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莫斯科
作者:涂抹记忆 | 分类:军事 | 字数:969.1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102章
第2102章
沃希尔没想到一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居然会几乎伤亡殆尽,连忙通过携带的报话机,将这里的情况向右岸的贝林格进行了报告。
贝林格接到报告,整个人都傻眼了,他做梦都没想到,那位所谓来自柳多夫的指挥官克日什托夫,居然诱骗自己的部队进入了伏击圈,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让自己损失了一个营。
“司令员同志,”一旁的科尔奇察皱着眉头说道:“如果那个克日什托夫有问题的话,部队渡河前所救的三个人又是怎么回事?他们说出来的话,可与克日什托夫的陈述对得上号。”
没等贝林格说话,扎瓦茨基就抢先开口说道:“参谋长同志,难道你还没有看出来,这应该是敌人的阴谋。”
“敌人的阴谋?”科尔奇察皱着眉头反问道:“什么阴谋?”
到此时,贝林格也明白怎么回事了,他冷哼一声,对科尔奇察说:“很明显,克日什托夫和那三个人是一伙儿的。先是克日什托夫渡河过来投奔我们,编造了一系列的谎言,来获取我们的信任。
可能是担心我们会对他产生疑心,所以他在渡河前,又安排了穆勒等人配合。一旦发现我军在维斯瓦河岸边集结,有渡河的迹象,穆勒等人就会装出逃亡的样子,在我军的面前渡河。等他们被救上岸,等我们发现所说的话和克日什托夫说的话基本吻合时,就会彻底消除对他的怀疑,从而无条件地信任他。”
“原来是这样。”搞清楚怎么回事之后,科尔奇察试探地问贝林格:“司令员同志,既然我们渡河的部队失利了,那是不是应该让他们撤回来?”
“什么,撤回来?!”对于科尔奇察的提议,贝林格不假思索地予以了拒绝了:“不行,我们的任务就是登上左岸,去支援正在城里与德军浴血奋战的起义军,怎么能因为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损失,就随便撤退了呢?”
贝林格望着河对面的部队,对科尔奇察说:“告诉加利茨基上校,让他的部队继续渡河。我觉得一营的部队在遭到突然袭击的情况下,还能有人活着回到河边,这就说明盘踞在瓦津基宫里的敌人数量不会太多,可以让他们想办法夺取宫殿,并将那里作为一个进攻出发点。”
听贝林格这么说,科尔奇察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小心翼翼地说:“司令员同志,我个人觉得,就算无法夺取瓦津基宫,其实也没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控制附近的贝尔维德尔宫,那里地势比较高,有利于我们观察城内的动静。”
“我看可以。”贝林格这次没有反对,而是点着头说:“参谋长,那你就把这个决定通知加利茨基上校,让他在无法夺取瓦津基宫的情况下,转向夺取贝尔维德尔宫,想办法在左岸站稳脚跟。”
当三营登上返回的木船,准备开始渡河时,贝林格接到了罗科索夫斯基打来的电话:“贝林格将军,你那里的情况怎么样,伱的部队渡河了吗?”
“是的,元帅同志,我的部队已经开始渡河了。”
“顺利吗?”
罗科索夫斯基随口问出的问题,让贝林格为难起来。自己上当受骗一事,他不知道是否应该向罗科索夫斯基汇报。
见贝林格迟迟不说话,罗科索夫斯基意识到了不对劲,感觉又问:“贝林格将军,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嗯,元帅同志,的确出了一点小状况。”
“什么小状况?”
“是这样的,元帅同志。”丑媳妇总要见公婆,贝林格知道自己上当受骗的事情,只能瞒得了一时,罗科索夫斯基就能通过自己特有的消息渠道,了解到了一营遇伏的事情。在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之后,他决定如实向罗科索夫斯基坦白:“我不是带了一名叫克日什托夫的柳多夫军的指挥员去见您吗?”
“没错,你的确带克日什托夫来见过我。”罗科索夫斯基好奇地反问道:“他怎么了?”
