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翻地覆六十年首卷
作者:蓟州人孟凡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8.4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节 老县城的宅院和房屋
第五节 老县城的宅院和房屋
蓟县老县城里的宅院主要分两大类,深宅大院和独门小院。独门小院很简单,一个小院,临街的部位开个院门,里边一层正房(东西走向门窗朝南的)或厢房(南北走向门窗朝东或西的),或是既有正房又有厢房。这种小院,一般都是一户人家居住,是普通老百姓住宅。这种住宅,都分布在各条胡同里,几条大街上基本没有。
深宅大院又分两种:
一种是复合型的深宅大院,一般是官僚豪绅家族的府邸。一个大院就占半条街或整条街,一个大门(正门)几个小门(侧门和后门),大院里又分为几个小院。这样的深宅大院,容易因为主人的失势而解体,又用增加小过道的方法,分割成几个小院,所以不易保持原状。在满清年间,城里虽有这种复合型的大院,但是也不多,到民国年间就更少了。民国年间和日伪期间,城里大街上新成立的一些公家单位,就是在这类破落的大院里建起来的,解放以后这些地方也成为公家的地盘,被国家单位所占用。
另一种是纵深型的深宅大院,在街面上只占一层房(三间或五间)的宽度,但是里边院子很深,还有两层、三层甚至四层同样走向的房屋,每层房之间都有一个小院,但是进入后面的房屋,需从前面的房屋里穿过。也可能前街通后街,两侧街道上都有门,几层房门均前后通行。这种纵深式的建筑,也称二进、三进、四进宅院。
蓟县城里的房屋结构,多为一明两暗(三间或五间房,只有两个界段墙)和一明四暗(五间房有四个界段墙),中间的屋子有前门和后门,或者只有前门没有后门,俗称“堂屋”。旁边的两间或四间俗称“里屋”,屋子只有前后窗户,门则开在中间的堂屋里。那时人们都睡火炕,烧柴灶,锅台也在堂屋门的两侧。这种纵深型的深宅大院,每层房的堂屋,就成了各层房的公用通道,成了所谓的“穿堂门”。有些主房之间的院子里还可能有厢房。城里的这类深宅大院,最初都是一户人家的,尤其是在大街面上的这类宅院,本是手工作坊、商家店铺的主人宅院。街面的房屋作为门市部,经销商品,里面的房屋可做生产车间、商品库房、主人卧室、学徒、伙计们的宿舍、及厨房、餐厅、卫生间等。也有的是虽不经商做买卖,但是家境富裕,田产较多,老人当家子孙满堂,三四代人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纵深型深宅大院,要比复合型大院和独门独院都安全,因为两侧都是邻居的宅院,对于防盗防抢是有好处的。所以,这种大宅院在些大胡同里有,大街两侧更普遍。
但是,一旦老当家人离世,大家庭解体,子孙分家单过;或者是商家店铺倒闭破落,把自家多余的房产转卖他人,一个家庭变成几个家庭之后,这种纵深型的深宅大院就变成“大杂院”了。尤其是土地改革中,几家穷苦人分房子住进了同一个深宅大院,这就显露出了它的弊端。因为后层房的人家要从前层房的堂屋里穿行,前层房的堂屋便成为私有公用的“官道”,不仅做饭炒菜的隐私容易被人发现,而且后层房人家不论有什么事,象施工运料、娶媳妇、抬死尸都要经过前层房,当然会造成前面人家的生活不便。
