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宋
作者:任鸟飞 | 分类:历史 | 字数:173.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百八十八章 李标吐血了
…
自从洪武二十五年李存率军西征开始,李标虽然头顶上顶着的依然是大乾王朝皇太子的名头,但实际上,无论是大乾王朝的本土的政权,还是大乾王朝的本土的军权,亦或是大乾王朝本土的财权,全都在李标的手上,所以说李标此时已经是大乾王朝本土的皇帝都丝毫不为过。
更何况,李存虽然因为要维系大乾王朝的本土与大乾王朝的各个诸侯国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将自己的大乾王朝皇帝之位正式传给李标,但实际上李存已经不怎么管大乾王朝本土的事了。
当然了,这也不是说,李存就跟大乾王朝本土彻底断了联系。
事实上,每年李存都会给大乾朝廷送去大量的财政收入,同时,李存也会从大乾王朝本土要走大量的战马、武器装备、粮草辎重,还有火车、铁轨、各种各样的物资等等。
虽然这其中并没有明确的买卖关系,但这其实俨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工复合体,为大乾王朝的本土创造了一笔非常可观的财政收入,也为大乾王朝本土创造了无数就业岗位,大大促进了大乾王朝本土的发展。
关键,李存将所有缴获的三成给了大乾朝廷,这钱肯定要远远多于大乾王朝本土给前线提供的战马、武器装备、粮草辎重,还有火车、铁轨、各种各样的物资的价值。
这也就使得,大乾王朝的本土很少有人对李存西征抱有微词。
更为关键的是,李存每征服一个地方,都至少会做两件事:
一个是强令该地改用大乾王朝的文字,也就是汉字。
另一个则是强令该地必须使用大乾王朝的纸币充当货币。
有识之士无不明白,前者可以大大推广汉人的文化,让全世界都对大乾王朝有归属感、有认同感、有崇拜感,进而接受大乾朝廷的统治。
而后者,不需多言,只看后世某漂亮国靠着其国货币是国际结算货币所干的那些事,就知道这对于掌握大乾王朝的纸币的发行权的大乾朝廷而言有多么巨大的好处了。
就更别提,李存用铁路将亚、非、欧三州全都连接上以后,大乾王朝本土的物品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卖往全世界赚取巨大的利润了。
所以说,虽然李存西征更多的是为李存的其他儿子打江山,但对于大乾王朝本土也是有着绝对巨大的好处的。
再加上李存给汉人带来的巨大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这也就使得,李存的西征得到了大乾王朝本土主流社会的大力歌颂和大力支持。
对此,李标也经常感慨:“父皇生来便非池中物,碎辽灭宋戡金践夏,荡平四域,师行百万里,犹出入户闼之内,世间未尝有也。天将大九州而一中外,使父皇抉其藩、躏其途,以穷其兵力之所及,虽谓华、夷之大同,四海内外,殊方异类,尽为帝土,亘古所无。”
李标知道,他跟他那太过耀眼的父皇永远都无法相提并论。
但李标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更没有自暴自弃。
李标想得很清楚,古往今来,那么多皇帝霸主,但是却只有他父皇一人能征服全世界,这样的人,别说他比不了,任何人都比不了。
不过,虽然李标清楚这一切,但这并不意味着李标要一辈子都活在他父皇的阴影里。
恰恰相反,李标觉得,他父皇既然将这么辉煌的舞台传给他了,他无论如何都要绽放出一抹属于他李标的光彩。
与此同时,李标也无比清楚,他的才智远远不如他父皇,所以他绝不能去更改他父皇制定的那些国策,不仅如此,他还要大力推行他父皇制定的那些国策。
但话又回来说,这并不意味着,李标就甘心他自己这一生碌碌无为,只能当一个守城之君。
有点绕。
简而言之就是,李标觉得,他在发展好他父皇制定好的那些国策的同时,还要有他自己的主张。
于是,在李标的主持下,许多极具创意的作法,开始引入大乾王朝的本土,大乾王朝本土的历史真的掀开了新的一页。
而李标的第一个主张就是,人才首位晋升制度,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李标不看出身,不看父辈是谁,不看是哪个世家大族出来的,唯才提拔。
受惠于李标主张的人才首位晋升制度,大乾王朝的本土没有因为皇帝从李存换成了李标,就出现人才匮乏的情况,相反,很多李存这个挂逼都没有挖掘出来的人才却被李标给挖掘了出来。
而这还只是李标的一个成就,并且还不是最大的那个成就。
李标最大的那个成就就是,他将李存都没有信心做好的一件事给做到了。
此事那还得从李标小时候说起。
有一次,研究石漆的一位皇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突然兴冲冲的拿着一大堆白色的粉末来向他父皇汇报说,这种从石漆(也就是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白色粉末有能让庄稼快速增长的神奇作用。
李标清楚的记得,当时他父皇的脸上,一半是惊喜,一半则是抗拒。
第四百八十八章 李标吐血了
后来,让李标很不解的是,他父皇在重赏了那个科研人员后,让那个科研人员继续研究下去的同时,又禁止那个科研人员对任何人透露这项研究成果。
等那个科研人员有些失望的离开,李标就问他父皇:“父皇,此物并非善物?”
