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崛起1639

作者:上林春 | 分类:历史 | 字数:111.9万

第四三六章 保重(全书完)

书名:崛起1639 作者:上林春 字数:3423 更新时间:2024-11-12 15:22:31

“明国摄政王?”

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完全懵了,要知道,李信是摄政王,在他的理解中,地位同等于他这个征夷大将军,掌握国之重器,哪能轻易『乱』跑?

但更令他担心的是,李信是什么人?

德川家光虽然搞闭关锁国,却不代表对身边的庞大邻居不关心,李信平灭国内动『乱』,监禁崇祯,大败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对朝鲜百般盘剥,又把满洲生生拖入内战的境地,这样的人,找上门肯定是为了自由贸易一事。

自日本派遣遣唐使以来,与大唐、大宋和大元都是自由贸易,甚至到了明朝,日本要自由贸易,大明因海禁,反而对贸易做了诸多限制,结果现在反过来了,大明要求自由贸易,日本却是闭关锁国了。

毕竟幕府不是天皇,在名份大义上,属于僭越,因此自镰仓幕府以来,至德川幕府,实际上幕府的地位是一代不如一代,德川幕府不得不闭关锁国,以封闭加强统治。

不过幕府是有私心的,留了长崎一个口岸,独掌对外贸易往来,获利丰厚,如今李信要他对外开放,这不是要幕府的老命么?

底下大名获取了丰厚利润,可以招兵买马,幕府还怎么统治?

他的心腹青山忠俊忧心忡忡道:“李信此来,必不怀好意,君上,有没有可能把他拒之门外?”

德川家光摆摆手道:“我若拒了他,他可以去京都,倘若京都那位得了大明的帮助,你说会怎样?而我们压制大名,各地大名早已不满,只是无力反抗罢了,一旦大明与京都签署了盟约,你再说说看,又有多少大名会投向京都?到时我这江户算怎么回事?”

青山忠俊不禁骂道:“这姓李的就到处搞事,日本跟他有什么关系?天照大神怎么不就来一场旋风,把他的舰队消灭在海上?”

“哎~~”

德川家光叹了口气,还指望天照大神,如果天照大神有灵,怎么不把那些西番先给劈了?

李信来日本,确实给他出了个难题,不理会不行,因为京都还有天皇,执掌名份大义,几百年来,幕府换了一拨又一拨,但天皇万世一系,从未换过。

而且德川家光可以确认,李信如果找上后水尾太上天皇,老家伙会非常乐意与大明合作,天皇有名份大义,放开通商对天皇一系并无损害,甚至还能通过税收增加收入,有了财权,又有名份,就能逐渐排挤幕府,把政权握在手上,这对于幕府是非常危险的一个变化。

可是消灭明军,杀死李信,又是不可行的。

现在的日本,可不是丰臣秀吉时代的日本,丰臣秀吉征伐朝鲜之前,戎马一生,在军中统一了日本,在个人威望上一时无俩,才能召来各地大名,集中起力量。

而德川幕府先天不足,同被誉为战国三杰,丰臣秀吉天纵其才,武田信玄勇猛无双,平平无奇的德川家康为何能建立幕府?

因为他活的够长,够隐忍。

他曾与丰臣秀吉为敌,不是对手,受其招抚,丰臣秀吉攻打朝鲜失败,悻悻而终,他却实力无损,后来他又熬死了武田信玄,如果非要作为对比的话,德川家康大概可看作中国历史上的司马懿,建立的政权,充满着利益交换与妥协,中央的权威先天不足,如果他敢于向明军用兵,底下的大名会立刻造反夺权!

这才是他真正顾忌的地方。

“罢了,罢了,来者是为客,请那李信进城,怕是他要带兵,不让他带兵,怕是不敢进,带了兵我大日本的颜面又在哪里,你安排下,我去见大明摄政王!”

德川家光无奈道。

“是!”

青山忠俊施礼离去,身为德川家光的亲近,办事能力是行的,很快就组织起了庞大的欢迎队伍,以德川家光为首,去海边迎接李信。

“妾还以为日本幕府会要和你战一场呢。”

柳如是看着浩大的欢迎队伍,舒了口气道。

李信微微一笑:“德川家光是个明白人,甚至还可以说,是个明主,深谙权谋之道,压制别人收拢权力,可惜他用错了方法,当今的世界,已经不是几百年前的世界了,置身于时代的大『潮』中,谁都没法独善其身,你的一举一动,与周边的环境息息相关。

从表面上看,日本闭关锁国,是他自己的家事,但是他影响到了我,我们大明的商品没法销售到日本,那我就会踹开他的国门,不为灭他国,只为在他家里摆个摊子,因此我们的思维和行事也要跟着改变,如果德川家光顽冥不化,我不会介意再去访问京都。”

“还真霸道呢!”

