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作者:云无风 | 分类:历史 | 字数:323.8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0章 胜利的大会(4更破万)
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哪怕高务实要挑起的只是一场土司战争,但要找安南的麻烦还是得有个由头。
他近来遍查卷宗,发现安南自乞降于世宗之后,迄今为止,只缺贡嘉靖三十六年和三十九年的正贡,以及万历三年和六年的物贡,其余诸事,至少礼仪上没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
但欠贡似乎并不足以成为发兵攻打的理由,因为朝廷考虑到有时候这些化外之地“计算不明”、“道路难行”等情况,所以一直是允许“补贡”的,拿欠贡这个理由去揍安南,好像罪名有些不充分,估计如果这么干的话,朝中可能会有些呆子说闲话。
当然,高务实倒不是怕了这些闲话,作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明朝文官,只要大义不失,私德不诟,具体的执政、施政理念不同不算什么要命的事。
他最主要的担心还是怕战争升级——不是指战况升级,而是战争的名义和规格升级。
如果只是土司级别的战争,比如朝廷把安南看做跟土司一个档次,那么朝廷的态度就可以很超然,朱翊钧可以选择一边来帮,也可以“各打二十大板”,总之完全可以不介入太深。
这样的话,高务实才方便把岑黄两家的势力往安南引过去,从而让他们“换巢”,把桂西桂南让给朝廷,岑黄两家去坐镇安南。而高务实自己则可以趁势在安南取得最大的利益,同时也是自由度最高的利益,与国内完全不同。
但如果用安南欠贡的理由去打,不管这个理由够是不够,战争的规格都上升到了国家级,乃是上国教训属国的战争。这样的话,就算打赢了,战利品的分配权也就顺势上交到了朝廷手里,那高务实的计划就全崩了。
所以这个借口不行,得另外再找。
高务实想到了之前岑凌告诉他的那件事,当时岑凌说张任身上的蛊毒乃是莫朝派人所为,这件事高务实很难理解,但现在找不到合适的战争借口了,却想就这件事做点文章。
可是他想来想去,却觉得这件事如果计较起来,还是会弄成国家级的战争——一省巡抚被人种蛊下毒,朝廷能没个说法?况且,这又关土司什么事呢,朝廷若不出兵,土司们根本没有义务和理由为张任出兵打安南去。
高务实觉得有些头疼,只好又把目光投向与莫朝交界最多的黄氏,琢磨着能不能让黄芷汀想想办法,在边境上跟莫朝闹点摩擦出来,到时候自己就学1939年的德军,楞说边境哨所有狼兵失踪,乃是莫朝所为,然后集结土司发动一场名义上旨在“教训”的战争。
这个思路虽然多少会让人觉得广西地方官过于霸道,但似乎还勉强可行。
此时众土司还在南宁,高务实打定主意之后,正要派人请黄芷汀来见,忽然曹恪匆匆跑了进来,报告道:“老爷,凭祥州方面派人急报,安南莫茂洽任命辅政应王莫敦让总统诸军,莫敦让独掌军、政大权,其刚掌军权,便下令征召各地兵马,以莫朝名将莫玉麟、阮倦为副,亲帅大军大举南征黎朝(后黎朝)去了。”【注:为称呼方便起见,安南方面的职务就按安南的说法,不用他们在明朝这边的职务相称了,要不然太麻烦,大家可能会看糊涂。】
高务实听了这个消息,先是一愣,暗道:莫朝疯了吗?莫敬典刚死,这个莫敦让以前一直只是主管内政的,居然一拿到兵权就大举南征?
但转念一想,他又明白过来,莫敦让没疯,他这个做法显然是政客思路作祟,正因为他此前没有掌过军权,所以现在才必须要借战争来树立权威,同时也只有一场胜利才能够让莫朝摆脱莫敬典之死带来的士气不振。
不过,从政治上来说正确的事,从军事上来说可就未必正确了。高务实觉得这个莫敦让只怕是小瞧了战争的严酷,也小瞧了他刚刚死去的二哥莫敬典。
以莫敬典之能,也只能略微保持对南方后黎朝的一点军事优势,而并不能将之转化成势如破竹的攻势来灭掉南方,他莫敦让一个战争新手,居然亲率主力出征?
