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职艺术家
作者:三一居 | 分类:都市 | 字数:66.1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章 《醉花阴》
林淑韵的办公室在教学楼三层,面积不大,南北都是窗户,南面正对操场,一面是对着楼道,楼道里只有一侧是办公室,另一侧就是楼的北外墙,也开着窗,正对着学校里最大的新教学楼。
小小的办公室也算是南北通透户型。和方兴父母住的老式厂区房基本一个格局。进门摆设着一个大书柜,各种书籍摆得满满的。办公桌放在东边的位置,早上的阳光,刚好把那里照得通亮。桌上没什么多余的东西,除了电脑,笔筒,文件,唯一算是装饰作用的,就是一个地球仪了。
靠北窗下面摆着一张单人床,床角挂着一把吉他,床上铺着蓝色呢子料的床单,上面放着一套粉白色格子被褥和枕头,床下有一个脸盆和一双拖鞋。床头还摆放这一个衣柜,衣柜旁的墙上嵌着一块镜子。
方兴好像发现了一个特大的秘密,难道林淑韵住在办公楼里?
林淑韵进门后坐在了办公桌后的椅子上,顺便舒展了一下双腿。发现方兴还站在门口,眼里贼光闪烁的左右打量着自己的屋子,丝丝有点被冒犯的感觉。
自从和家里闹翻,她一直住在这个只有40平方的房子里,这里不仅仅是她的办公室,也是她现在的归宿,现在的家。自己的家,被一个讨厌的小子随意打量,这让谁都会生出一丝不舒服。
“进来,关门”楼道里人来人往,发个脾气被别人看到了不合适。
“哦,好”方兴看了看已经坐下来的林淑韵,顺手把门关住,走向了办公桌对面,拉开放在那的椅子就坐了下来,准备坦然的面对这一切。
林淑韵没想到方兴就这么坐下了,对面的那张木质椅子,多久没人坐在那里了?林淑韵都记不起来了。心想这小子还挺自来熟,一会就叫你如坐针毡。
“作业呢?”没多余的话语,林淑韵直入主题。
方兴想,林淑韵你也太冷峻了吧。方兴悻悻的从外套口袋里拿出了几张稿纸,展开后,放到桌子上,微微前倾的推给了坐在对面的林淑韵。
林淑韵这几天气也消了很多,傻小子偶尔犯傻病,自己怎么说也是为人师表,不能一杆子就打死了。想着,作业作的差不多,也就吓唬吓唬这个傻帽小子就得了。
拿起桌子上的稿纸,身子后仰,看了起来。
《同桌的你》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
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
......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
以林淑韵的音乐素养,不难看出来这首歌的优秀。默念了一遍歌词,就让她立刻感觉到一股扑面的纯真与怀旧。细腻的歌词,描写出一幅青春年少的同桌之情,那是一种懵懂的情愫,那是一种注定要分离的情感。时隔多年,俩人各奔东西,联系方式都没有了,只能写就于日记里的那一份思念,一丝忧伤,一段隔着时空的问候。
方兴本来急着想看看林淑韵的表情,用以揣摩她之后的反映,可稿纸挡住了视线,也就开始无聊了,不过很快他又发现了新大陆,低头盯着从桌子下面伸展出来的一双小腿,开始欣赏了起来。
林淑韵彻底的沉浸在这首歌曲创造的意境中了,自己的记忆也过来添油加醋,不由的想起了高中时的同桌,当时和她的一点一滴,嬉笑打闹,不知道现在的她,还是不是在家乡生活,嫁给了什么人,生活怎么样?
那个年代,通讯的不发达,让分居两地的人们很难长期联系,开始还彼此写信,后来可能是她换了地址,也可能是同学换了工作,从此就没有了音讯。
从沉浸中脱离出来后,王淑韵微微叹了一声,随后开始注意起了曲谱。
其实,王淑韵在注意谱子之前,就认定了这首歌的高度,这么朴实无华又牵动人心的歌词,不适合华丽的曲子,简单的吉他就能完美的演绎。
接下来看到这首歌的曲子本身并不复杂,简单的两段体,音域也不宽,仅仅六度,谱曲风格很符合自己对于歌的设定,不自觉的开始跟着谱子哼唱了起来。
啦.啦啦啦.拉.啦啦..
一盏茶的时间过后,林淑韵才放下了这首《同桌的你》。看了看对面羞愧的低下头的方兴,对这个小帅哥的印象也改变了不少,还算个知错的,才华尚可。
又拿起了另外一份手稿,入眼的是一篇长短句,应该是古词的格式。字也写得不错,看着很舒服。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林淑韵对于诗词的鉴赏能力同样不低,要不然,当年也不可能和那个书呆子相处那么久,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
古文词句的理解,王淑韵手到擒来,脑中立刻浮现出这段词句的理解:上阙,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下阙,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再回头,默默的读了一遍《醉花阴》,心中生出了一丝震动,这首古词写得太美了,她通读过的古诗词很多,从来没有一首,能如同这首《醉花阴》一般,由景入画,由画入情,由情写人。
重阳秋日、云遮雾绕是景;金兽纱帐、东篱黄花是画;西风把酒、夜凉花瘦都是情;全文只有一个人字,但也处处写人。
点睛之笔,“莫道不销魂,莫道不销魂。”
林淑云抛掉了最初的理解,又发现这首古词中,多出了太多意义:不要说这清秋不让人伤神,只是伤神么?会不会伤心、有没有伤情?情感带入这首古词后,伤的,或许不止止这些...孤独、寂寞、清冷、独自把酒,这样的清秋怎么能不伤人呢?或许应该说,这样的清秋已注定伤人。简简单单的莫道两个字,是多么的无奈与不愿相信,也是内心对自己的最大劝慰。
林淑韵的心如同平静的一汪清池,猛的从山上滚落一块石子,激荡起一片涟漪,由东岸,慢慢扩散到了西岸,又如同回声一般反向激荡回来,来来回回、反复不息,即使波浪变得再微弱,也难有平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