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星火2003

作者:九月酱 | 分类:科幻 | 字数:193.6万

第346章 等着看笑话

书名:星火2003 作者:九月酱 字数:4205 更新时间:2024-10-11 04:58:47

第346章 等着看笑话

在跟王建成完成沟通之后,陈念收到了他发过来的stuxnet病毒样本——当然,这个病毒现在已经被他更名成“絜钩”了。

这是山海经记载里一种传播瘟疫的异兽,“见则其国多疫”,大概也是寄托了王建成对这个病毒的美好愿望。

不过,陈念总觉得他起的名字到处都透露着一股中二病的气息,如果是让他来取名,他更偏向于上世纪冷战中的苏式命名法。

地点加代号加编号,最后还得加上“工程”两个字,例如叶卡捷琳-红色星芒-437号工程。

读起来既能让人感受到严肃而谨慎的秩序性,又饱含着独属于那片冰天雪地的浪漫主义情怀。

如果按照这样的命名法,这个“絜钩”病毒应该叫什么?

长安-电子瘟疫-0219工程?

嗯.听起来有股赛博朋克的味道了。

陈念不由得笑了笑,他接收了病毒文件,挂上虚拟机,自己重新把病毒重新跑了一遍。

虽然说他的技术不算很强,但应付这些基础性的工作还是绰绰有余的。

花了大半天的时间,陈念确认絜钩病毒基本可用,于是便直接把它甩给了李想。

后者对王建成的效率同样也是大为惊叹,收到文件之后,他第一时间赶到了陈念的办公室,开口问道:

“怎么回事?那么快就做出来了?功能上没问题吧?”

“基本上没问题,我测试过了。”

“不过,这个0.1版本的病毒不是拿来直接使用的,它只能充当一个模板,后续情报部门要针对攻击目标做好个性化定制。”

就像陈念一开始说的一样,Stuxnet、或者说现在的絜钩病毒,都可以一分为二地来看待。

感染、传播、隐匿是一部分,进攻、破坏是另一部分。

而对于“破坏”这一部分,每一个不同目标所适用的方案也是不同的。

“我明白,这点最基本的东西我还是懂的。”

李想连忙点头,他虽然从来没有听过关于Stuxnet的传说,也不是专业的从业人员,但对“装备适用性”这个概念,还是很清楚的。

于是,他继续问道:

“如果说后续要开发专用版本,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开始选择目标行业了?”

“比如是针对电站还是大型机加工厂,是针对交通运输调度部门,还是针对通信管控部门,这都需要有一个提前的规划吧?”

“没错。”

陈念立刻回答。

“但是,这部分的计划制定,就不归我们来管了。”

“实际上,你们情报部门也没有发言权。”

“归根结底,还是军方需要摧毁什么,你们就去制造什么,这一点,我估计你的权限都是不够的,直接交给上级部门,让他们去沟通决策吧。”

“伱们就负责做好后期的执行落地工作好了。”

“明白。”

李想再次点头。

他当然知道陈念所谓的“执行落地”是什么意思。

说白了,就是真正会把手弄脏的那些活儿呗。

这几年的时间,李想虽然主要负责的是舆情方面的工作,但由于从属关系的特殊性,他也没少跟正儿八经的“执行部门”打交道。

甚至曾经有一段时间,他还想调到那边去干一段时间,不过在听完工作内容介绍之后,他瞬间就没兴趣了。

那些所谓的一线情报员,其实无论是在身份还是工作内容上,都没有多么神秘,除了深埋在水下的大鱼,绝大多数的情报人员负责的还是相对简单、相对常规的事务。

周一三五收集媒体和政府公开信息,周二四六跟线人聊天吃饭,周日汇总形成报告传递。

有人专攻钢铁供应链,有人专攻大宗农产品,有人一天到晚盯着航班延误数据图。

如果不是工作地点比较特殊,说实话,他们的工作内容跟某些企业驻外办事处的客户经理也差不到哪里去

那这一次,在进行病毒植入的过程中,他们会怎么处理?

按照李想对他们的了解,那些谍战片中常见的深夜潜入、绕过安保、紧张地一边盯着进度条、一遍盯着监控的戏码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大概率是会通过线人、通过提前做好了客户关系的内部人员,以相对隐蔽、相对合理的理由,让他们把病毒文件带进去。

这样的理由往往平常到你几乎无法把他放在心上,但等事件爆出、回过神来的时候,却又发现它其实是被精心设计过的。

李想见过最离谱的案例其实就发生在南岛,当时己方这边想要获取到南岛某个重要成员的行程信息,于是便提前做好了他身边随行人员的铺垫-——当然是打的感情牌。

但是,我们这边并没有直接说要让随行人员报告行踪,而是让他工作之余,帮忙收集冰箱贴。

那个随行人员一想,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礼物送出去的时候行程都结束了,自己也不会傻到在行程中间亲自跑去买,怎么算也算不了泄密。

于是,他欣然应允。

但之后,就是这个小小的冰箱贴,在结合情报网数据之后,把那个大人物的行程完全暴露,最终逼迫他暂停了后续半年的拜访计划,老老实实回到了台北。

李想估计,这次的病毒渗透,大概率也是类似的剧情。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有些期待。

如果做得好的话,说不定这又是情报战的一次经典案例,到时候,自己也能跟着蹭蹭奖.

想到这里,他收起了手里的U盘,对陈念说道:

“那这件事情,后续就由我们负责了。如果在技术上有什么变动或者需求,我再来找你?”

“找王建成吧,我估计不会有时间。”

“又有新项目了?”

