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寒门枭路

作者:散言 | 分类: | 字数:45.3万

第149章 垣国大景,再起风云

书名:寒门枭路 作者:散言 字数:3161 更新时间:2025-04-02 02:01:50

现在,大明已经建立,马上就是统一天下的战争,自己身份的保密时间也坚持不了多久了,自己实在是没有必要去担着这个名声。

拿定主意的李睿,现在想的就是如何体面的拒绝两家抛出来的橄榄枝,同时还要保住他们的面子。

不至于让他们认为,自己是不识抬举的无用之人。

“古人有言,成家立业。现在我刚刚成家,确实要想着立业的事情了,只是我的想法有些不一样,两位大舅哥不妨听我说说看。”

李睿脑子一转,立即想到了一个说辞,虽然不一定是最完美,但是却也是正当理由,足以暂时阻止两家要他入仕的想法。

“你说说看。”利长柏导师想听听自己这便宜妹夫是个什么想法。

李睿自然是要说话的,不然,他也不用铺垫那么多废话了:

“利家大哥刚才可是说了,马上就是要进入三国乱战的时代。那么我请问一下,在这个乱世,我是加入一方势力好,还是做一个让所有势力都要争取的人好?

很显然,做一个身上没有标签,能让各方势力争取的人要好的多。”

李睿并不需要利长柏或者是欧阳希的答复,他自己设问,自己就回到了。

“关键是乱世之中掌握了什么东西,才能成为各方争取的对象?这点很重要。”欧阳希也在顺着李睿的思路讲话。

“很多啊,比如粮食和绸缎,这就是硬通货。”利长柏似乎是明白了李睿的想法。与其投奔一家来保命,不如成为三家争抢的人才。

“利家哥哥说得好,只是这硬通货中一定有铁匠手艺这一门,而我恰好又是李家冶铁技术的继承者。不管哪个国家交兵,这兵器、铁甲都是少不了的,只要都有求与我,那我就足以应付所有突发情况。”

李睿也就抛出来一个利益至上的国家关系,请对方理解。

“这是在走独木桥,若是有一方觉得完全得不到你的支持,就会出手毁掉你的。”利长柏对人性非常了解,也是很快想到了这其中的风险所在。

“是的,这风险太大,若是大景觉得你会资敌,他们也是会对你不利的。”欧阳希也反应过来,在李睿说法中的弊端。

看两人不好忽悠,李睿也是无语,怎么今天连欧阳希都思维清晰了?这完全不好忽悠了。

无奈之下,李睿想到了从垣国大都传回来的情报,于是启动拖子决,对两位大舅哥说:

“那我好好考虑一下,过个三五个月,再回复两位如何?毕竟这可是大事,我还要和家人商量后才能决定,马虎不得的。”

利长柏和欧阳希相视一笑,目前也只有如此了,毕竟李睿这才成家,或许过一段时间,等他有了立业的想法或者被自己的妹子给教育得想有一番事业的时候,自然也就想出来做官了。

在他们的眼中,李睿虽然有才华,毕竟只是一个年轻人,或许还是一个不知柴米油盐贵,不知道成家后的艰辛的年轻人。

时间,就是让一个少年转变为油腻中年男人的最好良药。

“行,那我们等你决策。”两人回复一声以后,就离开了。

这新婚第二天,新娘是不应该见娘家人的,不然对婚姻不吉利,所以两人也没有去见自己的妹子,更不可能去知道李睿事实上是没有分大小,而是在同一天和两位夫人洞房。

李睿为自己争取到了三五个月的时间,其实这就够了,因为在其他人还是懵懂的时候,李睿就根据种种情报判断出,也就是三五个月以内,垣国必然会发起新一轮的战争。

时间,确实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很多麻烦,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变得不再是麻烦。

比如,这欧阳家和李家催李睿出来做官的事情,就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得不再那么急迫。

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也简单,垣国因为在大明这里战败,丢失了帝国的面子也丢失了大量的领土,以至于像垣国这样的部族联合体的皇室地位都受到了其他部落的质疑。

若是,垣国皇室不能有点作为,那么威信下降的他们就会被其他部落联合其他针对,虽然不至于很快就被推翻,但这种潜移默化是会让垣国皇室快速衰弱的。

面对如此情况,垣国皇室就急于取得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来稳定国内的政局,提振大家对皇室的信心。

而能给垣国提供这种对外战争胜利的目标是谁呢?