于是,随着居民生活的富裕,这种纵深型的大院也逐渐被改成独门小院了。如果这种宅院的侧面是空地或者胡同,改起来也容易,各家堵死堂屋的后门,从侧面的院墙或厢房处开个门就行了,主房和小院的面积不受损失。如果两侧都是别人家宅院,只能用损献地建“小过道”的方法了。就是前面有“穿堂门”的人家在翻盖房时,把原有的房基地缩短,在一侧房山处留出二米左右的空地作为“小过道”,房山处打条小院墙,自家在小院墙上开侧门,自家也就变成独门小院了。如果是四层房的深宅,前面三家都如此翻房改院,最后一家只须在自家小院与前三家留出的“小过道”处,开一个院门就行,房屋不必变动。前面的“小过道”属四家共用,但是每一小段还属前三家所有,当国家扩街拆迁时,“小过道”的“拆迁费”归前三家。
现在老城里宅院,已经没有过去那两种深宅大院了。东、西、南三大街上已经拓宽拆迁,不论是“穿堂门”,还是“小过道”现象都看不见了。但是在其他胡同,还有一些这种没有胡同名称,比胡同还狭窄在胡同里东拐西拐的“小过道”,这些都是过去的深宅大院解体后,留下的历史遗迹。这种现象在新居民区是没有的,新宅基地都是“排子房”,街道横平竖直,房屋坐落整齐,不像老城里大街背后的胡同里,大小胡同,东拐西弯的那么凌乱。
再谈一下老县城里的房屋:大概是与北方的气候有关,蓟县城里过去没有供人们居住的楼房,这也不奇怪,因为北京故宫里皇帝家也没有住楼房(城楼、钟鼓楼、戏楼除外)。蓟县境内的房屋样式与北京城里传统的四合院房屋差不多,都是尖顶房,又分为砖瓦房与茅草房两大类。蓟县城里也是如此。
老县城里的砖瓦房也分两种类型,豪华型和普通型,普通型的砖瓦房占大多数。
过去的那种普通型砖瓦房,在县城里已经越来越少了。有必要向年轻人详细介绍一下。现在的农村也有许多砖瓦房,都是红砖红瓦(紫砂瓦),或者是红砖青瓦(小片弧形陶瓦)。而过去的砖瓦房不仅与现在的砖瓦房外观颜色不同,而且建造工序和房屋架构也有区别。
从外观上看,过去的砖瓦房所用的都是青砖青瓦。门窗都是木头的,门扇和窗扇的启闭是靠木轴转动,没有铁制的“折叶”。门窗上面“窗户蹬”(窗框中空部位)都不大,窗框内没有玻璃,都是在木窗棱上粘贴白纸,因为中国古代没有玻璃。
从内部结构看,过去的砖瓦房也与现在不全相同。以前盖房的步骤是:
第一步开槽码盘:就是为房子的墙体做基础。盖房前先在地平面上把墙体的部位开挖成槽沟,铲除暄土(地表疏松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层)露出实土(坚硬结实的原始土层),以便在里边砌墙基。蓟县是半山区,房基都用块石砌成的,俗称“地脚盘”或“盘子石”。垒砌房基的过程俗称“码盘”。石头墙基的好处是不怕土地中含有的盐碱侵蚀。不像冀中平原地区,缺少石块,多用砖墙上放置十多公分厚的芦苇层以隔断土地中盐碱侵蚀的方法做墙基(俗称“压碱”)。
第二步立架:就是把房子的木头框架竖立在房盘上。房架是由柱、梁(俗称柁)、檩组成的。竖立在房基石盘上支撑房顶重量的并决定房屋高度的是房柱,俗称柱子。有明柱与暗柱之分,明柱是裸露于墙体之外的,暗柱是砌在墙体里边的。柱子上面顶着的是房梁(房柁),两个梁(柁)之间横架在上面的是檩。普通的三间房(11米长,5米宽)是四梁(俗称“柁”)八柱十五棵檩(每间五棵檩),“四破五”房(14米长,5.5米宽,本是四间房的地块,做成五间的结构,俗称“四破五”房)和“足五间”房(18米长5,5米宽)都是六梁十二柱三十五棵檩(每间七棵檩)。五棵檩的大梁上边有二道梁,七棵檩的二道梁上边有第三道梁。两侧房山处的梁俗称“贴山柁”,可以细一点。房坡顶尖上的檩称“脊檩”;最下边的檩称“檐檩”,前檐檩承重大要粗些,后檐檩搭在墙上可细一点;房坡中间的檩称“筋檩”。架在梁上的各条檩之间要用“公母榫”(连接木棍间的凹凸结构)连接,所以要求粗细相当平直一致。
