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求生手册
作者:风吹过的沙 | 分类:历史 | 字数:226.5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1章 但有战死夏侯,无生降夏侯
封丘县寺大堂,虽然现在是大白天,但门户窗棂紧闭,只有微弱的光线透过窗棂间的空隙照射进来。
在主座之上坐着一员披甲的将领,这员将领头发凌乱神情憔悴,双眼之中密布血丝,身上的衣甲犹带血痕,好似刚刚经历过一场惨烈的搏杀。
这员将领不是旁人,正是陈留太守都护将军夏侯渊,自那日损兵折将仅仅带了数百人逃归后,夏侯渊就在封丘县寺大堂内枯坐到现在,既没有去睡觉,也没有去其他地方。
这中间除了修书一封向曹操认罪之外,只遣了人往济水对岸打探消息,尽力援救仍旧存活的本方士卒。
认罪书快马送出了,但手下之人并未从济水上接应到多少残兵,只有寥寥数名会水的士卒侥幸逃脱泅渡返归。
这个结果让本就悔恨万分的夏侯渊心如死灰,仅仅一天之内,损失五千多精锐,还连带着失了先锋文稷与自己的长子夏侯衡。
这一场排山倒海般的大败让夏侯渊怀疑自己这些年带兵征战的日子都白过了,差点就怀疑起了人生。
他在给曹操的行文中痛陈自己的罪行,并辞去所有的职务,好让他亲自到曹操面前负荆请罪。
战败的消息连夜急报到曹操案前,让曹操大为震怖,急急召荀攸、郭嘉、夏侯惇、张辽等心腹之人筹划对策。
被袁绍大军日日催逼的曹孟德甚至都有些举止失措,欲要分兵去援救陈留腹心之地,但却被荀攸、郭嘉等人建言阻止。
郭嘉称河北军在陈留不过是一支偏师罢了,即便是夏侯渊轻敌躁进,应对失措,河北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巨大优势之下,仍旧没能全歼夏侯渊部,足见这支偏师人数也有限得很。
在已经下令张绣、朱灵往援陈留的情况下,已然足够应对,并不需要再行增兵,眼下最重要的乃是打好官渡之役,不可分心旁顾。
荀攸等人都附议郭嘉的看法,建议封锁陈留战败的消息,不扰乱官渡大军军心,全力打好官渡阻击战,并催促张绣、朱灵快速赶到陈留协助夏侯渊布防。
在之前的计划中,曹操是命令张绣、朱灵带兵北上,配合夏侯渊围歼颜良的这支偏师,但得知了夏侯渊兵败后,不禁使得曹操联想起了瓦邑山下中伏的往事,对颜良更加忌惮,也就改变了之前的想法。
所以曹操发回给夏侯渊的回信中虽对夏侯渊败于颜良之手略有斥责,但并未准允夏侯渊辞职谢罪的请求,只是望他知耻而后勇,收拾济水以南的防务,对于济水以北已经丢失的城池暂时先忍一忍。
夏侯渊虽然心如死灰,但也体谅曹孟德的难处,张绣是新降附之将,朱灵则是冀州旧人,曹操不放心他俩,终究还是要自己来统辖,所以哪怕自己新近兵败,定会被张、朱二人所轻视鄙夷,仍然依了曹操的关瞩坚持在第一线。
县寺大堂的大门突然间被打开,门外突然映进来的强光仿佛是一道希望的光,让夏侯渊眼睛一闭又一睁。
一个随从持着两道明文书信蹬蹬蹬跑了进来,躬身行礼道:“禀报府君,扬武将军已到雍丘,报称明日可至封丘。朱中郎将也已到襄邑,至多两天可来会合。”
“知道了,下去吧。”
夏侯渊的声音嘶哑,语气消沉,早就不复往日的威严,让随从心中十分犹豫要不要说接下来的那件事。
夏侯渊看了一眼仍旧在堂下杵着的随从,问道:“还有何事?”
那随从被这么一问,下意识答道:“禀告府君,我军游骑截到了几个人。”
“噢?可是河北探哨?”
“并不是河北探哨,而是……”
见随从欲言又止,夏侯渊不耐烦地呵斥道:“有话便说。”
“是……是我军被俘的士卒。”
“被俘的士卒?可是逃回来的?”
“并非是逃回的,据说是被河北军释放。”
“释放?”
