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三刻
作者:青龙师父 | 分类:游戏 | 字数:3.6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十四夜 村口的凉亭
西南地区,侗族的鼓楼,格外有特点,高高大大的几层塔,不需要一根铆钉,采用榫卯原理,层层支撑而上。在侗族历史上,凡有重大事宜商议,起款定约,抵御外来官兵骚扰,均击鼓以号召群众。由寨中“头人”登楼击鼓,咚咚鼓声响彻村寨山谷,就能迅速把人集中起来。无事是不能随便登楼击鼓的。随着年代变迁,和平年代之后,鼓楼便渐渐的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谈天的地方。
我们小山村里也有一座小建筑,虽然周围生活的很多是侗族人,但是,由于我们是汉族聚集地,跟侗族的鼓楼有些区别,所以没有将之称之为鼓楼,我们村里的人管那叫做凉亭。夏日的午后或傍晚,小孩,大人们都会聚集到凉亭下,打打扑克,聊聊家常。
凉亭四四方方的,是我们村里木房子的结构,几根大大的柱子撑着凉亭顶,没有装木板墙,就这么一个木头架子摆放在村子中央。凉亭旁边是一棵巨大的古树,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树种。古树并不高,树干中空,能容纳几个小孩,小的时候玩捉迷藏就经常躲到里面去。
凉亭前方有一个圆圆的石台,每到过年讨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带上祭品,到这里燃香烧纸。奶奶说,这里之前是一尊观音娘娘的石像,后来**时期破四旧的时候,被一并毁去了,但是村里人们还是保持着来着祭拜观世音娘娘的习俗。
凉亭里摆放着大概八九根成年人大腿般粗细的杉树干,那些都是村里人家出殡时候抬棺材时用的。有的时候,刚刚备好棺木的人家也会把棺木放在凉亭里几天,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村里的人会把这些东西放在凉亭里,可能跟那个被毁去的观音石像有关吧。
虽然白天在凉亭里谈天说地,但是,晚上的凉亭却是诡异十足,村里的人晚上基本说到要通过凉亭时,后背都会发凉。我有的时候去大伯,二伯家吃晚饭回家时,经过凉亭时也总是会不自觉的加快脚步。因为村里的阿松就曾经在凉亭这经历过一件恐怖的事儿。
阿松是我们村里有名的单身汉,四十岁的人了还没有结婚,孤家寡人一个,经常成为全村人取笑的对象。他一个人住在我家上面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上,有时候我经常会见到阿松在河边洗衣服,和村里的妇女们绘声绘色的说起那一晚他在凉亭经历的事。
那一晚,冬夜,临近年终,寒风呼呼的刮,街上一个人都没有,没有路灯的小山村里显得死气沉沉。
阿松从别人家打完麻将回家,已经是午夜十二点了,街上更是静的出奇。“阿嚏”阿松不自觉打得了个喷嚏,裹紧衣服,打着手电急匆匆的往家赶去。
寒风继续吹着,看样子是要下雪了,“下雪了好,瑞雪兆丰年啊。”他心里想着,脚下却走得更快了,不一会儿就到了村里的凉亭处。
黑夜中的古树貌似隐形了一般,完美的融入到了这一片漆黑中。阿松手电往前照去,突然面前出现一个黑洞,就像是恶魔张开了大嘴般,这突然地一下可把他吓了一跳,仔细一瞧才发现,原来只是古树空掉的树干而已。走在这诡异的地方,阿松心里一直是紧绷的,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让他恐惧的心跳的更加的狂烈,这一下更是把他的心跳到了嗓子眼。
“他娘的!”阿松骂了句,朝古树吐了口口水,便急匆匆的走了。还没走两步,“汪!汪!”的两声急促的狗叫声又是直接把他吓得冷汗直流,“这他娘的又是怎么了?”
阿松举着手电往狗叫声传来的方向照去,两颗弹珠般大小的绿球就这么盯着他,那狗似乎随时有扑上来的势头。
阿松朝那条狗摆了一个握拳的姿势,“叫个毛叫啊大半夜的,再叫老子把你煮了吃了。”
没想到这狗却倒识趣,看见阿松的动作竟然慢慢的往后退去,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眼神,然后全身哆嗦的慢慢的缩成一团。
阿松惊讶了下,没想到自己还有训狗的本事。无奈的笑了笑,他收回手电,准备继续往前走。
“咦,不对啊。”他却突然发现有什么不对,因为那条狗的眼神始终没有在看他,而是在望向他身后。难道身后有什么东西?阿松越想越恐惧,但是,越恐惧就好奇,最后好奇渐渐控制了他的大脑,“管他呢,反正老子孤家寡人一个。”他猛的转身,手电灯光尽头赫然出现一副棺材,静静的躺在凉亭里,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哎,原来只是一副棺材而已嘛。”阿松笑了下,转身继续往家的方向走去。这时,他却突然感觉到后背冰冷无比,好似有一条冰冷的手臂伸到了他的后背里。
“哇!”阿松狂叫了一声,什么都还来不及想就发疯般的往家跑去。
从那以后,阿松逢人就对他们说着他那晚见鬼的事儿,事情传得越来越邪乎,有的人甚至还说没准当年观音娘娘的石像放置在凉亭里就是镇邪用的,可是**时却把它毁了去,这不才把那些恐怖的东西放出来了嘛。村里人们都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说是要去寻回那观音石像,把它重新放在凉亭前的圆石台上。
但是最终也没有寻找到那石像,阿松见鬼的事情却也渐渐的淡了下来,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那之后,我却再也没有听说过村里有人半夜在凉亭那里见过鬼,只是大家都尽量避免在夜晚走那条路,避免去遇到那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