第三步砌墙:就是以房架为基准把房屋的墙体做好。一般的是外墙(房山墙和前后檐墙)为三七墙,即一横一竖三块砖的宽度,内墙(房柁下的界断墙)为二四墙,即两块砖的宽度。屋里大梁下面,也有用木板隔扇作为“界段”。 也有些图省钱的是把整砖砌在墙体的外面,使外表好看,内侧其他看不见的部位用土坯和碎砖头砌墙。
第四步做背:就是搭建房的顶盖。先在檩子上面交叉钉上“挑檐椽子”(檐檩上连接筋檩的木棍)和“花架”(连接筋檩与筋檩或脊檩的木棍)。之后,在檐檩外挑出部位的椽子上面要铺钉“链檐板”。“链檐板”以上的部位,也就是从外表看不到的椽子和花架上面,再铺盖一层“房笆”。房笆中有芦苇编的覆盖整间房坡的大片“苇笆”,也有用荆树条编的小片“荆笆”,还有用小木条或木板临时摆放在上面的“木笆”。房笆上面盖一层黄胶泥(俗称瓤秸泥),黄胶泥干固后,“房背”就算做成了。
第五步上瓦:这是最后的工序了。北方的房上盖瓦与江南不同。江南的传统民宅是把青灰色的弧形小瓦,一仰一扣交叉重叠,摆放在“通天椽子”(与房坡一样长,从房檐下到房脊上的通长木棍)表面,没有房笆和泥土做的密封房背。这样的房顶既不漏雨又通风透气,适合南方潮湿无尘土的气候。北方寒冷风大沙尘多,所以房顶是密封的。在房背上盖瓦之前,要先“挑脊”“做梢”。两侧房坡交界的顶尖部位称为“房脊”,制作房脊的过程俗称“挑脊”。也就是在两坡房瓦的交界处要扣上一层小瓦,上面压盖一道泥棱,外层用“麻刀灰”(白灰与碎麻纤维混合浆)封面,以防雨水侵蚀,凝固后用青灰水或墨汁刷成黑色,以便和瓦颜色一致。做梢是在房坡的侧面边缘部位,把若干瓦片用一仰一扣的方法重叠排列起来,并且用“麻刀灰”把倒扣的瓦垄抹好固定,以防止大风吹动瓦片层。然后在房脊与房梢之间的房坡上,用本“垄”(从上到下的一行为“垄”)的瓦片头压尾,垄与垄之间的瓦片头尾交错的排列方式盖一层青色弧形小瓦。为了把小瓦粘贴固定在房背上,盖瓦之前,还要在房背上面再抹一层黄胶泥。
第六步装修屋:包括在室内的墙面上抹一层插灰泥(黄黏土、白灰和麦萸子混合的泥)或者麻刀白灰(碎麻纤维和白灰面混合的灰浆),用砖块铺漫地面,安装门窗和吊顶棚。门窗都是木制的,门是死扇门(上部无透光小窗口),门轴是五六厘米粗的木轴,下门槛侧面有个凹型的轴碗,上门框侧面是圆孔型的轴套。窗户多为“上支下拿”(大窗框内分上下两个小框,夏季天热可把上扇掀起来,用木棍支在外框上,把下扇框拿走,以便通风)的样式。顶棚有纸顶棚和泥顶棚两种。
吊纸顶棚的方法是先把四根长短不同的秫秸杆(糯高粱秸杆)用麻绳扎绑顶端做“揪子”,再把揪子按计划好的位置用蘑菇钉钉在房檩上,还要在墙壁的划好的位置上钉上一圈秫秸杆做“外框”。然后按照一定的角度把揪子岔开,在单根“揪子”上绑单根秫秸杆做顶棚的“茎”,竖向的“茎”搭在外框的上边,横向的“茎”与竖向“茎”交叉成90度的直角,绑在竖向“茎”的下边,与外框齐平。竖向“茎”与横向“茎”交叉的间隔处,还要绑拴短节秫秸杆填平。“茎”与“茎”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大约三十至五十厘米)形成正方或者长方形的空间(类似窗户),在秫秸杆做的“茎”上要缠裹纸条,以便刷糨糊贴纸。最后,把纸贴在径上(类似用纸糊窗户),糊满整个顶棚就算完工。这个过程俗称“吊纸顶棚”。当然,那些不太讲究的富人家的大瓦房也有吊这种纸顶棚的,但在墙壁上也糊纸,而且每隔几年糊一次新纸。穷人家不讲美观,只要顶棚的不坏就不再粘新纸,而且既使有的地方因屋子漏雨而把顶棚的纸损坏了,也是坏一块,补一块。
