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生死之迷
作者:三少爷的笔 | 分类:穿越 | 字数:15.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帝王之路
诸葛亮北伐失败,大军退至汉中。魏明帝曹睿过足了御驾亲征的瘾,而且一看蜀国的威胁暂时解除了,便回到了洛阳.
而当曹睿还在回味御驾亲征的味道之时,扬州牧曹休上了一道军情情报,说他接到东吴鄱阳太阳周鲂的降表,请求魏国发兵鄱阳救助。
而曹休本人已统率十万大军南下,请求朝廷增派援军,以捣东吴。这时曹睿心里实际上是蒙的,自己刚回到洛阳,还没有看看自己的老婆孩子,你曹休这是搞什么?一开始便率十万大军扑出去,万一有诈怎么办?可是,大军已出发,曹睿也没有办法,当即选派豫州刺史贾逵率兵驰援,接应曹休。
而周鲂为什么会在这个时侯突然投降曹魏呢?(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
曹休呈上的降表上说:“是因为得罪了孙权,遭到迫害,还受了剃发之刑,饱尝羞辱之苦,所以想借曹魏的兵力,灭了孙权,好出这口恶气。”曹休的一个亲信则提醒曹休:“此事还不知道是真是假,万一有诈,冒然出兵,怕有什么不策呀?”
于是,曹休便派人到鄱阳一带暗访,得知周鲂果然得罪了孙权,被孙权剃了光头以示惩罚,大热的天,这周鲂都是用布巾将头捂的严严实实的,以遮光头之羞。这时曹休已经深信不疑。并且还未请示曹睿便自己调兵南下,以竟全功。大军出发后才给曹睿上了一道救援的奏折。
曹休带兵进入吴境不远,便在石亭遭到伏击。
东吴大都督陆逊和左右都督朱桓、全琮,各率数万兵马,从三路杀奔过来。
曹休发现中计,扭头便跑,吴军则紧追不舍,好容易跑到魏吴边界的夹石眼看就要落入吴军手中,幸得贾逵及时赶到,将吴兵驱散,救出曹休回到扬州。
曹休没有什么打仗的经验,这回受了愚弄,又差点被俘,心里又羞又恨,竟病倒了。他这一次出兵,损失了1万多军队和大量军资,只好上书请罪,尽管魏明帝因他是皇裔而不加责罚,但他还是解不开心头这个疙瘩,不久便郁闷而死。
从这样一场战争可以看出,东吴方面自古以来都有对魏国使苦肉计的优良传统,而且屡试不爽。而魏国的大将,什么都利害,就是吃不了苦肉计。
其实这是一个心态问题,曹休虽然没有统过兵打过仗,但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蠢才。马谡在街亭战之前也是没有带过兵的,但诸葛亮非常看中他,经常和他聊天聊一夜,至少说明他还是有一些想法和见地。
曹休是不是有马谡之才,不得而知。不过看曹休能够荣任大司马并任扬州牧,必定还是有他的过人之处。
这样的封疆大吏,必须要有两个条件才能荣任的,一个为忠,一个为能。
皇裔的身份加在曹休身上,忠诚自然不在话下。至于能力,我想他虽然比不上司马懿之辈,也不会是百无一用。因为曹睿还不是一个完全昏庸的皇帝。所以这一次失败只能理解为曹休的急攻近利。
当曹睿御驾亲征完败蜀国后,做为一朝重臣怎么能没有任何动作让皇帝小看呢?而恰恰东吴方面抓住了这个机会,让曹休进了自己的笼子。如果曹休能够在事前仔细回味回味曹操赤壁之战时的境界,也不至于落到如此地步。(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
魏国小败之后,曹睿心里当然不爽。可东吴方面却欢欣鼓舞,借着这次战胜曹休之机东吴群臣劝孙权称帝。孙权也没有客气,表现出了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这些年,孙权都是自称魏臣,在曹氏政权统治下,天天过着装孙子的生活,心中早有一口恶气,如今国势日强,屡战屡胜,气势如虹。而且诸葛亮不停地讨伐魏国,导致曹睿这个皇帝也顾不上他这个江东的土皇帝了,此时不做,更等何时?
