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颠覆晚金

作者:边郡箭手 | 分类:历史 | 字数:250.3万

第二十二章 心念忉忉(下)

书名:颠覆晚金 作者:边郡箭手 字数:2406 更新时间:2024-10-11 11:33:49

高俊有点感动,眼眶都湿润了,他决心痛快的讲出来。

“说实话,跟着我当兵,我不会让大家受罪,也不会胡乱指挥。但是各位肯定是要不断的打硬仗、恶仗,这不是为了保护大家的妻子儿女田园产业,而是为了各地的百姓。”

“咱们这一年多来转战了不少地方,也知道战火一起,各地百姓流离失所,尸骸枕籍如山,天下的百姓这样受苦,咱们能袖手旁观吗?这次寿张县之战,咱们拼死救出来成千上万条人命,这就是我带着咱们军马想干的事。”

“关于以后怎么样,我也没法把话说太满,但我今天要告诉各位,今年黑鞑又将南侵,屠戮无数城市,死亡数以千万计。天下大乱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咱们不能当山东一个小小的地方兵马,而是要驰骋于整个天下,保卫天下的黎民苍生!”

说完这番话,高俊仔细看着军官们的反应,让他感动又惊异的是,这些人不反感高俊的想法,反而一个个从心里露出些笑容来。

“指挥,我跟着你,咱们也搏一个青史留名。”李铭率先表态。

“没说的,我今天是明白指挥的意思了,我跟着指挥走。”师靖随即接上。

路哲也很高兴,他今天突然明白,自己是加入一支打天下的队伍了,这是什么意思?他当年在村里的戏台上看的明明白白。

军官们比高俊想象的坦率多了,当他们明白高俊志在天下之后,并没有表现出恐惧,而是颇为信服的继续听从高俊的命令,并且眼神中都出现了对未来的憧憬。

在这个基础上,大家继续讨论本次战役的得失。

一个很重要的教训就是,野战的后勤极其难以保证。在座的军官中不少都是老行伍,也从来没有见过像高俊这么重视粮秣的,然而即便是如此重视,军兵这次行军中吃的也很差,远远赶不上平时,之所以能够一鼓作气的完成所有战斗任务,都是平时吃的好打的底子,要不然的话,那次强行军恐怕就将所有人都拖垮了。

这是个教训,从寿张县到郓城县的行军过程中,人员损失高达十几人,走到双腿抽筋的就有十一个,还有四个人昏厥。

吃饭吃得差,高俊是亲眼看到的。在军营的时候,大家吃的都是及时的热灶,还有烧开干净的水可以喝;而在行军过程中每个人只能拿两张饼充饥,饮水虽然烧过,可是由于发放不及时,好多人忍不住口渴喝了生水,也闹了肚子。如果不是高俊不计成本的下发油盐糖,军兵的营养就完全无从谈起了。

“不能让军兵们在战时吃的比平时差。”这是高俊交给所有军判、押官的一个任务。

大部分军官都对彭义斌的战斗力表示肯定,正是他从侧翼击破郭延嗣都,造成了高俊的主要伤亡,这件事不少军官现在提起来还心有余悸。

除去增强训练之外,大部分人认为解决方法是尽快训练骑兵,以保证侧翼的安全。

关于这一点,高俊实在是力不从心,牛马的价格极为昂贵,他从殷有贵那里也换不了多少,更何况骑兵的战马是贵到离谱的消耗品,养十几个骑兵就足以让高俊破产。

最后一点是有关冯达的争议,有不少人认为,当初冯达不应该去袭击大石村,而是应该跟在彭义斌后面,与高俊率领的主力里应外合。这件事讨论很久,最后还是高俊一锤定音,认定冯达干的没错。

等到该讨论的问题都讨论完了,参加会议的军官们也都耷拉下脑袋,原本的傲气全都消失无踪,这才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

从建军到现在,高俊还没有考虑过功勋系统的问题,但是战后肯定要有表彰,为此,他连夜作出了一个草案。

大家最常听说的人头记功的方法早就被吐槽成“此亭长捕盗之法”,西夏的开国之战三川口战役当中,为西夏大军所包围的宋军无比坚韧的连筑十几里的营垒,与夏军苦战终日,杀敌众多,但是却因为军将急于拿人头报功,以至于军队混乱,被夏军骑兵冲破营寨而败亡。

所以高俊并不打算用这种办法,而是采取日后将会非常成熟的勋绶制度。

勋章制度是个好制度,但是由于锻造成本的问题,高俊还搞不起金属的勋章,因此用布制勋绶代替作为军兵的奖励,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佩戴绶带的传统,这样也不会显得突兀。

“分为甲、乙、丙、丁四等功勋,甲等功由我亲自确认授予,乙等功、丙等功由军使提名,丁等功由军典提名。甲等功每月多发一贯料钱,乙等五百文,丙等三百文,丁等一百文,并且加以擢升。”

“这四等功勋官、兵不拘,一体授予。”

“除此之外,专门为普通军兵准备的是金矟红绶,奖励给英勇作战、杀敌众多的长枪兵;金弧红绶,奖励给百发百中、夺敌士气的弓箭手;金镡红绶,奖励给迫阵争先、摧垮敌军的刀盾兵;金鼎红绶,奖励多次救助战友性命之人;金燕红绶,奖励探知消息准确的斥候;金录红绶,文职后勤人员的专属勋绶,每种勋绶同时奖赏绢一匹,银一两。”

“此外设立三级战伤绶,也分甲、乙、丙三等,授予受伤官兵,如果有逃亡、犯法、疏漏者不授。甲等予钱一贯,乙等予钱五百文,丙等予钱二百文。”

“全体军兵授予寿张纪念绶,一年之内,每人月钱增加二十文。”

“除去战伤绶之外,剩余勋绶都可以追授阵亡将士,奖励交给家属。”

“阵亡之人追授烈士,子女长大之前军属户身份不剥夺,高俊亲自授予‘光荣人家’的匾额,管里设庙祭祀;阵亡、并且有大功的军兵会被授予英雄称号,军属田永不夺回,县里设庙祭祀。”

“军官另有规定。”

尽管对这种类型的规定闻所未闻,听上去有一些离经叛道,但是军官们都被详实的规定所吸引,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他们也都认可了这种方案。此外,最后一句军官另有规定也让他们产生了无穷的遐想。

几天之后,正式的庆功会召开,高俊亲自表扬了蒲察勇以下十六名立功人员,亲手赠予他们各级勋绶,军兵们惊喜至极,纷纷佩戴,气氛十分热烈。

这次扩军,大部分军官也有了小心思,孙庭和僧虔都想重新下去带兵,伤刚刚好一些的郭延嗣则不打算带兵了。不过高俊一个都没有批准,暂时保持了原有安排。

陈太公的儿子陈秉彝也升了官,成为了全军的长史,还留在高俊身边处理文字工作;长柄刀战神蒲察勇接替张大春掌管傔从队,傔从队如今扩张到了三十人,不少作战立功的人员也加入其中;拉奚琴的刘德也被单独叫了出来,带领十二名体弱的军兵组成旗鼓军乐队。

与此同时,全寿张县的民兵组织都组建起来,由各管的主首率领操练,作为后备兵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