吊泥顶棚与吊纸顶棚的方法相似,只是钉在房檩上的“揪子”要密一些,竖向“茎”要粗一些(不是单根秫秸杆了,而是四五根秫秸杆做的“茎”与四五根“揪”子绑在一起),横向不再是相隔四五十厘米绑一根“茎”了。而是用单根秫秸杆,一根挨着一根地紧密绑在竖向“茎”上。当然也不需再粘裹纸条了,而是直接把黄胶泥抹在秫秸杆绑成的平面上。待黄胶泥杆固后,再把白灰抹在泥面上。室内墙壁也是白灰抹平,室内既亮堂又结实,多少年也不用管它。十几年后,白灰面脏了,用白灰水再刷一遍,又能坚持多少年。
另外,有少数大户人家的四合院,还有所谓“前廊后厦”的建筑,就是前面的正房后房坡比前坡长出四五尺,后檐下立两棵或四棵明柱,屋子后面出一个走廊。在后面那层正房的前边,也在屋前出一个走廊。有这种房屋的家庭,在解放前是很了不起的,全城也没有几户。
上面所介绍的砖瓦房,在老城的四条大街两侧还是比较多的,当然街面上也有草房,但比较少。过去的官府衙门、公家单位、财主富豪、和不少手工作坊、商家店铺,都是质量有差的砖瓦房。但是在大街的背后,那些大小胡同里,却是砖瓦房少,茅草房多。占城里总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城镇贫民,小商小贩、手工匠人,世世代代居住的都是茅草房。
过去的茅草房早已绝迹了,现在四十岁以下的人大概都没见过。所以,我特意介绍一下。
茅草房的样式和尺寸与砖瓦房基本相同,建造工序也差不多。
第一步开槽码盘,“地脚盘”也是用块石砌成的。因穷人家不讲究排场体面,“地脚盘”要低一些,门外不用多高台阶。
第二步立架时所用的木料一般要细一些,木质差些,因草房的房顶重量轻。也有的节省了贴山柁(梁)和前后房檐处的檩,因为草房多是“闷檐房”(房屋前后也是墙,在墙上留出较小的窗户,俗称“闷檐房”。那些房檐超出檐檩下的墙体,前檐檩下都是窗户,下雨浇不到门窗,屋里又亮堂的房子,俗称“挑檐房”),即便用檐檩也不必多粗。
第三步砌墙时,基本没有“纯砖到顶”的墙体,较好一点的是用整砖砌成“四框”(前后檐下裸露的墙角用整砖),使外表好看,其他看不见的部位用土坯和碎砖头(不用花钱买,自己可以去捡或做)砌墙,墙面外面抹层白灰或者黄胶泥。差一点的全部用碎砖头或者土坯做墙体,顾不上好看赖看。
第四步做房背时,檩子上边不用挑檐椽子和花架,也不用房笆,而是把一个个的“秫秸把子”(用高粱秸秆互相交叉,扎捆成10公分粗,与两侧房坡长度相等的“把”)平放在房檩上面,“秫秸把”上抹一层粗糙的瓤秸泥,与房山墙和前后檐墙连成一体。
第五步是“苫草”,就是在“房背”上盖茅草。方式有三种:
高档的方式俗称山草“拍的”,用北山里长的较坚挺的“黄麦草”,轧掉“草梢”,只用20——30公分长的草茎,密密麻麻的拍打进房坡上预先抹好的,2——3公分厚的掺麦萸子的黄胶泥里。这种茅草房远看房坡是一个大平面,细看根根针像动物皮毛,既不漏雨又不怕风刮,因为黄胶泥已把草茎牢牢固定在房背上,十年八载不用更换。但是这种草房的木架不能太差,因为要抹两层黄胶泥,房顶的重量大。而且经过十几年山草糟朽后,需连泥带草一块铲下来,更换新泥新草,一次性投资比较大。
