是大汉王朝强,还是罗马帝国强,用第三者匈奴,能够得到明显的答案。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

李牧抗击匈奴且以最小的代价,重创匈奴主力,使其十几年不敢南下,寻衅赵国边境。李牧也成为了抗击匈奴的第一人,他成威震漠北的名将。

匈奴、李牧、幕府等字眼,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那么,北战匈奴,李牧一战成名,等待他的还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