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我成了李云龙的老团长
作者:爱吃柠檬的肘子 | 分类: | 字数:65.4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32章 军区大练兵
孙良诚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坚定而深沉,他继续解释道:“没错,现在日军虽然暂时处于劣势,但他们的实力依然强大。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局面,要有远见和洞察力。”
甄纪印听了这番话,心中开始动摇起来。他想起了曾经与日军接触时对方展现出的强大力量,不禁对孙良诚的观点产生了一些认同,但内心深处,他仍然对这个决定感到不安。
孙良诚看出了甄纪印的犹豫,他拍了拍甄纪印的肩膀,语气坚定地说:“纪印,我们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日军的实力不是我们华夏军队能够轻易抵挡的,即使现在八路军占据了一定优势,但日军一旦调集更多兵力,他们恐怕也难以抗衡。此时我们投靠日军,必将得到重视,更何况我们这样做也是追随汪主席的步伐,实现曲线救国的目标,为华夏的未来保存一份元气!”
孙良诚的话语充满了说服力,甄纪印的眼神渐渐明亮起来。
他明白,这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如果把握得当,或许能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于是,他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孙良诚的计划。
孙良诚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会有错。
只要紧跟日军的步伐,未来他们一定会有所作为。
然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他们正走向一条不归路,背离了民族大义,背叛了国家和人民,历史将会铭记他们的所作所为,并给予应有的审判。
鲁省军区成立之后,整个鲁省军区的各级将领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组织能力,带领着全体指战员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训练热潮之中。
为了让原山东根据地的兵力以及新招募的士兵尽快适应新式武器和战术的运用,提高部队的整体战斗素质,鲁省军区对旅、团、营级指挥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以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能力和经验来指导士兵们的训练。
这种调整不仅考虑到了实际作战需求,还兼顾了每个指挥员的个人特长和潜力,从而使得整个军区的指挥体系更加完善和高效。
在军区司令部的统一领导下,二十多万人的大练兵活动已经逐渐走上正轨。
战士们在教官的严格要求下,刻苦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军事技能和战术水平。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新式武器的使用方法,还要学会如何协同作战,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在这个过程中,山东军区的将领们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确保每一名战士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与此同时,整个山东根据地的大小政务也在黎玉等政工干部的精心管理下有条不紊地展开。
他们积极推动各项政策的实施,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努力解决民众关心的问题。
同时,他们还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这些举措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和拥护,使得山东根据地的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陈浩身为山东军区的副司令员,由于当前并无战事,因此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军工建设方面。
毕竟他身负军工系统,来自后世的他对军工的发展虽然没有深刻的理解,但基本的认识还是有的,也大体知道未来军工发展的方向。
他深知八路军面临的最大挑战所在。在过去的两年里,除了领导部队与小鬼子展开激烈战斗外,他还全力以赴地致力于构建一套完备的军工体系。
在此前的晋东南军区时期,他已经成功组建了一系列军工企业,为八路军军工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如今,他计划在山东打造一条相对完整的军工产业链,旨在推动整个华夏的军工产业迈向更高水平,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这种军用转民用的模式对于工业基础薄弱的华夏而言,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业化发展途径。
而且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说,决定其战斗力的因素不仅包括士兵自身素质,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武器装备。只有拥有更精良、更强大的武器,士兵们在战场上才有更多生存和胜利的机会。
尤其是在抗日战争这样残酷的环境下,武器装备更是直接关系到士兵的生死存亡。而中国拥有全世界最优秀的士兵,但一直以来都缺少先进的武器装备。
因此,陈浩开始着手对各个军工企业进行选址工作。
他充分考虑了各种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并结合当前的实际状况,特别是安全和运输方面的问题,精心挑选出最合适的地点。
此外,在人员安排方面,除了从晋省各军工企业调配一部分人员外,还通过招募大量高中生、大学生以及技工、专家、学者、教授和工程师等专业人才来填补空缺。可以说,在这方面,国民政府总算做出了一件值得称赞的好事。
此次由于国府的大力宣传,此次华夏各地的热血青年、有才之士有很多都千里迢迢,突破重重封锁,赶到了八路军所在的各个根据地,其中不乏在未来在华夏军工方面举足轻重的人物。
至于待遇方面,在陈浩的特别关注之下,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待遇甚至比陈浩等八路军高级指挥员的条件和待遇还要好得多,陈浩可是知道这些人才的珍贵之处,他们可是引领未来华夏军工崛起的国之脊梁。
至于这些军工企业所需要的各式各样的设备及相关方面的资料,陈浩依然是老办法,从系统中进行兑换。
随着时间的推移,消灭小鬼子越来越多,他的功勋点数已经积累到了上百万之多。
这使得他有足够的能力去兑换那些军工企业所需的设施设备,甚至包括各种精密的军工研究所需要的仪器。无论是先进的制造设备还是最新的科研工具,陈浩都毫不犹豫地进行了大量的兑换,以此来提升华夏在军工领域的实力。
在这个过程中,陈浩充分利用了系统的优势,不仅为了满足了军队对先进武器装备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种方式,用于缩短华夏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在军工方面的差距。
他深知只有不断进步,华夏才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毕竟打败小鬼子仅仅依靠外部援助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他清楚的了解未来华夏所要面临着的国际形势,想要应对这样国际形势,华夏必须有有强大的国防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