中档的方式俗称“打码蹬”,就是先把一层30——40公分长,5——10公分厚的水稻草的根茎部位(也需轧掉草梢),摆放在房坡上,再用黄胶泥把草层上部粘贴在房背上。然后上半部(每层间距15——20公分)再压盖一层稻草茎(把压泥的部位盖住),再用泥压住上层草的上部。这样一层压盖一层的直到房坡顶部。因为稻草的根茎部比较坚挺,所以层次分明,房坡上一蹬蹬的,看着也很整齐。这种方式也是既不漏雨又不怕风刮,五六年不用更换。但是也要求房屋的木架粗些,而且稻草糟朽后,也需连草带泥一同铲下,更换新泥新草,一次性投资较高。
最低档的是“倒插茅”,就是把整根稻草根朝上、梢朝下,“草梢”盖“草根”的方法散铺在房坡上。当然,也是一层层的铺,但因“草梢”较软,而且草根散开平铺,也就看不出层次来,也是一片平坡。在房顶上,要用稻草编成草根在里面中间,“草茎”、“草梢”向两侧分开的“房帽子”压盖住房脊两侧的稻草。最后,还要用稻草绳和秫秸杆做成的,和房坡同样大的网罩(纵向每隔一米左右一根草绳,三间房共十多根草绳。横向每个一米左右一根秫秸杆交叉布满草绳上),罩在房顶上。草绳的两端系在钉进前后檐墙的木橛上,以防止房上的稻草“流坡”。这种方式虽不漏雨,但是怕大风刮。风大时可以把网罩下的稻草吹跑,或是堆积在房坡上,露出“房背”的部位就容易漏雨。这时就需掀开网罩,把被破坏的部位再重新铺一次,草不够用了,还要再添加一些。即使不刮大风,因稻草层薄,容易糟朽,每年也需在旧草上面铺一层新草,并更换新的网罩(再苫一次房)。几年下来,新草压旧草,房上就有了几重草了。但是这种草房顶部轻,房的梁、檩都可细一点,建房造价低,而且每次苫房的投资较小,故多被穷人家所采用。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述的“卷我庐上三重茅”,大概就是这种“倒插茅”的草房。
第六步装修里屋时,一般都是先用粗糙的黄胶泥抹一遍墙面,再用细泥抹一遍外表,用秫秸杆插的糊纸的顶棚,室内地面都是泥土地。
需要说明的是,不论砖瓦房还是茅草房,不论是做房背用的黄土泥还是抹墙面用的黄土泥,都有粗泥与细泥之分。因为黄粘土的粘性太大,容易裂缝,需要降低粘性,增加拉力,所以要在和泥时掺入一些植物纤维。俗称“瓤秸泥”,就是把稻草或麦秸杆轧成十多厘米长的短节,与黄土掺在一起“和泥”。这种泥抹成的平面粗糙,但是不会裂缝。细泥要求植物纤维细小,可以涂抹的泥层薄一些,表面光滑一些。多用“麦萸子”(小麦颗粒外皮及芒刺)掺黄土一起“和泥”。
砖瓦房和茅草房做房背时都要用粗糙的“瓤秸泥”,山区用石块盖房,平原用土坯盖房,在装修里屋时,也要先抹一遍粗糙的“瓤秸泥”。在砖瓦房的房背上固定瓦片就要用细泥,草根“拍的”茅草房,固定草根的泥层也是细泥,在墙面抹平后要求表面光滑,也要用细泥,
我估计,尽管茅草房的质量不如砖瓦房,它的历史会更长。人们常说秦砖汉瓦,茅草房应该在夏商周时代就有了。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古建筑”一词,已经不是“古代房屋建筑”的本意,而是变成“中国古代豪华型房屋建筑”的内涵了。蓟县县城内的老式砖瓦房和茅草房,应该是流传数千年以上的传统建筑模式,那才是真正的“古建筑”。现在,不少人说的“仿古建筑”,指的是雕梁画柱斗拱飞檐的宫殿式房屋。其实,应该称之为“仿古豪华建筑”才正确,你能说成都的“杜甫草堂”不是古建筑吗?