于是直接答应了郡臣的请求,于公元二二九年,正式称帝,国号吴。到此时,真正的三国时期才算是成立。
仔细回味一下,这三个国家当权者的称帝方式都是有很大区别的。
先说曹操吧,曹操在世之时,他下面的谋士都是屡次建议让曹操称帝,曹操都不干。曹操这样解释,我的理想就是想像管仲这般辅佐齐恒公。况且我的资格,我的名望还达不到那一步,这称帝哪敢当?不可,不可。
而曹操手下那帮马屁精便如跳梁小丑一般跳出来:您曹丞相救黎民于水火,以一已之力分得三分天下,而且蜀国刘备势力根本不及您,您要想吞掉刘备就如同喝杯水一样的容易,您不称帝谁还能称帝?您敢当,敢当。
你看看,这曹操手下的马屁精拍起马屁起来也是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但曹操最终没有称帝,他把机会留给了他的儿子曹丕。
对于曹操为何自己不称帝?有这样一种说法,便是曹操的称帝的梦想遭到了自己的首席谋士荀彧的坚决反对。
这个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是有理想,有政治信仰的谋士,这是他们区别于其他谋士的地方。荀彧的理想其实和诸葛亮相似的,都是要恢复大汉的统治,让江山回到刘氏手中。而刘备也好,曹操也好,他们最先起兵的原因都是要达成这样一个梦想。但是,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双方都有足够的实力,而真正的刘氏血统已经消散。再加上两个人到达这样一种境界后,在周围的一帮谋士的怂恿之下,个人的私欲一定会膨胀,这也导致了他们最开始的理想会逐步消失。
荀彧最开始跟随曹操,是看中曹操首倡义兵讨伐董卓进京勤王的魄力,是看中曹操决心要清除割据地方的诸侯势力,恢复大汉江山的意志才死心塌地跟随曹操。但随着曹操势力的增强,他发现曹操的行为已经慢慢偏离了原先的行为路线。曹操由原来迎奉天子进许昌客客气气地贡奉变成了要挟与协持。而加上曹操周围一帮马屁精的怂恿曹操很可能做出让他感觉最痛苦的事情。
是什么是最痛苦的事情?便是自己数十年辛勤奋斗为之实现的理想一朝破灭,这对荀彧是毁灭性的打击。
荀彧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在曹操被一帮宠臣吹捧上天的时侯,荀彧非常“不识时务”的站出来驳斥了这种做法。
曹操心里会爽吗?
当然不会。(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
要知道曹操虽然口中谦虚说自己资历不够,威望不足不能称帝,但面对皇袍加身的荣誉与权力顶峰的诱惑他能不心动?而且曹操做事的原则便是,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即使荀彧为曹操立下了再大的功劳,曹操也不会容他。
于是,趁荀彧在军中之时,撤掉了他的官职,软禁
起来,然后送给荀彧一个食盒。荀彧打开食盒一看,空空如也,明白曹操的意思了,不久忧郁而死。也有说法是荀彧看到空空的食盒后自杀。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说明荀彧已经知道曹操已经背弃了当初的理想,在现在曹操的眼中,他荀彧就是阻止曹氏政权建立的障碍。一个空空的食盒可以理解为,让他闭嘴,也可以理解为让他万事皆空了。不管哪一种理解方式,荀彧除了死没有退路。
毕竟自己已经跟随曹操一辈子,这个时侯能怎么办?改变自己的初衷,隐居山林,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这不是荀彧生活的方式。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他感觉自己终生为之付出的理想的破灭而伤心的事。他也不可能这时侯叛变去加盟刘备吧?即使他想加盟,刘备也不敢收留.。于是,做为曹操的首席谋士,一代天骄的荀彧就这样离开了历史的舞台。
虽然荀彧的死并不能完全溶解曹操获取权力顶峰的野心,但至少阻碍了曹操称帝的步伐。有一种理解为,曹操至死不称帝的原因可能是忘不了荀彧临死之前那双忧郁的眼神!
虽然曹操自己没有称帝,但实际上可以看出,曹操当时的权力和一个真正的皇帝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他所欠缺的只是一个称呼而已,但他的儿子替他完成了这个变了味的梦想。
我们再来谈谈刘备,这个刘备自称是仁义之人。刘备夺得汉中以及益州之后,手下的那帮群臣也是联合要求刘备称帝。刘备死活不答应,我刘备起兵是为了刘氏江山的稳定,是为了大汉天下,我此时称帝岂不是背信弃义,不行!
这个时侯诸葛亮想出一计,刘备虽然当时不是皇帝,但会按照皇帝的规矩,每天早上都要开朝会的。
诸葛亮就以身体有恙,长时间不去开会。这让刘备很担心,诸葛亮此时怎么会长期不来开会,莫非是身染重症,那可如何了得?(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
于是亲自前往诸葛亮家中探望。诸葛亮便让其他劝进的大臣躲在自己的家中,诸葛亮故意装成大病的样子躺在床上,劝刘备。这刘备见诸葛亮这副模样,乱了心智,一时答应了。没想了刘备刚答应完,诸葛亮立即从床上跳了下了,行帝王之礼,随后那些躲在诸葛亮家中的大臣全部蜂拥而出,行大礼。
刘备就是在这样一种场合下答应称帝。看起来好像是被逼无奈的样子,其实刘备怎么可能没有称帝的野心,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只不过,这个时侯称帝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如果大臣一劝进你就直接答应了很容易让那些还未存心归顺的人找到借口。所以,他会推,劝一次推一次,劝一次再推一次,就这么推来推去,大事就办成了。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装吧!
刘备和曹操在获取权力顶峰时就是靠这种装的手段来获的。
而孙权呢?前面谈到,孙权是一口答应的,孙权为什么不这样装呢?他就不担心其他人找到借口?
明天听我为您吹“牛”--孙权的称帝!
(在下第一次写东西,可能在过程中没有那种带故事情节的小说那么高潮迭起,所以在下现在正在构思一部三国题材的穿越剧,如果各位看官有兴趣的话短信一下,提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下不胜感激,最后求好评一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