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云探龙
作者:卑弥呼 | 分类:仙侠 | 字数:18.9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章 月神泪丢失
相传,当年汉帝刘氏用赤霄剑,怒斩白蛇,推翻暴政,战胜项王,成就帝业。
然而400年后,汉庭动乱,赤霄神剑不知所踪,大汉随即覆灭,于是便流传“赤霄乃帝道之剑,执此可平定天下”这个传说。
之后,赤霄神剑辗转几番,最终被司马氏夺走,并一举统一中原,结束汉庭覆灭后数十年的分裂局面。
好景不长,由于皇族内乱,自然灾害,加之北部游牧民族南侵,中原短暂的统一顿时瓦解,之后又再陷入分裂局面,至此赤霄神剑便消失在世人的面前……
王朝兴衰,恰如人生,生老病死,命数已定,然皇土之内,九州之地,千秋万载,不曾变兮。
自上古轩辕氏定鼎中原以来,便将中土分为九个部分,分别为东北兖州,胶东青州,正东徐州,东南扬州,中南荆州,西南梁州,正西雍州,正北冀州,中央豫州,因此中原又称为九州,尽管王朝时有更替,唯九州地名一直流传至今。
然而最近十几年,天下也不见得太平,时有天灾,内乱不断,北方敌国经常侵犯边境,于是九州之内传出“赤霄现世,天下易主”的流言。
当然寻常老百姓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冒着杀头之罪在市井之中说这些胡话,毕竟用他们的话“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谁做都一样,苦了百姓家”。
身在徐州太平县月泉湾的村民因地处偏僻的缘故,传遍九州的流言并没有传到他们的耳中,他们依旧按照世代经营的模式,日升出海捕鱼,日落回港归家,闲时到县城采办,农忙去田里收割。
千百年来月泉湾一直相安无事,正如它的名字的寓意一样,平静如泉水,素雅如明月。
月泉湾村民虽然生活不如县城里那么丰富和精彩,但是这里拥有难得的一份写意和自在,正是如此,月泉湾居民才世居这里千百年。
然而,月泉湾平静的生活终究是被打破。
三天前,供奉在月泉湾寺庙里的宝物“月神泪”竟然被人偷走了。
据村民反映,偷走月神泪的是两个身穿白衣,手执三尺长剑的女子拿走,村民不知窃贼究竟是什么身份,毫无头绪,然而其中一些年纪稍长的村民估计是懂点行道,根据她们的着装打扮,便猜测两位女子应该是修道之人。
众人哑口无言……
月神泪被偷走是一件大事,月神泪一直以来被当做村中的圣物,月泉湾千百年来风调雨顺,正是得益于月神泪的庇护,月泉湾先人曾有云:月神泪一旦丢失,月泉湾怕是会遭遇麻烦。
果不其然,月神泪丢失的第一天,五艘出海捕鱼的渔船遭遇风浪,翻了三艘船,万幸的是并没有村民因此伤亡,可是“吃饭的家伙”渔船没了,月泉湾村民接下来的生活可怎么解决?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月神泪丢失的第二天,一部分村民开始出现“无力症”,终日昏昏欲睡,四肢无力。
村里的郎中无能为力,村长只好找来了县中的大夫,然而县中大夫亦是束手无策。
月神泪丢失的第三天,除了一部分小孩子之外,其余的村民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无力症”症状。
感觉事态严重,村长思前想后觉得只有找回月神泪才是解决的办法,无奈,他只好拖着乏力的身体,找来几个身体还好的孩子,打算让他们碰碰运气去寻回月神泪。
敖少游年方十二,作为村中稍长的几个孩子,而且为人比较可靠,精灵,理所当然的被村长安排了去寻找月神泪。
虽说“无力症”短期内并不会造成生命危险,但是也不能排除病情会日益加重的情况,因此敖少游不得不加快自己的行程。
可是敖少游脑子不禁想起:“月神泪在哪?怎么找?”
沉思片刻,敖少游得到结果:找到盗窃月神泪的人,便能找到月神泪。
然而窃贼是何许人?
就在此时,敖少游他想起了村长的话:“不懂就要问,不懂了,就要找比自己更有学问的人总会没错。”
村里的人不知道窃贼是什么人,那么到太平县问问说不定有人知道。
说走就走,敖少游急忙忙地往北走,跟往常到县里采办一样,他只需穿过村里的这片树林便到太平县。
步行约莫半个时辰,敖少游感到些许疲惫,于是他找个干净的地方坐下,休息一会。
忽然,敖少游听到从树林里传来的打斗声,声音越来越大,估计不消片刻就会来到他跟前。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敖少游只好赶紧离开这里,毕竟自己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
然而事与愿违,前方打斗的两人好像故意要跟敖少游过不去一般,只见两人互相缠斗,硬是将原先打斗的地方转移到他的面前。
敖少游心里有点虚,不敢露脸,只好乖乖地躲在树丛中静观其变,等待他们的离去。
“施主,《契文经》只是一本普通的佛门根基内功,对你并无大用,请你把它还给小僧吧。”只见一位身穿白衣灰袍的年轻僧人,双手合十向对面之人讨要东西。
敖少游心想:方才还打得有来有回,现在却又故作仪态讨要东西,甚是滑稽。
作为师承玄门的郭彦显然不吃僧人的这一套,稍微整理一下自己的锦衣华服,然后对僧人说道:“隐龙寺闻名天下的高深内功在你嘴里却成了不入流的功夫,在下倒要看看这经书到底如何的不堪。”
“不可!”