中国古代豪华型的砖瓦房包括楼、堂、殿、阁、廊、厦、亭、榭等多种形式的砖木结构建筑。与普通型房屋相比,除了构架形状不同以外,其共同特点如下:
一是房屋的“地脚盘”较高,台阶较多。二是在外表裸露的梁和檩下面还有“嵌”,也就是为了美观而把长条方木镶嵌在梁和檩与下面的墙体或窗户框之间。有的是一梁一檩一嵌,有的是一梁一檩二嵌。墙体外裸露的梁檁嵌及房檐下面,涂抹油漆彩绘,俗称雕梁画柱。三是斗拱结构,双重挑檐,俗称“斗拱飞檐”。四是房顶上的房脊(两侧房坡上部交叉处曰“脊”)、房梢(房坡左右两侧压盖房山墙的部位曰“梢”)比较高大,上面还装饰着代表神圣标志的陶制小动物。五是房坡上不是平铺小瓦垄,而是制作“盒瓦垄”(在两行仰放的小瓦垄交界处扣上一行半圆形的盒瓦,盒瓦垄与下面的小瓦垄交界处用麻刀灰密封)。还有的房顶上用琉璃瓦,外观更显得漂亮非常。六是从室内装修看,多用木棱天花板似的彩色顶棚,墙面上也粘贴壁纸。
因为建造豪华型房屋既费工又费料,造价很高。所以,不仅普通老百姓,就是许多富足人家也盖不起这种房屋。只有官宦人家、衙门、庙宇,才是这种建筑。而且官府和庙宇中,也不全是豪华型建筑。一般是神佛塑像和官宦家的主人居住豪华型房屋,和尚道士及官宦家的奴仆们居住的也是普通型的砖瓦房。
过去蓟县城里的豪华型建筑是不多的。除了神佛居住的庙宇都是这类建筑之外,清代及以前的州县官衙也应该是这种建筑。大概清朝末年和民国年间,县里的财政收入困难,无力维护原有的豪华官衙房屋,后来便改成普通型的房屋了。所以,在日伪时期和解放初期的县政府大院里,除去一个小亭子之外,都是普通型的砖瓦房了。城里边除去独乐寺和改成学校或机关单位的其他庙宇中那些雕梁画柱已经退了颜色的大殿、配殿等陈旧房屋外,这种豪华型房屋在其它地方很少见,更多的是普通型的砖瓦房和茅草房。
到1963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过去以后,老县城的地方工业和手工业发展开来,城里人除去种地,又搞了多种副业。人们的收入增加了,首先考虑的就是改变居住条件。一是住茅草房的人家,拆了茅草房改建砖瓦房。二是住大杂院、穿堂门的人家拆旧房建新房,改成独门独院。到七十年代后期,城里的茅草房基本消失,全部变成了砖瓦房。不过,那年代的砖瓦房,虽然用机器制的串窑烧的红砖,代替了过去土窑烧的手工做的青砖;也有的用新出的水泥大瓦,代替了传统小瓦;用新式的开扇木框玻璃窗,代替了木棱纸窗户;用带玻璃窗的新式木门,代替了木轴“死扇门”;但房子的整体样式还是传统的老样子。
1980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不仅人们的经济收入增加了,建房的眼界也开阔了,房屋的样式也变了,地脚盘越来越高,房间跨度越来越大,钢筋水泥用的越来越多,又用铝合金塑钢门窗代替了木制门窗。现在,不仅国家单位盖大楼,各家各户也盖了许多小楼。尤其是鼓楼广场和西大街(武定街),用现代的钢筋水泥材料,模仿古代豪华型砖瓦房屋的多种建筑样式,楼阁亭堂长廊短厦,雕梁画柱,五彩缤纷,使老县城的房屋变成了全新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