李想好奇地问道。

“嗯,导弹艇、无人侦察机项目,很急,我打算在两周之内完成所有技术文档输出工作。”

“明白了,我到时候去找他。”

“你注意休息,从目前情报来看,虽然他们来势汹汹,但进攻态势不算激进,距离我们预估的最后时刻,估计还得拖上一年以上的时间”

“所以,你也不用太紧张。一年之后,我们的装备情况,恐怕也会完全不同了。”

“至少,055可以到4艘,这就是咱们最大的倚仗。”

听到李想的安慰,陈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一年之后?

我们在进步,对方也在进步。

他们对我们的发展速度了如指掌,会给我们留出喘息的时间吗?

可能性很小。

现在这种情况,快就是好,没有任何可以退缩的理由

与此同时,另一边。

邱正义坐在办公室内,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意。

他亲手给对面的白人倒上了一杯茶,看着对方端起杯子之后,才恭敬地坐下,开口说道:

“麦森先生,有关我们双方新一批军售合同的问题,我想我们已经能初步达成共识了。”

“在爱国者飞弹系统、新款F-16战机、以及M1A2主战坦克这三个子合同方面,我们没有任何异议,对你方报价的诚意也极为赞赏。”

“不过,在经过讨论之后,我们还想再进一步提出新的采购意向。”

“也就是我此前已经与你沟通过的,有关导弹系统的部署意向。”

“我们认为,在局势发展到现如今的局面之后,此前我们的顾虑都已经消失、或者说已经不再重要了。”

“这个时间点,是最合适的时间点。”

“一旦达成一致,对各方而言,都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所以,在这里,我要诚恳地向你提出建议。”

“我们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部署,以应对后续我们可能面临的攻击。”

听到邱正义的话,对面的麦森眉头微微皱起。

实际上,这个要求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但无论是国会还是角楼,对他们的提议始终都是采取否定态度。

毕竟,该系统不同于其他常规武器系统,一旦落地,整个亚太局面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彼时的美方承受不起这种变化的风险。

——

但现在,正如邱正义所说,在迈出这一步之后,许多顾虑,都已经不再是顾虑了。

反正都已经撕破脸皮,还在乎撕到什么程度吗?

如果让麦森来决策,当然没问题。

但问题是,他的想法代表不了整个决策层的想法。

在角楼内部,目前仍然较为谨慎。

想到这里,麦森开口说道:

“邱先生,这件事情我无法给你准确的答复。”

“我能告诉你的是,上面并不赞同你的提议,因为在他们看来,事态还没有发展到‘最后一步’。”

“我想,你应该能明白我所说的最后一步指的是什么。”

“明白,我当然明白。”

邱正义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但这就是一个悖论,不是吗?”

“如果不部署,我们双方所面临的核威胁程度将大大上升,到底是选择‘降低伤害预期’,还是选择‘降低发生概率’,其实是个两难的问题。”

“我方的观点是很明确的,我们认为,对面绝对不可能为此而打开核威慑,他们本质上并不是赌徒”

“但你别忘了,我们曾经被他们打出了南韩。”

麦森毫不留情地打断了邱正义的话,后者愣了一愣,随即说道:

“那并不算是失败”

“不,那就是失败,这一点,我们无论如何都只能承认。”

看到麦森的表情,邱正义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于是,他只好略过了这个话题,继续说道:

“这件事情其实并非没有试错的余地。”

“我想,我们可以先放出消息,试探对方的底线。”

“这样做的结果有两个。”

“第一,他们确实表现强硬,直接提前启动战争。”

“第二,他们口头抗议,放任系统落地。”

“无论哪种结果,对我们来说,都是稳赚不赔的,不是吗?”

麦森沉默不语,他知道,邱正义的观点其实代表了很多人对当前局势的看法——包括自己。

这些人普遍认为,对手的本质是软弱的,不可能因为除直接宣战之外的挑衅而做出极端反应。

或者换一句话说,对手的底线,就是没有底线。

这一点,在过去的许多次事件中,似乎也得到了印证。

——

但为什么,国会和角楼,都不采信这样的说法呢?

对此,麦森一直很疑惑。

但他有一个常人不具备的优点,那就是,自己不理解的事情,他并不直接把其他人当成傻子,而是会去反思,有没有可能,是自己理解出了偏差。

这算是某种程度上的“谦虚”。

就好像在南韩问题上,哪怕邱正义已经把热脸贴到自己的屁股上了,但他却绝对不会因此而沾沾自喜。

所以同样的,他也不会违背角楼的意愿,给邱正义做出任何承诺。

思索片刻之后,他回答道:

“这一点,我可以向角楼反应。”

“当然,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以这条信息为筹码,去推动整体事态的发展。”

“但在得到许可之前,事情绝对不可能落地。”

“这一点,你能理解吗?”

“明白!”

邱正义大喜。

实际上,他就没有指望对方真的能痛快的答应下来。

只要允许己方放出消息,就已经是重大的成果了。

一旦这条消息被炒热,随着局势进一步发展,最有可能的结果不是美方知难而退,而是假戏真做。

到时候,这将成为自己最大的“成绩”,想要再向上走一步,也变得没那么困难了.

于是,在结束了与麦森的会面之后,邱正义马不停蹄地做出了安排。

此时此刻,众人的关注焦点还在南岛扣押的渔民身上,但就在舆论热度逐渐有了下滑趋势时,又一个爆炸性的消息被抛了出来:

双方就部署问题展开了讨论,有可能在近期内达成共识。

消息一出,举世哗然。

没有人会不理解其中的意义。

一瞬间,全世界的目光,都汇聚在了华夏。

有人在紧张地筹备应对可能到来的冲击,有人却在等着看笑话。

但最后看的是谁的笑话,没有人知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