他父皇沉默了很久,才说:“非也,此物名为化肥,可以令农作物数倍、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增长。”
当时,李标还不太明白这些数字有多恐怖,他只是很不解的又问:“既然如此,父皇又为何要冷藏这化肥?”
他父皇悠悠地说:“这化肥有奇效归有奇效,却是后患无穷矣。”
想了想,他父皇又补充了一句:“这是一条捷径,却会越走越窄。”
接着,他父皇就主动给李标详解道:“如果走上这条捷径,在短时间内,粮食就会爆增到,多到卖不出去的地步,朝廷甚至会发愁谷贱伤农,人们甚至每天都会浪费大量的粮食,饥饿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将不再是问题。”
李标听了,很自然的问:“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他父皇听了却苦笑道:“如果此事可持续,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可问题是,化肥乃自石漆中所炼,石漆存量虽然很多,然却是用一点少点,故而必有用尽之时。一旦没了石漆,便会再无化肥,恁地时,依靠化肥发展起来的农业,必会天崩地裂。”
“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出自石漆中的化肥越用,土地的肥力就越差,且其与同样出自石漆中的杀虫剂必将越用越多,进而导致农业残留物越来越多,届时,粮食、瓜果蔬菜都会被农业残留物所侵染,而后会导致人的身体出现健康问题。”
他父皇看着面前的化肥,一脸嫌弃的继续说道:
“走上这条路,从长期看来,不仅会制约农业的发展,且会对我们子孙后代的身体健康留下巨大的隐患,关键它不可持续。”
“如果我们走上这条路,化肥必将会越用越多,导致要想维持同样的产量,就必须要投入更多的化肥,这便会对化肥产生严重的依赖,一旦有一日,石漆使用殆尽,不,哪怕只是石漆的产量下降,致使化肥供应不上,人们恐怕便要遭受更严重的饥荒了,那时饿死之人必将如过江之鲫一般。”
李标似懂非懂的问:“既然如此,父皇为何还要让人研发此物?”
他父皇不答反问:“我儿可知一切发展的基础是甚么?”
李标摇摇头:“不知。”
他父皇答道:“是粮食。”
顿了顿,他父皇接着向是在对他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人只有吃饱了,才会去发展经济、发展工业,才会服从统治,不然,唯有不断的动乱。”
说到这里,他父皇不无无奈地看着那些化肥,又道:“化肥虽然后患无穷,然则,若到了万不得已之时,却可以饮鸩止渴。”
害怕李标太小听不懂,他父皇又详细的跟李标解释了一下:“今我大乾有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农作物,朕又令人大力研发高产农作物,短期之内,定然是用不上这化肥的,可现今人口逐年暴增,三五十年后,只怕我大乾将突破十万万人口,那时,若是我儿还未找到旁的可以解决粮食问题之路,便用上这化肥罢。”
“饮鸩止渴总比我大乾仅五七十年而亡要好……罢。”
李标对他父皇那一刻的不愿、无奈又不甘的神情,印象非常深刻。
李标忍不住问他父皇:“父皇天纵奇才,难道真无解决之法?”
