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语录
作者:愁浮云 | 分类:游戏 | 字数:7.7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十三章 传说
一行人洗巴干净了就都上桌子吃饭,翟胖子体形最大,一个人就占了根条凳,马骥和路尘凑合坐一条,翟胖子的保镖长得也挺宽,和廖宝就结合了(嘴真贱),村长是长者,上位他坐了他孙儿媳妇也就没地儿坐了,廖宝还张嘴招呼他过来坐着吃,秀琴也不答话,拍了拍围裙说道:"没事,我就在厨房吃,里头还热着汤哩,你们慢慢吃,低(四川话,爹),我进去了."
这农村的媳妇就是比城里头的懂事,二零零九年,吃饭还上不了桌面,谁信呢!这要放城里,不当场骂娘估计客人走了也得整个虐待老人的事儿来.
光从桌面上的菜来说,这顿没让村长少破费,进来的时候路尘就看了其他人家吃的东西,一碗米饭上面几片番薯片子,菜也是拿碗乘的,黑呼呼的也没看清里头是什么,不过估计肉粒儿都没有,再看自己这一桌.西红柿抄鸡蛋,白菜敦猪肉,扣肉,还有两碗白斩鸡,看着吃的东西反差这么大,路尘瞬时少了胃口.
"前天你们的人来联系说你们今天到,昨天"红场",赶场的时候多割了点肉,乡下人的手艺,将就吃了,来,喝酒."说罢便拿起酒瓶挨个倒酒,马骥忙起身接过老头手里的酒瓶子:"这事儿我们后辈来就行了"村长还想说点什么,廖宝倒是难得的识趣,拉了拉老头的衣袖:"行了老头儿,您就坐着吃罢,"
马骥酒倒到壮高个旁边,这人感情还性格比较内向,忙拿手镐住瓶口脸红说道:"不会!"真新鲜,接触这么些日子第一次看这人开口说话,开始都以为他是哑巴来着,大公司老总的保镖就是不一般,专业啊......
"大爷,今天这顿饭,辛苦你们了,我干着您随意."说着话,一杯卢洲二曲已经下肚了,村长也端起酒杯,笑着泯了一口,放下杯子长叹一声道:"哎,现在象你们这样好说话的师傅们真是少喽!"
路尘听着奇怪:"大爷,您这话我听着怎么有点别扭,象你们村这样的闹鬼能治了的也就是我们修道的人,但凡是同修,就奉行一个道义廉耻,尊师重长,难道以往来的就跟咱们不一样?"
老头儿继续叹了口气:"哎,什么尊师重长啊,我年纪这么大,都快成孙子了,以往来的人,都是奔钱来的,哪个老板看上那头的地,就请师傅过来看,从道理上来讲,他们是既帮我们也收钱帮别人,如果能治了,对那头有功没功我是不知道,但对我们绝对是有恩,所以每次来人,我们都尽量的给安排好了,有的人来,还带几个钱给村子里麻烦大家张罗,有的人来了什么也不带,我们也得检好了的给弄妥帖,就这样他们还要使唤别人,稍微一句不对头,就是老板那交不了差,你们村也要跟着成倒霉蛋,说句实在话,要真治不了,咱也不咋想治了,鬼老二闹得厉害,但总算还没害人性命,这钱花出去了,可是实打实的!"
"要说咱们富裕,就不谈这个了,可眼下你们几位是看着了,家家户户穷得叮当响!"
"**怎么也没说管管你们这啊,哪怕是通条路什么的也好啊!"马骥接过老头话茬子道.
"不是**不想管,是管不了,破‘四旧‘那会都没把村里的邪呼事给破了,后来的历代乡长也知道我们这个事,可是他们也难,你让他怎么和县里头说?说我们这闹鬼?这是封建迷信,要这样和县里头说了那乡官就丢铁了,再说闹这么些年,也没见闹死过人,也就凑合着过了!"
"那你们这闹这个到底闹多少年了?"路尘倒是好奇,廖宝在旁边‘扑哧‘一笑就想插话,但一看到马骥举起的手掌就自己收声了.
"闹多少年了我也不知道,据我爷爷辈传下的话来说,因该是连他们都不清楚,说是以前我们这其实也跟其他地儿一样,好好的,之所以叫石桥子,就是村南面竹林边的一个堰塘而得的名,晚点带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那个堰塘是自然生成,我们村以前有两条进出口,你们来的那是通往天马的一条路,另一条就是石桥子.他本身是没桥的,好,放下就是,你也进去吃......"
秀琴端了汤上来,老头移了移桌子上的菜放下汤盆.秀琴又往桌子上抓了几把花生给众人后才又回厨房,老头接着说道
"以前村里有个叫施老头的石匠,一手好石艺,靠在周边十里八乡拦石活为生,村里有白喜,如果那家人穷,他做完也是分文不收,吃了饭就走人,石老头虽然为人很好,没有妻室,一年出门做活,却领回来一个孩子,说是途中检的,这孩子自从来到村里,就没和人说过话,经常一个人跑堰塘那坐着,有人认为这孩子天生就是个哑巴,自然成了村里小孩取笑的目标,但这孩子也怪,从不生气,你就算给他裤子上抹上黄泥他也不还手.怪得打紧"
"后来一年山洪,村里的人都四散逃命,哪知道去天马的路居然被塌下的石头堵了,人过不去,只能到堰塘那边渡,山洪着实厉害,水位高涨并伴着满塘污泥,堰塘是一个圆圈,他的两个边沿都靠着山,两边山壁上的碎石掉得很厉害,也是过不去,正当村里人束手无策的时候,这个小孩的身体却忽然化作一条石桥,救了全村百姓的性命,不过从此以后,孩子就再也没回来过,有传说讲,施老头为人心地善良,做好事积了德,检来一个宝命娃娃,后来就改名这里为石桥村,
"象这种事,只是传说,我们也不信的,但怪就怪在我爷爷讲的一个故事,当然,他也是听老一辈说的,有一年村里来了一老一少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