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作者:共赏清歌 | 分类:历史 | 字数:111.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77章 加元服
东汉晚期的造船技术,已经很发达,尤其是荆扬和广州一带,出现了建造工艺复杂的楼船。
可以沿长江出海口,航行至辽东一带,而且当时星相学十分发达,依靠星星、月亮和太阳等来辨别方向,精确度很高。
东汉人对于大海潮汐的认识也相当深刻,完全出乎现代人的预料。
有经验的船长和水手,能够凭借肉眼判断海上天气和洋流方向。
认真的来说,其实东汉晚期的技术已经具备了远距离的航海要求,唯一缺乏的便是划时代的发明:指南针。
海上天气多变,经常会遇到狂风暴雨或者是阴雨绵绵,如果无法辨明方向,很容易迷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也因此指南针的出现,才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四大发明之一。
但根据现有的历史考证,虽然无法知道指南针发明的具体时间,但应该至少不早于北宋。
所以中国的远距离航海技术,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突飞猛进的。
在此之前,中原文明也进行了长途的航海探测,晋朝时便已经有船去往印度海一带。
可那时候的远洋航行十分危险,几乎就是拿命在赌。
所以说在东汉想顺利进行航海探测的话,就需要增加两样东西,指南针和望远镜。
中国人对磁石的发现,源远流长,当时磁山是寻找铁矿的重要标志之一。
且此时的磁铁名称为“慈石”,认为磁石是铁之母,铁石受到母亲慈爱之情的感召,才被它吸引过去的。
所以说,磁与铁相吸引的特性,很早就被发现了,相传始皇帝的地宫大门就是用磁石所铸,就是为了防止有人用铁器盗墓。
西汉时期,有位方士叫栾大的,便利用磁石的特性做了两颗棋子,称之为“斗棋”。
进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通过调整极性,出现相吸或者排斥的现象,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
东汉时期,实际上已经出现了指南针的雏形,司南。
王充在《论衡》中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就是早期对司南比较清楚的描述。
在此基础上,要发明指南针,的确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甚至只需要他稍加点拨就可以了。
而望远镜这个东西,每一个现代孩子可能都拥有过一个类似的玩具,在没有玻璃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用纯净的无色水晶制作出来。
当然,后期他也可以发展玻璃工艺,虽然他并不很清楚玻璃的制造过程,但大概的原材料还是知道的。
所以想制造出彩色半透明的玻璃,应该很容易,可若是想制造出现代这般晶莹透亮的玻璃,还需要很多工艺的支撑,例如纯碱的提炼等等。
此是后话,在基础薄弱的汉代,能够先制造出最基本的玻璃,就已经不错了。
就让工匠们慢慢去研究开发吧,一蹴而就未必就是好事情,总要让他们有个渐进的过程。
说干就干,当天刘志就召集画师,让他们照着自己的草图,画出了长筒形望远镜和普通指南针的详细图纸。
又召集相关工匠,与他们进行了一番细致的解说,这与水泥和火药不同,不需要再进行长时间的试验和研发,只需要照做就可以了。
东汉的手工艺品,工艺已经十分高超,镂空、掏雕等高难度技术早已广泛运用在玉器上。
而水晶在此时也是玉器的一个重要分类,称之为水玉,多产于东海郡一带。
纯色系水晶在此时并不是最尊贵的,但道家方士却很推崇,认为乃玉之精英。钟天地之灵秀,食之可增加体内的灵气。
对于玉器的切割,雕琢,打磨和抛光技术,当时已经达到了令人惊叹的水准。
所以,琢磨两块凸透镜和凹透镜,对于皇家的顶级大匠们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几天的工夫,指南针和望远镜就做好了,刘志检查了一下,有些细节还是有偏差。
于是指导他们又进行了二次修改,如此反复几次之后,做出来的成品便已经差不多了。
望远镜经过他的测试,由于过于简单,放大的倍数不太高,也就六倍左右。
而且还有个大缺点,幻光现象严重,使得望远镜里呈现的远景有些五彩斑斓,严重影响了清晰度。
经过他的反复回忆和揣摩,又进行了多达几十次的改进和摸索,最后终于制造出了比较清晰的成品。
而且放大的倍数也提高到了十几倍左右,完全可以满足航海或者行军观测的需要了。
刘志对这个效果很满意,又让工匠做了双筒望远镜,感觉工艺成熟之后,便一口气做了几十副。
派人给远在边疆的各位将军,一人送了一副过去,还附上了详细的说明书。
他给望远镜起了个很有古代神话色彩的名字,千里眼。
这可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对于领兵打仗的指挥官来说,简直如有神助。得到此物之后,个个都欣喜若狂。
有了千里眼,打仗的时候,只要选择一个地势高的地方,就可以纵观全局,随时随地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277章 加元服
平时也可以拿来观测敌情,防止偷袭,还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对方的布阵和工事情报,简直就是太神妙了。
至于指南针则生产得比较多,因为用得到它的行业实在太多了,军队的探子,商队的向导,矿脉和道路的勘探等等。
有了它们,再整合全国的力量,造几艘高大坚固的楼船,然后遴选最有经验的水手和船长。
进行试探性的航海行动,一边走一边绘制海图,并重金寻找沿途有经验的水手,开拓出几条相对比较安全的水路。
将宋明时期开创的海上丝绸之路,提前几百上千年呈现出来。
