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史演义
作者:唐门阿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14.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7章 战胜始呼戎、驱除翳徒戎
话说周侯季历征伐余无二戎,大获全胜,带着俘虏和战利品前往殷都朝觐,商王封季历为牧师,司征伐权,征伐戎狄可以不必预先告知商王。尽管牧师与伯长还差一级,不过对季历来讲,已经是惊人的速度了。短短几年,从一个边陲小国的君主晋升到天下八仪命官,真乃神速。
季历从殷都返回程邑途中,专程巡访他征战过的地方,他鼓励诸方兴修水利,勤于农耕。鼓励他们以仁德、正义治国,传播周方理念。诸方再次遭受戎狄入侵和方间争讼,皆先告知季历,而非商王。季历宛若西部诸方之主,而非诸方之长。
程邑建成更使周方如虎添翼,立足程邑,北可以抗拒泾水流域,南可义控制渭水流域,东为经纬交汇之处,顺流而下,便可抵达黄河,顺黄河而下,便可抵达殷商王畿。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王室入住和周民迁徙,使程邑成了周方事实上的新都城,成了周的政治、军事中心,使周的疆域重心东移,迈出了向中原发展的重要一步。
周也从一个笃信农耕的小国变成了一个充满尚武精神的方国。季历和周师穿梭于吕梁太行之间,使周师熟悉了此区域的地形,为后来周文王姬昌翦商、周武王姬发灭商探明道路。
发展如此迅速的周季历,令殷商贵族、亲商方伯担忧,他们纷纷跑到商王子托面前,提醒商王要防备季历。西部方伯崇侯更是直言相谏,劝说商王杀掉季历,以绝后患。商王子托沉默不语,他当然想除掉季历,只不过时候未到,插在商王朝背上的尖刀尚未彻底拔掉,吕梁太行一带的戎狄还需季历出马。
不过,他明白崇侯和鬼侯的忠诚,他要培养两位方国君主,让他们与周抗衡。
贤能者总归不会停止他前进的脚步。他从北向南继续清剿。
吕梁太行山一带还活动着一支戎狄——始呼戎,他们入侵周围的小国,小国君主派使者前往程邑,恳请季历前往征伐。季历应允,寻机东征。
子托在位七年,牧师季历亲自率周师再次东征。此番再入太行,季历对吕梁山地形了如指掌,戎狄根本无法巡形,他命周师驻扎箕方,静待始呼戎入侵。不足数日始呼戎入侵,季历派将士前往迎战,佯装主力,拖住戎师。
始呼戎大部分领地兵力空虚,季历遂派主力绕到始呼戎军队后方,抢占始呼戎领地。等到戎师得知消息,已经太晚,他们仅剩下酋首居住地,戎师立即返回都城死守。周军四周包围,等到城内居民发生动乱,周师开始攻城,一举攻破城门。始呼戎不得不臣服于周。
又过了四年,翳徒戎进犯冀国,翳徒戎位于今山西运城市稷山县以南,冀国位于今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这里地处吕梁山区,南部、北部坡高垣阶,中间是汾河形成的平坦而肥沃的河谷盆地,从北向南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状地形。翳徒戎所到之处奸掳烧杀,无恶不作,使官民恐惧。
冀侯奏报朝廷,商王子托派季历前往征伐。翳徒戎领地,地处穷山恶水,兵民喜欢下山,去相对富足的冀国抢夺食物为生。
季历率周师从河津度过黄河,依照地形,寻迹与翳徒戎交战。翳徒戎师哪是周师的对手,几次交手,死伤无数,他们节节败退,周军乘胜追击,翳徒戎仓惶北逃。途中被大商邦诸侯不断拦截,一直逃到昌黎徒河,才算安定下来,后又迁至辽西翳无闾山。
翳徒戎之战,周军俘获翟王三人。
至此吕梁山太行一带的主要戎狄销声匿迹,周季历经过长达九年的时间,终于拔去了插在殷商王朝脊背上的尖刀。那么,曾经战败季历的燕京戎哪里去了?