他父皇笑道:“方法也是有的。”
接着,不等李标再问,他父皇就娓娓道来:
“有一种生态农业,既可以大大增加粮食的产量,又没有如此多的隐患。”
“所谓的生态农业,就是大规模的压缩石漆产品对农业的投入,即不再依靠外部资源发展农业,而是依靠土地及自然界天然的循环来保持土壤的肥力,增加粮食产量。”
“这个方法,也可以称之为种养殖一体化。”
“如在种植粮食的土地中放马,马可以将田地中的很多杂草吃掉,这就省去了除草的时间,另外,由于放马,还能产生大量的马粪,这马粪就是最好的农肥之一,用马粪做肥料,对于农作物的产量而言,可以做到大大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关键还不会破会土地的肥力。”
李标听了,更加不解地问道:“投入少,收入高,还不破会土地的肥力,那父皇为何不使用此法?”
他父皇摇摇头说:“我儿有所不知啊。”
“此法并非朕独创,而是古已有之,以动物尸体、小麦或水稻的麦秆、猪马牛的粪便作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肥效长,还能增加和更新土地有机质,改善土壤。”
“可它也有一个大大的缺点,那便是肥效慢,产量受限制。”
“总之,这种方法,远没有石漆中所提炼出来的化肥见效快,人们是很难经受这种诱惑的。”
可能是那时他父皇就对李标有所期待,所以又主动跟李存说起了有机农肥:
“我中国使用有机农肥的历史源远流长,农民烧荒后遗留在土地上的草木灰,便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机农肥。”
“城中那些收集粪水之人,也是将其用作有机农肥的。”
“还有许多东西亦可以作为天然的有机农肥,如制糖所产生的甘蔗渣,如人类食物的一些残留物,动物吃剩下的干草,这些皆可制成堆肥。”
“用这些肥料,也可以大大地增加粮食的产量,还可使土地的肥力获得恢复。”
“对了,我儿要切记,不要在一个地区种单一的农作物,这样会导致虫害的发生,可使用间作法,即多种农作物配合在一起种,如豆类跟谷类一起种,西红柿和玉米种在一起,都可有效地防止虫害。”
“其实朕已然在推广这些了,也在命人研发不使用石漆产物的生物肥料及杀虫剂。”
“可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非有大毅力之人,不能走通这条道路,朕的性子急,这一生都在弯道超车,很难坚持此事,希望我儿将来能做到朕亦难以做到之事。”
正如他父皇所说的那样,他父皇虽然什么都明白,可他父皇想干得事实在太多了,而此事却需要不懈的坚持,而不是一道圣旨就能出成果的,因此,在推动此事上,他父皇并没有太大的作为。
最后,是李标大力推动的此事。
结果,十来年间,大乾王朝本土的粮食产量暴增了差不多五倍,尤其是红薯、土豆类的根茎农作物,产量翻了差不多十倍。
这为李存提出来的所有主张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甚至可以说,李存之所以一直能开疆拓土,也是因为大乾王朝本土可以为全世界提供粮食。
关键,李标还没怎么使用化肥、农药等有巨大隐患的石油产品。
这哪怕在后世都是一个极为了不起的巨大成就。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标收获了很不错的评价。
总而言之,沉浸在一种巨大的激情之中的李标,不知疲倦的驱赶着已经适应了和平的大乾王朝本土,把大乾王朝本土再一次带到了高速发展的牧场。
李标的激情让人惊讶,他甚至表现出来了几分属于诗人的理想主义气质,让人们不得不承认,他确实不是一个平庸的君主,他的能力和才华到这一刻才得到了真正的绽放。
李标承上启下,发扬了李存创造的所有优良传统,他还重用新人,开启改革,而且他刚毅而不保守,稳健但又敢于创新。
虽然在李标的手上不可能走完现代化进程,但是现代化的道路却是由李标拓宽的。
人们“常用虎父无犬子”、“陛下选对了皇储”、“太子将来也必是一代圣君”等不吝赞美的词语来形容李标。
李标听了这些话,觉得自己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没有白费。
李标对他自己说:“孤还要更加努力才行!”
可是,突然有一天,李标在批阅奏章的时候,“噗”得喷出一大口鲜血,染红了他手上的奏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