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作者:衣带诏 | 分类:历史 | 字数:8.8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十六章:回家
到了自己的地盘上,李景天彻底放下心来。
毫不夸张的说,在宿州甚至是凤阳府北部他李景天都比官府还要有威慑力。
而在整个安徽江苏淮河以北的地界上,宿州李景天的名号也是响当当的,各路绿林好汉山贼水匪也都知晓,更有甚者那山东河南的天花病人千里迢迢赶来就为治病。
而黄河下游两岸的流民则给了李景天传播天尊教和巩固自身的土壤。
别的不说,单单是龙脊山左近,便有数万流民聚集,周围的土地也基本被这些人占据耕种,其中有些是李景天买下的,但更多的是官府为了不让这些流民闹事,而分给他们的。
不过如果没有李景天一直帮助,光有这些贫瘠的土地也根本没法生存下来。
毕竟口粮、种子、耕牛和农具这些乱七八糟的,宿州知县在李景天的贿赂下给倒是给了,但是只能给一点。
剩下的还是靠李景天资助。
所以,对于散布在黄淮大地之间的天尊教信徒们来说,能够预防治愈天花,还给他们衣食土地安置的李景天,就宛如再生父母一般的存在。
现代人可能很难理解,在大清那种污泥一般的环境中,底层百姓的生存状况已经不能用糟糕这个词来形容了,可以说自从满清入关以来,来自民间的反抗就一直没有消停过。
以前在大明那是阶级矛盾,现在大清又多了个民族矛盾,剥削的还比大明更重了,焉能不反?
之前都是小打小闹,到了乾隆中期,矛盾已经激化到了难以掩盖的地步,并且一年坏过一年。
官府贪墨成风,乡绅贤老们则是横行乡里,无人能治,整个大清权力圈子不管大小,都已经有一套运行了千年并且愈发成熟的规则在约束,当然,这规则是为当权者服务的,至于底层百姓,只能充当让这规则继续运转的薪柴,自我奉献。
李景天有预感,这次很可能要爆发出的两淮官场腐败案,非但不会让大清各地官员们畏惧,反而会使得他们更加小心翼翼。
而要知道,此时此刻,大清正在西南云贵之地,和缅甸交战,前方战事吃紧,后方却在紧吃,说这不是亡国之象都没人信。
偏偏朝野上下对乾隆吹嘘,在他治下,已经达到了旷古绝今的盛世巅峰。
殊不知,巅峰一过,就要走下坡路了。
“事不宜迟,元雄你带崔老他们进山,东西很快就会运进去,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仿制出来。”
“崔老,我只有一个要求,要轻,要能拉着跑!”
崔三顺被李景天拉到面前,听到要求之后,点了点头。
“东家放心,只要您说的那种料有,咱就能给你鼓捣出来,虽然咱是打铁的,但鸟枪虎蹲炮什么的,也不是没做过。”
手工制作武器终究没有流水线机械化制造的好,不仅是质量方面,更加重要的是标准化,那样就能大大减轻后勤压力,可惜现在条件有限,他也没那么多要求,只要能造出来大炮就行。
正如李景天所说,只要够轻,能拉着跑就成,至于威力方面,石墨坩埚煅烧出来的钢铁造的炮,不敢怎么说也是比大清的炮要好的。
将崔三顺一行人送进山里之后,李景天在符离的宅子召见了赵全义。
“老家这段时间没出什么事吧?”
他问道。
从宿州启程南下的时候是三月初,回来已经是四月多了,一个来月的时间里,能发生太多事了。
赵全义面色如常,如数家珍的把自李景天走后发生的大大小小事情全盘托出。
没什么大事,李景天在叮嘱赵全义行事小心之后,将两淮官场发生剧变,自己很有可能就要举事的消息对赵全义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他漫不经心的端起茶碗小酌起来,余光却一直注视着赵全义。
“什么?教首您要举事?”
赵全义显得很是惊讶,急声问道。
李景天放下茶碗,淡淡问了一句:“怎么?莫非有何不妥?”
赵全义连忙摆手,脸上迸发出喜色来。
“教首功德圆满,造福百姓,教众早就期待教首带着他们一起反了这鞑清,只是您一直说时机未到,大家才消停,只要您一声令下,保管江淮一夜之间鼎沸!”
看着赵全义眼中的炙热,李景天心中默然,他可是自己亲自救下,并且教授读书认字的啊!
如果没有自己,赵全义怎能活到现在?
这样的人如果再信不过,那天底下还有谁值得信任?
“放心吧,本教首一切都有计划,断然不会让你们白白送命。”
“为教首死,即得天尊点醒,全义不曾怕!”
赵全义听到李景天这么说,一脸正色的抱拳拱手向天,面上毫无惧色。
李景天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些,自己忽悠人的水平有这么高吗?
...
宿州,知县衙门。
宿州知县是个小官,再加上这地方人少地贫,没什么油水可捞,所以被分配到这种地方当官,其实算是个苦差。
但这一任的宿州知县还是挺满足的,因为在他治下出了个厉害的乡绅,其人年纪轻轻,就继承了祖上的家业,在盐商领域混的风生水起,几乎垄断了整个淮北的盐业。
另一方面,此人还乐善好施,收留了许多流民,这让宿州知县的政绩变得非常亮眼,也博得了江南许多同僚和上官的好感,毕竟流民在宿州落脚,就不会到江南讨饭吃了,这相当于为江南的同僚减轻负担了。
或许是因为乐善好施的缘故,这个乡绅竟然一看一个准,每次买下的地里,都能挖出煤炭来,这东西虽然不甚值钱,没有金矿银矿那么暴利,但也比种地强啊!
所以,多方因素之下,宿州知县过的也算滋润,毕竟想要行事方便些,总需要打点一下他这个本地父母官不是?
而他也对那人传教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曾经也不是没有派人去打探过,但是奈何对方捂得死死的,根本看不出什么问题,宿州知县也就没了心思。
反正他还快卸任升迁了,总不至于正巧赶在他升迁前夕,出来点什么事吧?
那样也太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