“元帅同志,此事说起来话长,请您听我慢慢讲。”于是贝林格便从部队在渡河前,从河里救出了三名自称是柳多夫军的人开始讲起,直讲到一营被克日什托夫等人带到瓦津基宫时,遭到了突然袭击,部队几乎伤亡殆尽为止。
罗科索夫斯基听完后,沉默了片刻,随后反问道:“贝林格将军,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是取消渡河行动,还是按照原计划渡河去寻找柳多夫军的同志?”
“这还用说么,元帅同志。”不久前吃了大亏的贝林格,心有不甘地说:“如果受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停止渡河的话,恐怕会对部队的士气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我命令加利茨基上校继续率部队渡河,想办法拿下瓦津基宫,消灭盘踞在里面的敌人。”
“我军早晚要渡河进入华沙的西部。”罗科索夫斯基在电话里说道:“所以派人在左岸占领一块地方,建立登陆场是完全有必要的。不过我觉得瓦津基宫的位置,并不是很合适!”
“哦?!”贝林格有些好奇地反问道:“为什么?”
“那里的地势太矮,德国人只要占据了附近的制高点,就可以对你们实施火力的压制。”罗科索夫斯基向对方解释说:“而你们进攻时却是佯攻,很容易遭到来自各方面的火力打击,给部队造成巨大的伤亡。”
“那我们该怎么办?”
罗科索夫斯基看了一眼自己面前的地图,随后说道:“我觉得你们可以考虑夺取瓦津基宫西南方向的贝尔维德尔宫,那里地形高,占领后可以居高临下地观察周围的地形。”
“元帅同志,”听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贝林格顿时兴奋地叫了起来:“我也是这样考虑的,占领地势较高的贝尔维德尔宫,对我军建立登陆场是非常有利的。”
“贝林格将军,既然你已经把该考虑的问题都考虑到了,那么事先就要想好各种应对措施。”罗科索夫斯基提醒对方说:“免得遇到什么突发事件,而搞得措手不及。明白吗?”
“明白了,元帅同志。”贝林格回答说:“我们会准备一些应对措施,避免一营的悲剧再次发生。”
结束和罗科索夫斯基的通话之后,科尔奇察问贝林格:“司令员同志,一营如今只剩下几十人,继续留在左岸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你看是不是把他们撤回来?”
“不能撤。”贝林格再次态度坚决地回答说:“正是因为一营的伤亡惨重,才不能让他们撤回来。否则右岸的部队看到第一个登上对岸的部队,居然只剩下这么点人,情绪肯定会受到影响,在接下来的作战中,他们就会变得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到时想打胜仗都难。”
就在贝林格督促第3师的指战员渡河时,罗科索夫斯基正在司令部里和马利宁谈论贝林格上当一事。马利宁听完之后,苦笑着对罗科索夫斯基说;“司令员同志,我当时就曾经说过,这位克日什托夫不太对劲,并向你建议将他抓起来审问。如果真的按照我的意思做了,没准贝林格将军就不会吃这个哑巴亏。”
但罗科索夫斯基听完马利宁的话之后,却摇了摇头,缓缓地说:“参谋长同志,就算你如今再劝我扣押克日什托夫,我也会拒绝的。因为我们谁也不清楚对方的底细,不管他真的是我们的同志,还是敌人派来的卧底,我们都不能对他轻举妄动,否则就会被敌人拿来大做文章,说只要逃到我们防区的人,都会被我们抓起来。如此一来,反而会加剧我们与起义军之间的矛盾。”
马利宁沉默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承认罗科索夫斯基的说法没有错。毕竟如今的起义军,根本就不与己方进行联系,偶尔过来一两个人,根本无法准确地判断对方到底是自己人还是敌人。若真的按照自己的提议,不由分说就把人抓起来,恐怕会令那些准备投奔苏军的起义军寒心的。
想到这里,他点了点头,缓缓地说:“司令员同志,您是对的。在对待这些来自华沙西部的人,要特别慎重,否则很容易带来不良的影响。”
罗科索夫斯基盯着地图看了一阵,抬起头望着马利宁问道:“参谋长同志,我们能在维斯瓦河上架设浮桥,把华沙的东西两部分重新连接起来吗?”
