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杀神降临
作者:放个大飞机 | 分类: | 字数:93.4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55章 喜气洋洋大联合
国资委打人事件,足足压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算过去。
接着第三食品厂开始了全城招工。
而且单人宿舍和夫妻宿舍,也在快速的筹建中。
加上有朱丹的规划,和暗中施为,原本需要三个月建成的万人工人宿舍社区,只用了1个月的时间。
地基什么的上一年就已经规划好了,2月中旬开工,在3月底算是全部完工,就差到植树日开始后,把绿植给全部移栽过来。(小知识:1979年夏国才定下了植树节,前面3月12,都是植树日。)
每栋楼间隔100米,2栋男宿舍,4栋女宿舍,还有两栋是夫妻宿舍。
不过也就是大一些的单人宿舍的面积。
在这里生孩子是不可取的。
住的地方太小,也没有太多的条件。
全城招工足足用了7天才算完成,40以上的筛调,18以下的筛调。
家中三职工以上的筛调。
家里收入不足10元的优先录取。
没有上过学的筛掉,但不包括家中5口人没有一人有工作的这样的优先录取。
个人家庭情况以及人口收入工作情况这一块,需要个人到当地的街道办开个证明就行,一般街道办也不会给你弄虚作假,一旦发现,那可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轰轰烈烈的结束后,正好是星期天。
朱丹拿着文件找到了这片区域内所有的村公社,拿出文件,朱丹是一顿的忽悠,主要是朱丹拿出来的是红头文件,上面还有二伯的签字,其他人很多不认文件,但是一看签字,二话不说就把字给签了,以后食品厂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没有费吹灰之力,朱丹就搞定了23个村公社。
最后叫来村长,和村委书记,朱丹拉着他们在大会议室里转开一个平面图出来,好好的和他们说道了一番。
他们是月看心月惊,越听心越喜。
朱丹不但承诺,他们集合起来以后,成立一个集镇,里面有各类国营商店,不但如此,他们还都有工资可以领,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他们全部23个村公社将合并成以第三食品厂为中心的联合公社,他们都是食品厂名下的工人,可以有商品粮吃,还有工钱可以领取。
而且除了商店以外,还有保育院,学前班,小学,初中,四所学校。
这个计划朱丹早就提交了,已经批下来了,教育部就等学校建好,老师直接招募然后开始入学了。
开始还觉得这边的学校不行,不过朱丹轻飘飘的一句,以后第三食品厂的下辖学校,除工资外,可享受员工待遇。
这个消息原本开始教育部这边捂得可严实,不知道谁泄露了一嘴,好家伙,任教30那年的老教师都想拉关系往这边来。
要不是最后朱丹亲选了各学校的师资团队,估计还要闹出什么事来呢。
时间很快过了清明,来到了谷雨。
在第三联合公社全体社员的努力下,也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不但把原先的村庄全部夷为平地,还在九山这里建造起来了一个新的大型公社,此次投入的人足足20万之多。
看到了一些希望的周围村公社,纷纷找到了食品厂。
在朱丹无奈下,又结下了18个村公社的全部人,联合公社直接到了41个大队的程度。
还好,规划新的联合公社住房足够。
每家一个小院,6间房,厨房厕所不算。
供水是自来水,厕所是化粪池,一下子让原本土里土气的公社人,一下子找到了城里人的感觉。
每个村公社,集合起来以后,变成了联合公社小队。
每一队的队长副队长以及记分员,都暂时是原本村公社这一套。
不过每天都会有人来通知需要做什么。
今年是第一年,主要就是磨合,朱丹从拖拉机厂硬气的节流了100台大型拖拉机,300台小型拖拉机。
让全部公社人员出去一些老人和需要上学的孩子,全部上阵,140平方公里的平地,1个半个月的时间全部开荒完毕,主要是很多地方是不需要开荒的,很多地方是熟地,上面还种了庄稼,这可不能直接给开了,那还不心疼死。
种的农作物,朱丹已经想好了,大豆,大米,和春小麦。
剩余的地方种上甜菜和甘蔗,芝麻花生也可以先种上一些。
还有一些地方好的,朱丹决定,先期开出50个1亩地的菜棚。
那些犄角旮旯的地方,改成畜牧厂。
如今手下们有42个小队人员,平均每队200户,1000来人。
全部联合公社足足4万多人。
做什么都够了。
后山的造纸林,也要扩大了。
朱丹的造纸厂虽然出货少,可是造出来纸根本就不对外流通,尤其是卫生纸,没有门路的那就是一包难求。
这一年,应该可以加大生产了。
不但林区要扩大,经济林区也要造起来,比如松子林,还有板栗林和核桃林。
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经济型树木。
朱丹看着手里的计划,有点头痛,这又是忙碌的一年呀。
就这样,轰轰烈烈的改造持续到了5月初,致使大半个京城都惊动了,好多记者还特意报道过。
就连整天忙碌的大伯二伯都抽空来看了一眼,非常肯定了朱丹的作为。
让朱丹加大力度,让人看看,他们到年底会交个什么卷子出来。
和轧钢厂一直拉扯的养殖基地在大伯二伯看过这边后,没有一个星期,那边就松了口。
无他,上面给的压力太大了。
而且轧钢厂的一群领导也不在后山那里,很多人也就是想要里面的利益,却不想为之付出而已。
那边同意后,朱丹这边就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养殖场建设中。
鸭鹅这类的朱丹单独选了一个有水区域的地方。
至于后期的养殖数量,还得根据市场那边来定。
不像是鸡和猪这两种,多少市场都能消耗的完,这年头,人人都是看到肥猪肉都走不动路。
根本不愁肉卖不出去。
你是没有看到过一头猪拉到市场上,10分钟卖完的场景。
朱丹决定的是弄个50万头的打猪场,虽然看似很大,可是平摊下来就很少了。
按照现在京城人口400万人算,一头猪养到300斤,肉也就200左右。
算下来净肉也就一亿斤,一年一人也就能分到250斤。
说是50万头,也得可持续发展情况下,可细分下来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除去种公猪,母猪,以及小猪仔,半成年猪,就只算催肥猪和出栏猪,也就能到10万头就不错了。
平摊到每人每月也就5斤肉的样子。
算上对比朱丹看的三年灾害那时候,一年一人的定量也就7两左右。
朱丹想想都头皮发麻。
不过朱丹坚信,有自己在,应该不会出现那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