灰衣僧人见状,立马施展隐龙寺独步天下的身法“一苇渡江”,一步一身影,来去风无声,瞬息之间,僧人便来到郭彦的面前,一式“小须弥手”虚虚实实地直探他的胸前。
郭彦也不惊讶,身子顺势往后倒,右脚往上踢开僧人的攻击,然后左手往后一撑地,借力又是一脚直取僧人的咽喉。
僧人不敢托大,双臂护住自己的命门,郭彦一脚击中,僧人连退两步方能压住他的腿力。这一来一回,僧人稍处下风,郭彦对僧人打趣道:“和尚,看你年纪轻轻,功夫不错,不知你姓甚名谁,师承哪位大师?”
“小僧法号博慧,师承了苦大师,施主若是将《契文经》双手奉上,小僧自当每日为施主诵经念佛。”
“诵经念佛就免了,一,在下不信佛、二,待我看完这本经书,自然会双手奉上、三,先打赢在下再说吧。”说完郭彦便施展自己的“玄火诀”,伴随着雄浑的真气卷全身,一股强劲的热流以自己为中心向四周吹动。顿时树林了着起了火,浓烟密布,僧人也不是浪得虚名,佛门正宗“天禅功”护体,水火不侵,一场激烈地打斗在所难免。
果不其然,郭彦和博慧双方大战数十个回合,以双方为中心,三丈之内皆被击成为废墟,而且大有向四周蔓延的趋势。
敖少游见状哪里还管那么多,只要稍不留神就会烧到自己的身上,于是他趁两人交战时拔腿就跑。
然而敖少游低估了郭彦和博慧的耳力,见一旁莫名地响起了脚步声,两人心生警惕相互后撤数十步,而郭彦显得老练一点,凌空打出一掌。
五丈之外,敖少游身旁的树干应声而爆,爆炸引起的冲击一把将他弹飞,继而将自己暴露在两人的眼前。
发现躲在树丛里的原来是个小孩,而且还是不懂武功的小孩,郭彦和博慧顿时放下了警惕。
看着敖少游狼狈的模样,郭彦不禁笑道;“小子,你躲在一旁可是要偷学我们的武功。”
敖少游还没从刚才的爆炸中回过神来,双腿哆嗦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答非所问”。
郭彦也不理他,转过头来对博慧说道:“博慧,你看周围一片狼藉,你于心何忍?”
“小僧罪过。”博慧双手合十地说道。
“没趣。经书还你。”说罢,郭彦便将怀里的经书扔到博慧身前。
博慧自是喜出望外,双手接过对面扔来的经书,然而双手刚接过经书就发现不对劲。
“你!”还没说完,博慧便倒了下来。
原来,郭彦在经书上涂了独门**,除非内功十分的强大,否则一碰就会倒,向他这种独行侠,随身备几份是很要必要的。
博慧倒了下来,郭彦自是漫不经心地将地上的经书捡了起来,他找个地方席地而坐,认真地翻阅手中的经书,只见他越看,脸色越是难看,双手不时在空气中比划着,最后他有点生气,一手将经书扔在地上,狠狠地踩了几下,破口大骂道:“秃瓢子!还真是一本破经书,这分明是给普通人学的根基内功,还追了我几里路。”
还好郭彦不是魔门中人,不然他定会结果了博慧,当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想来想去,郭彦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于是他来到博慧面前,将他身上的僧袍和衣服脱了下来,然后催动“玄火诀”,一把将衣服烧掉。看着体不蔽义的和尚,郭彦不禁一阵好笑。
至于另外一旁浑浑噩噩的敖少游,郭彦一下子跳到他跟前,一掌拍醒了他,然后将经书扔给他道:“小子,这经书是个好东西,你拿着,想怎么处置都行,唯独不能还给那个僧人,懂吗?”说完,郭彦指了指倒地的博慧,见敖少游点头答应,便纵身一跃,消失在他的面前。
回过神来的敖少游那还敢留在这,也不管自己手里拿着什么,一脑子往怀里塞,像脱缰野马般地逃了出去。
也不知道多久,直到力气用尽,敖少游才停了下来,见前方树林不远有行人在穿梭,原来自己已经来到了太平县,想罢,敖少游便急急忙地往县城的方向走去,毕竟月神泪的事情他不能耽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