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
作者:MR卡文 | 分类:历史 | 字数:85.8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82章 此子非池中之物
李奇翻身下马,走向眼前的少年。
周仓拿着大刀紧随其后,生怕那少年突然发难。
邓艾也很懵逼啊,他就站在那里,看着李奇将手伸过来摸向自己的脑袋。
李奇笑道:“你这年纪,如果生在我们益州,应该正在窗明几亮的学堂里学习文武知识,何至于流落在此。”
邓艾道:“豫……豫州也有学堂,可是艾……艾的身份是流民,要屯……屯田。”
李奇道:“如果你现在愿意跟我去江陵,我保证你可以坐在学堂里潜心学习。将来出将为相,前途不可限量。”
邓艾立马跪拜道:“愿……愿将军提携!”
李奇道:“好说,你先将此间的情况跟我说一说,我打算把你们全都带到江陵去。”
邓艾现在只不过是一名屯田民,连士兵都算不上,所以也不存在背叛曹操,便将此间情形一五一十告诉给了李奇。
原来曹操打算把这批流民迁徙到颖川去屯田,大约有四五千人在列。
对于这些流民而言,不过是换一个地方种田,所以也没有要逃散的意思。只有典农校尉率了一千军士押送。
这场战斗完全是实力碾压,不需要任何技术含量。
李奇传令:“清剿曹军,切勿伤了百姓。”
邓艾道:“艾……艾可先回营地,与百姓们说清楚缘由,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反抗和伤亡。”
李奇道:“行。你告诉百姓们,在益州和荆州屯田,如果需要官方提供农具的,五五分成;若自己能够提供农具的,民六官四。而且我们的早稻品种耐旱早熟,产量大,百姓们不仅够吃,还有盈余部份用于交易其他商品。”
曹操现在实行的政策是,官方提供农具的,官六民四,百姓自己提供农具的,五五分成。
所以李奇这边的屯田政策对于百姓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
邓艾一一记下了,与李奇约定,以夜间点火为号,便朝山下走去。
庞统不解,问李奇道:“主公为何会相信这个少年,你就不怕他跑下去向曹军通风报信?”
李奇道:“这少年十分聪慧,将来可堪当大任。今日先试他一试,如若可信,则为我所用;如若坚持要向曹军通风报信,这区区一千曹军也不够我们吃的。”
庞统撇了撇嘴:“不就猜到我们是益州兵么?小聪明是有的,能否堪当大任,现在哪里看得出来?”
李奇问兀突骨:“你刚才捉住他时,他一个人在山顶上干什么?”
兀突骨道:“发神经。”
李奇:“???”
庞统:“???”
兀突骨道:“这小子不过就是一个流民,却站在山顶上指点江山,自言自语的说着什么支形隘形,敌诱我诱的。关……关键他……他还说……说不明白。”
庞统道:“主公圣明啊!此子必非池中之物啊。”
兀突骨问:“庞先生何以从在下的支言片语中,就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庞统道:“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汝刚才说什么支形隘形,说明此人熟读兵书,虽是流民身份,却不放过每一次实地堪察的机会。他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以时日,必成大器。”
却说邓艾回到营地,将事情告诉母亲。
母亲倒不是十分在意屯田怎么分成,只听说能够让邓艾继续念书,就急迫的说:“那你还回来干什么呀?跟着他们走啊。”
邓艾道:“我岂能抛弃母亲不顾?而且益州官员的意思是,想让所有百姓都跟着一起走。我先去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
邓母道:“需谨防有人将消息走漏给了典农校尉。”
邓艾道:“母亲放心,吾观典农校尉也不是滥杀无辜的人,我已与益州官兵约定了暗号,他们会来接应的。”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邓艾打算先将母亲偷偷的送往不远处的益州兵营寨,再回去与大家商议。
邓艾将母亲背在背上,趁黑往益州兵的营寨摸去。
邓母心中不安,道:“汝将吾先送走,亦是知道这件事情是有危险的,不如就算了吧。”
邓艾道:“儿子的确没法保证每一个乡亲都不会走漏消息,可是儿子既然答应了益州官员,就一定要做到。”
邓母道:“你为何要答应他们呢?”
邓艾道:“这是儿子接触益州官员的一个好机会,一定要在他们的心中留下好的印象。”
益州兵的营寨位于山顶上,距离典农校尉的营寨并不是很远。
待邓艾将母亲托付给李奇后,李奇道:“士载既然能来去自如,可向乡亲们说明情况之后,独自回来。吾等汝回来之后,再派兵去接应百姓。”
邓艾道:“如……如此甚好,吾与诸位以一个时辰为限,若艾……艾一个时辰未回,将军可直接出兵。”
李奇见他这么说,也预料到事情可能不会太顺利。
毕竟四五千百姓,什么鸟都有,难保不会有人出卖邓艾。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是为了更顺利的俘虏一些百姓,将邓艾这种将才坑了,那这笔买卖毫无疑问是亏本的。
于是李奇便欲将邓艾留在营中,照原计划直接杀过去抢人,能抢多少算多少。
可邓艾这死脑筋怎么也不同意,道:“言……言必信,行……行必果。艾……艾答应官爷的事情,就一定会去做到。”
说罢,兀自朝典农校尉的军营去了。
刚回到营寨,邓艾便被曹军逮了个正着:“汝欲何往?”
邓艾一听,这是问自己想去哪儿,而不是问自己去了哪儿,便道:“随……随处走走,若军爷不允,吾……吾回营便是。”
回到营寨,邓艾首先找到自己熟悉且信赖的人,说了李奇这边屯田的政策,再让他们去告诉那些他们熟悉且信赖的人。由于大家原本都是汝南的屯田户,相互之间早已认识,只是亲疏有别,所以便分头行事去了。
不过人心隔肚皮,仍然有人为了邀功,向典农校尉举报这件事情。
典农校尉为防止百姓逃走,便将营寨团团围了起来,并开始追查消息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