这位莫茂洽的三爷爷似乎胆子比我高某人肥多了啊……
要知道,莫朝对后黎朝的军事优势可并不大,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优势纯粹是靠莫敬典个人建立起来的。
自黎朝立足清化以后,莫朝曾向黎朝发动过两次进攻,此后便长期处于防御地位,屡遭黎军进攻,其间虽有嘉靖四十年和嘉靖四十四年两次出兵清化,也都是为迫使郑检撤兵而采取的军事行动。
待莫朝经济和军事实力得到恢复后,莫敬典乘黎朝内乱之机,决定反攻。隆庆四年秋八月,黎立郡公看到郑氏兄弟内争,率众降于莫,莫朝赐爵为先郡公,并让他担任向导。
那一次,莫敬典发兵十余万,战船七百艘,进入清化。留下应王莫敦让,大将莫廷科镇守神符海门。然后大兵分六路,首先向郑桧(郑检长子,此时郑检已死)进攻。
郑桧自度不能支,乃率赖世美、武师铄、阮世伊、张国华及家小降于莫朝。其余诸将黄廷爱、黎克慎、阮有僚、范文快等退入安场关与郑松(郑检次子)会合,另有宏郡公率本部归义安与阮伯分守其地。
面对莫朝的强大攻势,后黎将士结成同心共图存亡,黎英宗也敕封郑松为长郡公,节制水步诸营。于是郑松大宴诸将士,武将黄廷爱、郑模、黎及第等三十一员,文臣吏部尚书北郡公阮铤等十二员,“皆指天为誓,同谋协济”。
黎军采取分兵据守各处垒门,坚濠树栅,设伏守险。九月,为了瓦解莫军士气,黎及第设计,“使诸军士,夜架外层垒,延袤十余里,多用屋壁遮蔽,以泥土涂外,上放竹尖,一夜而假城成”。
第二天,莫敬典看到黎军一夜之间筑成的城垒,以为真城,大惊,不敢近。于是与诸将商议说:“不期今日黎军若此,尤有纪律,法令严明,培筑一夜,城垒截然,必是效死之士尤多。故用功力之速如此,使我心不宁,必功不能成,未易平之,若不速战剿除必为后患。”
莫敬典加紧率兵围攻,又有黎守御锦水哀垒的何溪候也降于莫,黎朝保留的地盘已不多了。然而此时莫军也成了强弩之末,双方相持,黎军采取“日则固守,夜则劫营”,还重赏军士,“每获贼首,用银赐赏,士卒多挺身”。
莫军久攻不克,士气逐渐低落,并有士兵逃亡。莫敬典下令对黎军封锁,严禁贩盐者进入黎军控制区,但仍有人偷偷担盐入垒。此时降莫的武师铄又派人给黎军送信,愿归复黎朝。
黎英宗得到师铄信后,大会诸将,以赖世卿、黎及第等领兵为左路,加封郑松为左相,节制各处水步诸营将士。
黎英宗自为都将,总大兵中路,黄廷爱、邓训、潘公绩等出右路。英宗得到武师铄率部复归,陆续收复一些失地。
至十二月,莫朝余力不足,军需供给渐渐不能维持,莫敬典看不能取胜,便商议说:“进兵攻剿劲敌,已经九月,不能成功,且冬寒江涸,更兼春水方生,岚瘴将起,兵不足食,人思旧土,谁与我同心戮力?况我兵寝已懈怠,不如且暂回兵,以图后举,而取全胜也,苛欲坚守其地,恐无益于事机,为敌人之取笑耳。”于是莫军撤回。
此次战役,莫军倾全力一战,然终未实现灭黎目标,好在莫军见形势不利,能适时撤兵,避免了造成更大的损失。
此后,从万历元年直到今年上半年,莫朝在莫敬典率领下,连续向黎朝进攻,最终也只能勉强保持攻势,而不能取得什么战果了。
不过高务实近来调看广西方面关于莫朝的卷宗,倒是发现莫朝中有一人值得注意,那就是阮倦,高务实虽然没有见过此人,但从他近年来的战绩来看,此人有望成为名将——那意思就是这人可能会是高务实出兵安南时的障碍。
万历二年夏,六月,时任莫朝南道将的阮倦领兵攻义安,俘获义安守将宏郡公,并与黎朝大将潘公绩、郑模相持数月而还。
万历三年,莫敬典、阮倦率军攻清化、义安,其中莫敬典与郑松战于清化,阮倦与黎朝三员大将赖世卿、郑模、潘公绩战于义安,阮倦连战皆胜,俘其大将潘公绩而还。
万历四年,莫军在莫敬典率领下攻清化、义安。阮倦与黎朝大将晋郡公郑模战于清化玉山,生俘郑模。
也就是说,阮倦连续三年,三攻义安,三次俘后黎主将。广西这边的卷宗上说“自是,阮倦威声日振,为莫之名将。”
就是不知道这次阮倦虽然也捞了个副手位置,但能不能得到莫敦让的信任,如果莫敦让肯让权给阮倦,这次南征说不定也能取得一些战果。
以莫朝眼下的局面,战果不用多大,只要能胜,就能稳住国内形势。
高务实发现,这正是出兵的好机会,是一个窗口期,莫朝大军南征,是胜是负先不管他,至少他们主力去了南边。
这个出兵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没有借口,找借口也要出兵!
----------
感谢书友“闹闹家的小男人”的月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