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贬国公小姐的艰难奋斗路
作者:函露 | 分类: | 字数:34.8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6章 杨兵的心思
宁安将面粉两百斤加到采购清单上,她的笔记本一整页都写满了,全是明天要买的。
倒数第一页还写着明年计划,如春耕、挖地窖、盖洗漱间、茅厕、书房等。有的写了详细的计划,有的还只有开头,具体内容待补足。
晚间,饭桌上无疑多了道方便面,主要给宁萧和孩子们做的。
宁萧吃过后照例让宁安口述,宁佑执笔写好了做法。
不过这次没有连夜送出,等第二天宁萧上值时带去。
因纯白面和油炸,这两样就限制了无法在全营推广,只能提供给少数长时间在野外执行任务的士兵,是急不来的事。
第二天,还是宁佑、宁安、邱阳三人组。
不过这次驾了两辆牛车,因为要买的东西太多了,一辆车恐放不下。
刘叔留在家,要砍柴、打水。
卯正,宁安他们和汪家、周家、郭家汇合。
此时,天空还是黑黢黢的,月亮像被遮住了边,只有大半个散发着光亮。
汪周郭三家都有牛车,不过他们车上不止三家人,还有其他搭车的妇人。
镇上有车的家户也不多,这三家算是条件比较好的。
像汪大娘家是孩子少,还都没有娶亲,有杨大叔在营里当兵、日子过得还不错。
其他两家,有一家是开了个小杂货铺,一个家里有点手艺,日子也都挺好。
搭车的,是家里没车的,家境也相对差点,不过手里还有余钱。
至于像六子他们家,那是太穷,就算去了清远也没钱买,所以六子她娘没有去,只托汪大娘捎包盐。
宁安又是窝在车厢里补眠,昨晚熬夜做了些方便面,将面袋子腾空了,做的面一部分是她祖父和她小叔的加餐,一部分是要给镇将看的样品。
并且,宁安还给炒了咸菜肉酱让他们拌面。
等宁安感觉到牛车停下,听到交谈声,她整好衣服、头发,打开车门,天边已经冒出亮光。
城门口停放了不少牛车驴车。
他们都不是第一次来,所以直接将车停在了停车场,约好未时末在停车场汇合。
一起相跟着进了清远镇。
宁安三人落在最后,背着了背篓,里面装着麻袋。
“宁丫头,你家要买啥,跟我们一起走不?”汪大娘走在最前头朝宁安大声喊道。
杨兵偷偷地望着宁安,心里暗道:“宁姑娘真是镇子上最美丽的姑娘,连围着围脖懒洋洋的样子也好看。”
宁安拉下围着下半张脸的围脖,大声回道:“不用啦,大娘。我跟我爹一起。”
“奥,那你们记得时间啊,跟紧你爹,别走丢了。”汪大娘操心得很。
“哎。”宁安嘴巴答着,心里暗道,“我又不是三岁小孩,还怕迷路。”
杨兵听宁安不和他们一道走,心里失望得很。
汪大娘走了两步见大儿子没跟上,站在原地不动,喊了一声:“兵儿,想啥呢,快走啊。”
杨兵回头望了一眼,宁安还慢吞吞的走着,他快步跟上他娘。
汪大娘哪看不出儿子的心思,坐在车上就一直往后瞄。
今天来的就宁安是个大姑娘,剩下的都是老娘们和半大小伙子,他儿子总不能是在看宁安她爹吧。
不过,宁家老爷子是营里的副镇将,听孩子爹说,宁老爷子原来在朝里是个大官,得罪了人才被贬到这。
就算现在,那也是七品官。
他家儿子就是个普通小子,家里爹娘也没啥本事,宁家哪可能和她家结亲。
镇上能和宁家结亲的也就镇将家了。
杨兵不知道她娘已经看穿了他的心思,这会儿只跟在后面负责提东西。
其实,汪大娘想错了,宁家嫁闺女注重的从来都不是家世,而是对方的品行和家里的氛围,不然也不会将宁舒嫁那么远,当时宁萧看中的就是周家的家风和周弘文这个人。
如今,在宁安的婚事上,他们更加不会要求男方的家世。
杨兵是个憨厚老实的孩子,要是宁安自己喜欢,他们也不会反对。
只是杨兵和他娘都没有追求的勇气跟胆量。
其实,杨兵要是主动一点,宁安也不见得会拒绝。
杨兵长的像他爹,还算周正,人也踏实,家里汪大娘也还算讲理,在宁安看来,应该是个合格的丈夫人选。
宁安不知道自己被惦记,这会恢复了精神,带着她爹开始采购。
先奔粮铺,白面三百斤,精米二百斤,玉米面、豆面一百斤,小米、高粱面、各色豆子五十斤,花生粒、芝麻、糯米二十斤。
又到杂货铺,还是那个掌柜,宁安要的海货还没到。他们买了酱油、醋、豆油各一罐,盐、红糖各十斤,花椒、八角、草果、茱萸各五斤,瓜子、糖块各两斤……
谈好价,约好晚点来取货,几人又直奔皮毛摊子,这次想买点牛皮,得早点去。
找到上次那家,围着买皮子的人依旧很多。
宁安翻找了一圈,挑了几张羊皮,没看到牛皮。
问了摊主,才知道,牛皮禁止买卖。
牛一般死了都要被官府收走,宁安他们跟镇上那户人家买的牛皮还是人家偶然机会得到的。
没买到牛皮宁安有点失望。
付了钱,几人去买猪肉、猪板油和下水。
碰到一个卖山菌的摊子,宁安买了不少晒干的木耳、草菇、香菇,摊子上还有猴头菇跟几颗松茸,不过贵,他们现在吃不起。
他们还要打铁具,到了偏僻点的铁匠铺,三人放下东西喘匀气。
这赶集也是很考验体力的,不说背上的重量,一路上要和人挤来挤去,还要看好背篓里的东西,以防被人顺走。
走这一趟,宁安脚尖脚后跟都被踩了好几次。
打铁的铁匠已经见惯了赶集人的狼狈模样,等他们歇好了,才出声问道:“三位想打点什么。”
“干活的农具,犁地的、耙地的、还要一把铡刀,两把锄头。”
宁安掏出来清单照着念,她的单子只有她自己能看懂。
他们家上次开荒前来买过一次铁具,这次是补充明年春耕要用的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