这个消息让夏侯渊很是惊讶,如今两军正在交战,河北军竟没有杀掉也没有收编,居然把俘虏放了。
“有多少人?在哪里发现的?”
“游骑截到了二三十人,大都是往小黄、东昏、浚仪而去的。”
“不是往封丘来的?”
“并不是,他们说是想要归家,并没打算再回军中。”
颜良对士卒们的厌战心态也十分理解,便没多计较,继续问道:“河北军总共俘虏了多少人?放了多少人?”
“士卒们并不清楚总共有多少人被俘,他们被分别关押在不同的营区之内。也不清楚具体放了多少,但人数并不在少数,分好几批释放,与他们同一批被释放的都是陈留人,约有好几十人。”
夏侯渊盘算着人数,若一郡放几十人,那起码也得大几百人,这还真出乎意料。
“士卒们是何说法?可知河北军为何纵放他们?”
“士卒们并不清楚为何释放,只说河北军待俘虏十分优渥,不但不虐待,两餐基本能吃饱,受伤的士卒还能受到救治。”
“哼!河北匹夫,倒是会收买人心。”
“府君说的是,河北逆贼居心叵测,其心可诛。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从彼辈口中听说了两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吧,有什么不当讲的。”
“听他们说……说是文将军在殿后时被敌将颜良一枪刺落马下,当场战死。”
夏侯渊虽然心知殿后的文稷多半难以生还,但真个确认了消息后还是满心自责,略带抽涕道:“是我愧对伯丰啊!”
夏侯渊悲叹了一会儿后,稍稍整理了下情绪,问道:“那另外一件又是何事?”
那随从硬着头皮说道:“他们说伯权小君子见在河北营中,而且……而且……”
夏侯渊突然听到自己儿子的消息,那双晦暗的眼睛突然爆出精光,盯着随从道:“而且什么?快说!”
那随从被夏侯渊一瞪,吓得脱口而出道:“而且降了河北军。”
“什么?!他们是如何说的?你且说说清楚!”
“他们说亲眼见着伯权小君子跟随在颜良身后一同巡营,小君子还穿着河北军的袍服。”
“嘭!”
夏侯渊听了随从的话后用力一拍案几,发出了巨大的响声,若非这楠木案几造得牢固怕就要被这大力一拍给拍得四分五裂,可把堂下的随从吓得不轻。
夏侯渊怒喝道:“岂有此理,彼辈竟然敢造谣惑众,你且把彼辈都押来我亲自审问。”
那随从哪里敢再多停留,连忙应诺着告退而去。
不消多时,随从将那二三十个俘虏押到县寺中来,夏侯渊一个一个仔细盘问下来,心中的惊惧却越来越重。
这些士卒都非是他人假冒,有些他以前都曾经见过,甚至其中两三人都能叫出名字。
士卒们的说辞都相当一致,虽说被问及夏侯衡之事时有些吞吞吐吐,但描述的内容都差不多,说是夏侯衡衣衫整齐,佩剑侍立在颜良身后,随颜良一同巡视各个俘虏营,中间并没有说话,也没有做其他行为,就只是简单跟着。
夏侯渊甚至还旁敲侧击地问士卒们是否是河北军遣人假冒,但士卒们都说见到了夏侯衡额头上的那道鞭痕,应当不是假冒。
夏侯渊不由想起了前天自己在军中当着众人之面给了夏侯衡一鞭子,并派他随文稷一同殿后,然后就再没空管他。
想到这里夏侯渊心中一阵发寒,心想夏侯衡难不成因此生恨,乃至于投附了颜良?
怀疑的种子一旦在心中生根发芽,必然会长得枝繁叶茂,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他觉得自己并非有意如此,但情势所迫不由得夏侯渊不重重处罚自己的儿子来平息将士们的怨气,即便是儿子可能面临危险他也没有办法。
夏侯渊深恨儿子的无能,也带着些许自责,更惊恐于儿子可能背叛自己的事实。
夏侯渊知道自己儿子投附了河北军的消息一定不能在军中传播开来,那将对士气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连他夏侯渊的儿子都能投降河北军,那还有什么人是不可以降的。
他第一反应是把这二三十人全部暗中处决,但最终却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原因是这个消息已然被传播了开来,自己即便能杀了这二三十人,可其他被纵放走的俘虏们还是会把这事情传扬出去,迟早会闹得人尽皆知。
可怜这二三十人还不知道他们没有死在战场上,没有死在俘虏营中,而是差点死在了自家将军手里。
夏侯渊清楚,此事如果坐实了,非但他父子的名声不保,就连谯县夏侯家怕是都要和曹家生了嫌隙。
夏侯渊不由在心中骂起了自家儿子,竟然让自己如此难堪,又咒骂起了颜良,就连纵放俘虏都如此心怀鬼胎。
“不行!为了夏侯家,一定不能容许此事发生,即便是已经发生了,也坚决不能承认。”
夏侯渊咬了咬牙,提起笔来写下几行字,唤过随从吩咐道:“将此道令谕传抄百份,盖上我的印信,下发郡中各县、乡、亭,务必使各级官吏晓谕治下百姓。”
随从接过竹牍一看后大惊失色,正欲开口劝阻,却被夏侯渊怒瞪了一眼道:“汝有何意见?”