“这恐怕很困难。”马利宁立即就给罗科索夫斯基泼了一盆冷水:“崔可夫的近卫第8集团军在马格努舍夫地区架设的浮桥,就多次遭到敌机的轰炸,而一再被炸断。如果我军此刻在华沙城内架桥,到时破坏桥梁的可不就仅仅是轰炸机,恐怕还有各种不同口径的火炮,他们会一刻不停地朝着河面射击,直到将我们架设的浮桥炸成碎片为止。”
为了打消罗科索夫斯基这种荒唐的想法,马利宁继续说道:“就算我们把浮桥架设在敌人炮火打不到的地方,但他们依旧有办法破坏浮桥。”
“有什么办法,来破坏浮桥呢?”
“比如说找一条小船,上面装满炸药。”马利宁说道:“然后让小船顺流而下,到达我们浮桥位置时再引爆,就能将我们的浮桥炸成几段。”
等马利宁说完,罗科索夫斯基意识到在华沙城内架设一座连接两岸的浮桥,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德国人为了阻止苏军通过浮桥运送部队和物资进入城内,肯定会不择手段地予以破坏,到那时自己的部队肯定会疲于奔命。
“你说得对,参谋长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不得不承认,马利宁说得很正确,在华沙城内的维斯瓦河上架设浮桥,说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实施起来却不那么简单,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放弃:“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只能通过船只,把兵员和武器装备运送到河的左岸。”
“司令员同志,”马利宁等罗科索夫斯基说完之后,迟疑了片刻,最后鼓足勇气说道:“为什么我们不尝试集中力量,对华沙发起一次总攻呢?如果运气不错的话,从德国人的手里解放这座城市,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参谋长,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把部队集中起来,向华沙发起进攻,不但没有拿下城市,反而让部队伤亡惨重,到时形势会变成什么样?”
听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马利宁的心情变得忐忑起来,如果向华沙的进攻失利,部队又伤亡惨重,那么德国人肯定会趁机发起反攻。到那个时候,力量已经被大大削弱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是根本挡不住德国人凶猛的工事,说不定一些流血牺牲夺取的地盘,又会被德国人重新抢回去。
“我觉得,”马利宁有些迟疑地说道:“一旦我们对华沙的进攻失利,整个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有可能被敌人分割,不少的部队会陷入合围之中。到那时,我们的指战员流血牺牲所换来的地盘,又会重新被德国人抢回去。”
“你说得没错,参谋长同志。”对马利宁的这种说法,索科夫表示了赞同:“我们的部队从巴格拉季昂行动开始后,就一直在不停地进行战斗。就算进入了波兰境内之后,战斗也始终没有停止过。我们原本齐装满员的部队,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战斗,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员,个别部队甚至减员人数达到了二分之一,却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充。
我们的部队不但兵员不足,而且指战员们经过三个月的战斗,早已变得疲惫不堪了。用这样的部队,去进攻华沙,我不觉得有把握能取得胜利。”
“难道我们就这样一直停留在华沙城外吗?”
“这倒不至于。”罗科索夫斯基摇摇头,继续说道:“等到时机成熟时,我们就会正式发起对华沙的进攻。我相信到那时,我们一定有能力从德国人的手里解放华沙。”
“不知你觉得什么时候,才是我们进攻华沙的最佳时机呢?”马利宁问道。
罗科索夫斯基在心里回忆了一下各部队的现状,以及上级补充兵员和武器弹药的速度,然后慢吞吞地说:“我觉得在10月20日之前,我们暂时没有能力发起对华沙城的进攻。”
“啊,10月20日之前,我们都没有能力对华沙发起进攻?”马利宁有些吃惊地说:“居然还要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是不知道华沙城内的起义军,是否能坚持到那时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