作为现代人,他很了解海域的重要性,谁能成为海上强者,也就相当于成为了世界的霸主。
但他不希望把一切寄托于运气,所以开拓安全的航道,至关重要。
只要能够到达南洋,再开发马六甲海峡,就能扼住海上航道的咽喉,从这里,无论是去印度洋,还是太平洋,都非常方便。
进一步的说,要是能将马六甲海峡纳入大汉版图,以此作为跳板,将来等航海技术成熟以后,几乎可以通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只能说是个遥远的设想罢了,要想实现可不是短期内能够办到的。
别说一两年了,只怕是十年八年也只能完成部分目标,穷其一生,甚至是下一代人,希望能够成就海上功绩吧。
现在,他只希望能开通海上贸易通道就行了,海运的带货能力,可比陆运要强了何止百倍,而且速度也更快捷。
总之一句话,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不容易,一趟下来都是以年为时间单位来计算。
这是当下落后的交通工具造成的,要想加快船舶速度,以目前的技术,唯一可能的就是开发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
可这东西他只在课本上见过简易的图形,要想制造很困难,只能抱着跟火药一样的想法了,给一个大概的方向,让工匠们自行摸索。
当然,他会尽量提供指导和要求,希望能够让他们少走弯路。
蒸汽机时代是世界工业革命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也是近代科技文明的基础。
由农耕社会拔苗助长,直接向工业文明发展,其中的隐患非常之多,尤其是没有理论基础来支撑,后续能否继续下去,还很难说。
他假托上天传授的基础物理和化学知识,都很有限,由于年代久远,记忆力发生了偏差,他只能回忆出最常见的一些知识点。
没有涉及到任何高深的专业知识,就这样他还担心大汉人民看不懂,无法接受。
所以在语言表达上尽量浅显易懂,唯有理论知识全面深入人心之后,才能彻底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
后续才会涌现出更多的专业人才,为大汉的工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近一年来,他沉浸在新发明带来的快感之中,不停地开发新项目,可底子过于薄弱的他,很有自知之明。
他知道基本上自己的知识储备已经快掏空了,很难再有什么亮眼的发明创造。
所以接下来,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对大汉人民进行改造。
为了避免和儒林发生直接冲突,就必须将两种学科,以不同的名义分化开。
荆州牧董班在当地贫苦百姓中开办的培训学校,给了他灵感,与其花费巨大精力去说服士大夫们,让他们接受格致学。
还不如直接在一张白纸的普通百姓里面,重新培养,就说是为了学习手工业所需,只要学有所成,将来国家会安排进作坊里头干活。
这样,既然士大夫们自觉高人一等,打心眼里排斥格致学,那干脆就从那个阶层里剥离出去。
反正他将《格致》学印刷了上万册,随意投放到了全国各地,如果有人对比产生兴趣,也能自行学习和研究。
希望十年后,他播种下去的种子,能够小有收获,为大汉工业的发展聚集人才。
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他还是懂得的,想发展工业急不得,仅仅靠着他搬运一些小发明,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
最多只是能挑起有识之士的兴趣,未来还是要靠集体的智慧。
夏季很快就过去了,刘志依然忙碌而充实,他还抽空指挥工匠们,为皇太后郾明制作了大汉第一副水晶镜片的眼镜。
作为礼物送给了她,郾太后生性喜爱读书,以前常年在昏暗的蜡烛下研读,结果熬成了近视眼。
现在有了眼镜的帮助,眼前立马就变得无比清晰,这让她开心不已,像个孩子一般戴着四处炫耀。
这下子许多王公大臣们都羡慕不已,纷纷厚着脸皮直接跑到刘志面前来讨要。
刘志也懒得应付,让他们自己出钱找内务府去买,反正这技术要不了多久,就会传出去,不如趁机先小赚一笔,充实一下自己的私库。
过了中秋佳节,对于他本人来说,今年还有一件大事,九月间,他就虚岁二十岁了。
这在古代将标志着成年,并举行隆重的加冠仪式,虽然他内心早已是成年人。
而且皇帝这个职业,最是早熟,基本上十几岁大臣们就会把你当大人看待了,各种与你斗智斗勇,不亦乐乎。
不过皇帝的成人礼,还是一件举国同庆的大事件,宗室将为他举办王朝最高规格的仪式。
汉代皇帝冠礼称加元服,自从汉惠帝行冠礼时,宣布“赦天下”之后,便开了帝王行冠礼而大赦天下的规矩。
到了汉昭帝加冠时,不仅大加赏赐,还减免税赋、普天同庆。
而且汉昭帝加元服,为与臣下的冠礼区别开,表现帝王的超凡脱俗,还特地专门撰写了冠辞,为后世帝王另撰冠辞之始。
由此可见皇帝行冠礼的隆重,若按古周礼,帝王在未曾行冠礼之前,是不可以亲政的。
当年秦始皇便是二十二岁冠礼之后,才开始掌管朝政的,两汉的士大夫也严格遵守这个礼仪。
基本上未加冠的男子,都没有资格入仕。
《后汉书·周防传》中就曾记录了一个故事,周防十六岁仕郡小吏。世祖巡狩汝南,召椽史试经,见周防“尤能诵读“,欲拜为守丞。
而周防因为自己尚未行冠礼,居然直接拒绝了这个别人求都求不来的良机。
不过刘志情况特殊,梁冀死后,梁太后心灰意冷,主动还政于他,而郾太后又无垂帘之志。
总不可能自己弄个顾命大臣来恶心自己吧,所以大家也就默认了他亲政。
搞得现在这个冠礼也只是走个形势罢了,宗正府那边早早地就来请示,是按从前的旧例举办,还是有什么新要求。
此事关系到整个国家,刘志也不可能私自决定,便召集众臣商议,秘书省和中书省、翰林院、六部尚书等等,都参与了。
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是否免除赋税,如果免除的话,又免几年合适。
其他诸如大赦天下,普天同庆,大肆封赏等等,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