随从哆嗦道:“没有,没有。”
“没有就快去照做!”
待随从离去之后,夏侯渊面对着空荡荡的堂屋又呆坐了半刻,然后想要站起身来,却因着久坐之下双腿血脉不畅,竟然一个趔趄,幸好夏侯渊手上动作足够快,一把撑在了面前案几之上才未能摔倒。
案几上的竹牍、毛笔、砚台被这一撑给扫落到了地上,砚台中没有用完的墨汁洒在了米黄色的草筵上,留下了一滩明显的污渍,而窗棂间透过的阳光正照在这片被污染的筵席之上,显得格外刺目。
夏侯渊用手支撑着案几艰难地站了起来,看着眼前被污染的筵席,口中喃喃道:“大郎!不管你是不是真个降了河北军,为父都无法承认,你也莫要怪为父心狠,为父也是身不由己。”
“如今时局艰难,夏侯家已然被捆在了孟德的战车上,实在是容不下这块刺眼的污渍。”
说到最后,夏侯渊仿佛是一字一顿地说道:“我家但有战死夏侯,无生降夏侯!”
就在夏侯渊在堂中心中泣血时,此刻的封丘城中更有好几户人家正在抱头垂泣。
这些人家都是常驻在封丘的军士家属,先前得知自己的家人陷落在济水以北时已是惶惶然不可终日,但心中仍旧存了几分念想,想着自己家人或许还没死,只是兵败被俘。
但当那二三十个欲要归家的战俘被曹军游骑截获带来封丘后,从他们口中得知了某些袍泽的死讯,让那些战死士卒的家人悲痛欲绝。
在封丘县寺不远处有一处相当气派的宅邸,此刻宅邸的女主人也如同寻常妇人一般候立在门口,听到自己夫君的属下告知的消息后呆愣在了原地,两行泪水唰唰地往下掉。
女主人的身边一左一右站着两个幼童,一个六七岁,一个三四岁,那个稍大的童子仿佛是明白发生了什么,也跟着母亲哭了起来。
而那个稍小的幼童有些不明就里,便拉着母亲的衣襟问道:“阿母阿母,你和阿兄哭什么呀?”
女主人蹲下身抱着幼子,尚且不知要不要如实和幼子说起此事,一旁稍大的童子却哭丧着脸道:“父亲被河北军杀了,再也回不来了,呜呜呜……。”
女主人怜爱地把长子拉到怀里,一手一个抱着两个儿子垂泣不已。
那个幼童好似还不太明白父亲被河北军杀了的真正含义,还以为是平日里与小伙伴们玩耍时候的打仗游戏,见母亲和阿兄哭得厉害,把小拳头攥紧了伸向天上道:“阿母莫哭,等我长大后为父亲报仇。”
女主人闻言更是泪流不止,久久不能停歇。
这户宅邸的女主人正是中郎将文稷的妻子,那尚且年幼的幼童名曰文钦。
若是没有颜良这档子事,文钦长大后会字仲若,继了他父亲的事业在魏国做到前将军、扬州刺史,然后与毌丘俭等人起兵勤王讨伐擅断朝政的司马师,却事败投奔吴国,被封为镇北大将军、幽州牧。
而文钦还会生下两个儿子,一名文淑一名文虎,其中文淑字次骞,小名阿鸯,世称文鸯,是后三国时代一等一的猛将,被人与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子龙相提并论。
当然,因着颜良这只蝴蝶的振翅扑腾,历史的车轮已然渐渐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如今的孺子扬言要为父亲文稷复仇,却不知日后会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