柳如是轻啐了句。

船只向前行驶,海军陆战队先登岸清场,李信也没有进江户的意思,就在岸边,搭个凉棚,与德川家光会谈。

德川家光不再提起闭关锁国,或许他清楚因李信亲来,事态已向着不可测的方向发展,再搞闭关锁国会把自己『逼』上绝路,他着手考虑的,只能是幕府如何在全面开放的大势下生存。

李信向他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也就是国企,与其闭关锁国,不如自己手握一批大企业,自己赚钱自己花,只要保证幕府的财力强于大名,就可始终压大名一头。

搁在现代,这叫做价值观输出。

实际上这一套是不符合日本国情的,毕竟日本国土狭小,市场有限,还要面临来自于大明的强有力竞争,多半是亏损倒闭的结果,可是德川家光并不了解内情,而且李信承诺在江户投资,并提供化工印染行业方面的技术援助。

既然没有武力掠夺日本的打算,那么,让人开放市场,总要给些甜头,从一开始,李信就有在朝鲜和日本投资化工产业的想法,现代化工的污染治理尚是个难题,更加说一切从头开始组建,污染根本是防不胜防,因此把重污染行业放在他国是一条可行之计。

恰好江户位于太平洋西岸,污水都排入了太平洋,污染不到大明沿海。

当然了,李信与德川家光缔结的只是意向『性』协议,具体条款还需要双方的手下逐条订立,为此,李信临行时带走了德川家光派出的代表团数十人。

既为谈判,又为学习,正如古代的遣唐使。

核心技术李信是不会交给日本人的,能让他学的,只是体制,国企的运营规范。

回到北京,已经是夏末,李信让南海舰队着手于把大顺的第二批人马迁往马六甲,今年送走了李自成,明年就该送崇祯了。

到年底的时候,荷兰人终于来了,马六甲的惨败让他们认识到,如果再不交好焕发新生的大明,怕是在巴达维亚的基地都会失去,于是答应撤出台湾,同时在松江府青浦县靠海的一侧,划出一块约一平方公里的土地,租给荷兰人,用于分捡货物,为期二十年,到期双方无异议,可自动续签,治安由松江警方负责,但不涉及荷兰人货场。

为表示诚意,第一期只象征『性』的收取一个银元。

这和清朝的租界是完全不同的,大明拥有执法权。

其间吴三桂与孔有德火拼,孔有德战败身亡,吴三桂向李信称臣,请求远赴海外,讲真话,往海外送人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就如郑和七下西洋,到底花了多少银子,收入几何,这恐怕是个无底黑洞,永乐死后没多久就禁海,甚至还把宝船的资料给烧了,未必就与开销过大没有关系,李信也是咬牙硬撑。

李自成还好,至少攻占马六甲挽回了一部分损失,但是明年送崇祯,就完全是倒贴,再往后送李定国,又是一笔天价高销。

而且在那个时代,出海的死亡率非常高,为了尽量保证不出现伤亡,就得征用更多的船只,减少人口牲畜的单位密度,这使得成本进一步提升。

不过这对于吴三桂不存在,因为辽东出产人参和貂皮,以目前的运送速度,把吴三桂送走至少要在五年以后,这五年里,吴三桂用人参貂皮为自己赚路费,因此李信答应了他,他的存身地,将在马六甲海峡的对面,苏门答腊岛,与李自成隔海相对。

这也是李信的一种掣肘手段,这两人是永远不可能联合起来的。

把吴三桂送往苏门答腊,有益于将来向新加坡派驻海军,因为三方势力,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

次年春,海冰解冰,崇祯也该走了,随同崇祯前往北美的,约有近五万人,其中包括两万丁壮,也是战士,其余各人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都经过了培训,铸造、治炼、勘探、工程、造船、农林渔牧,各方面人才济济,对于崇祯,李信是上了心的。

除了将留给他全副武装的女王船五十艘,仿女王船百艘,还有大量的枪枝弹『药』,甚至连米尼枪的制法都交给了崇祯,未来还将不断的流放犯罪人员去北美,以目前大明的犯罪率推算,不到死刑的重大罪行全部处以流刑,每年约有千人,这个数目已经不少了,用以增强崇祯的实力。

李信衷心希望崇祯能够在北美站住脚,阻挡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在全世界的扩张。

“保重!”

李信郑重拱手。

崇祯心情复杂的看着李信,又看了看站李信身后的张皇后与长平,也拱手道:“望你经营好华夏,若你不堪,朕与朕的子孙早晚有一日会重新回来,告辞!”

说完,大袖一甩,转身而去。

“父皇!”

长平忍不住泣声呼唤。

崇祯只脚步略微一顿,就头也不回的加快了步伐!

不片刻,庞大的舰队由天津起航,缓缓消失在了地平线尽头。

“呜呜呜~~”

长平扑入张皇后怀里痛哭起来。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