环顾四周列国,垣国皇室一致认为,只有那孱弱不堪的大景了。

所以,在绍熙八年三月,也就是刚刚春耕大忙结束以后,垣国就发动了对大景的战争。

这个时候,李睿和两位夫人正是新婚四个多月,五个月不到的样子,完全符合李睿对垣国情报的判断。

按照大明和大景的约定,除了冀州是大景自己守卫国土以外,其他的大景边境由大明帮大景守卫。

垣国自然也是明白这个情况,或许这在大景皇室眼里是一个好事,但在垣国皇室眼里却也不是一个坏事。

因为垣国可以集中兵力攻击大景的冀州,而且由于大明刚和垣国签订了和平协议,垣国根本就不担心大明会对自己用兵。

当然,出于对战争的谨慎态度,垣国在出兵大景以前十天还是向大明进行了通报,很简单,垣国是担心引起大明的误会,到时候大明以为会损害自己的利益而下场参战,那垣国两线作战,会非常被动。

此时的大明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自然是理解了垣国的知会,并告知了垣国大明防守的区域范围,要求垣国进攻的部队,只要不主动对大明军队出手,大明帝国就保持中立。

仔细商量和研判情势以后,在垣国出兵前三天,大明也本着友好国家的义务通知了大景一声,那意思就是:

我大明刚刚和垣国打过了一场,虽然胜利了,但目前元气还没有恢复,所以,我们对垣国的攻击表示无能为力。但,本着友好的原则,大明答应为大景守护的边界是一定会继续守卫,不让垣军进入一步的。

当然,大景要付出一些守护的费用,毕竟,部队在战时的消耗会比较大,大明的国力还很弱,应付起来有难度。而且,大明是帮大景守护国土,要是不给大明将士一点好处,他们凭什么为大景拼命?

也就是说,大明在做好人通知大景的同时,在敲诈大景。

当然,大景朝堂之上不乏明眼人,这不,在接收到大明的传信后,朝堂上就出现了例行的争吵。

大景是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格局。

皇帝对官员是非常宽容的,哪怕你在朝堂上吵翻天,只要不威胁皇室的地位,皇帝都是可以容忍的,毕竟,这些争吵还都是顶着为国为民的大帽子,从根本上来说是有利于皇帝统治的。

“臣请陛下允许欧阳家的军队顶到和垣国的前线,为陛下分忧。”欧阳大将军立即率先发言,这可是自己家族私兵发展壮大的机会。他就不信皇帝任由垣军肆掠而放着他们家族如此厉害的军队不用。

“欧阳家的部队在我国和大奉的边境驻屯,是我们对大奉的威慑,不可以擅动,臣建议从南方诸郡调兵。”还不等皇帝发话,太师高丘就立即跳出来对欧阳大将军的话提出了异议。

“嗯,太师言之有理,欧阳家的军队是我国对大奉的定海神针,不可擅动,还是召集其他几个郡的军队迅速北上增援比较好。冀州的部队能坚持多久?”

皇帝赵钝对欧阳家的提防可是一刻都不敢松懈,所以自然是不会给欧阳家这个发展壮大的机会的。土地丢了可以再去打回来,自己的皇位不会有问题。

可是,若是让欧阳家的军队壮大,土地是不是守得住先不说,自己赵家的皇位可就危险了。

这个账历代大景皇帝都是算得清楚的,甚至成为了祖训,若不是到了大景帝国有灭国之危到时候,大景皇家是绝对不会给欧阳家壮大部队的机会的,哪怕欧阳家表现得再忠心,这个原则是不会变的。

大景皇帝赵钝的后半句话是在问欧阳大将军。

所以,欧阳大将军立即收摄心神,恭敬地对赵钝说:

“启禀陛下,冀州也有大量边军,只是久未经历战争,战斗力比较差,若是欧阳家的部队不能上去,臣建议从宁州调一些经历过战争的老兵过去,不然冀州边军的士兵恐怕支持不了三个月的。”

毕竟自己的职责是这大景的大将军,对整个大景军队的实力情况还是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

“宁州和大明接壤,目前我们和大明的关系还不错,倒是可以抽调一些军队支援冀州。”高丘也表示的同意。

赵钝对这个太师是非常对相信,他自己也不相信垣军是要灭国大景,在他的判断,垣军最多也就是想捞点好处,弥补一下对大明战争的损失,然后就会撤军,大景自己倒不至于动员全国的力量来对战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