原来地处崇山峻岭之间的燕京戎人口并不多,季历前往征伐,期间已经把燕京戎主力消灭殆尽,只是季历出师不利,又违天时地利人和,心怀担忧,主动撤离而已。倘若他熟悉地形,宁心静气,回师清剿,恐怕已无大碍。
也有人说翳徒戎就是燕京戎,游牧民族,四处迁徙而已。众说纷纭,总而言之,季历征伐燕京戎失败后,燕京戎也就销声匿迹了。
季历自觉心身放松,征战生涯总算告一段落,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商王子托即位以来,他连连挥师东征,无暇经营他处。今日终于驱除诸戎,为商王拔去插在殷商脊背上的尖刀,使殷商大地东西连成一片,他的成就感真是太大了。
季历安民的心胸和清剿吕梁诸戎的消息传遍四方,万民颂扬,亲附称赞。他用短短十年,把周建成一个泱泱大国,可谓是功绩赫赫。
季历闭目凝想,而后憨笑有声。兴奋之余,他命儿子姬昌率周师返回程邑,他要一个人前往殷都献捷。
姬昌劝告父亲先不要前往殷都,以免不测,等返回程邑休整一下,计议好献捷事宜后,再前往殷都不迟。
姬历骄傲的心已经容不下儿子的规劝,怎么可能会有不测?怎么可以凭空猜忌?他不可能返回程邑再从程邑前往殷都,绕太远了,他要把获胜的消息早日禀报商王子托。
“昌儿不必担心,商王对周不薄,不可猜忌君王。况且君父灭尽了诸戎,安定了殷商西部,商王难道还能问罪于我不成?”季历不无怨气,指责儿子姬昌。
姬昌回答:“昔日,周只是一个边陲小邑,今周已强诸方,必定会招人忌惮。帝武乙驾崩周畿,朝廷大臣心结未解,大王虽然不说,却亦未必释怀。君父多年征战,驱戎狄于殷都千里之外,商王未必不会得鱼忘筌。”
姬历拂袖,面布怨色:“帝武乙之逝,卿士皆有所见,怎会怨周。周再强大,也无非是商之一隅,吕梁太行戎狄虽已平定,而西北戎狄还比比皆是,君父之责还非常重大。昌儿,不可再说如此言语,我等当感念商王恩德,为商邦效力。”
姬昌不置可否,他始终放心不下父亲的安危,他要随父亲一同前往殷都。想到这里,他对父亲说:“在程邑时,我常听君母说殷都繁花似锦,行人衣冠楚楚。还有君母说的大工、大商,我想去看看。”
季历想了想,也好他这个出身殷商贵族的儿子也不小了,该到殷都去见见世面了。于是,他同意姬昌与他同行。
进入殷都,姬昌就被殷都的文字吸引住了,他的文字没有白学,在这里他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街市让他兴趣浓浓,琳琅满布的商品令他眼花缭乱,手工业作更是吸引着他,他忍不住驻车观看。
“走吧,形成很紧,朝觐商王之后再看不迟。”
姬昌不情愿帝登上马车,心中暗想,将来他定要把这繁荣搬回程邑,他要启发周人学习殷商文化,脱离矇昧。
…………
再说商王子托,虽沉默寡言,却亦心事重重,父王驾崩歧周,他真的难以释怀。少年时,他记恨季历才能,每当父王褒奖季历,他都会心生妒忌。而今季历为他除掉了困扰殷商几百年的戎狄,他本该高兴,可是他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季历真的是太厉害了,遇妖杀妖、遇怪杀怪,战无不胜。先父说得没错,他子托真是望尘莫及。
季历以征战让他服输,也让他心生惧怕。
当姬历带着翳徒戎三个翟王的人头出现在商王眼前时,商王更是恐惧万分。这头猛兽东征西讨、连战连捷,而且他征战的地方都甘心情愿地臣服于他,宛若西部共主。倘若有一天,季历起兵反商,王师恐怕难以抵挡,到那时候,他手中所提头颅就不是别人了,而是他子托。
他不敢再想下去。
贤能总会遭猜忌,君王之下难为人。预知季历命运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