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
作者:有限无敌 | 分类:历史 | 字数:239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七百九十六章 同里镇
为了不在自己的地头上出事,吴江县令王章对杨宗简语重心长的说道:“杨大人,同里镇作为最后一个镇子,请杨大人还要小心!同里的张庆芳可是绍兴张家的人,张家的影响不用卑职说了吧,请张大人一定要小心!”
对张家的影响,久在南直隶当官的杨宗简自然知道,现在听王章这么说杨宗简有些不高兴,你一个七品县令,怎么管起本官的事情来?
可是杨宗简还不敢说什么,这个王章来头甚大。王章是山东莱阳人,除了是首辅马明远的门生外,还是内阁阁老王云昌的老乡,这个后台实在太厉害了。
杨宗简拱手说道:“这就请王大人放心吧,本官也不是官场新丁,还不用王大人教本官如何为官!”
王章听杨宗简误会自己的意思了,刚要解释,但是杨宗简已经带着手下十八人,还有县里给派的三十个衙役,上了马走了。王章叹了口气,心中暗骂这个杨宗简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那个张庆芳依附张家,自己完全是为了杨宗简好才小心提醒他。
看着骑马离开的杨宗简,王章心中保佑,这几天可千万不要出什么事情。
同里镇的历史悠久,远在北宋这里就有人居住,同时这里地处太湖流域,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向来富庶的很。这时同里镇的镇长陈选正焦急的站在镇子北面,准备迎接省里来的工作队。
中国古代的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对农村的治理和控制,希望通过在基层社会设立基层组织来对基层社会进行权力渗透,从而更好地控制乡村社会。于是在秦汉有了乡里亭制度、魏晋南北朝的三老制度、宋元时代的保甲制度,还有就是朱元璋依据前朝的经验,设立的里甲制度。
在立国之初,朱元璋为了削减江南豪强地主的势力,在全国推行里甲制度,也就是将一百一十户编为一甲,由丁粮最多的十户担任里长,其余一百户则称为甲首。十名里长以十年为一个周期轮流应役,先后顺序根据丁粮多寡预先编排,每年由一名里长率领十名甲首应当差役,并负责“管摄一里之事”。
朱元璋原本以为这项政策和其他所有他制定的政策一样,可以实施万年,但是到明代后期,特别是到晚明,在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比如人口数量的增长和迁移率的提高,乡村社区成员之间贫富分化程度的加剧,商品经济发展对乡村社会的冲击和影响等等,建立在里甲体制上的原有乡村社区呈现出明显的分解趋势,粮长、里长之类的职役『性』地方精英的社会地位大幅衰落,乡村社会的支配权力转移到士绅、土豪等非职役『性』地方精英手中。
如果按照历史规律发展,到了晚清,因为农村小农经济的破产,同时清朝在后期废除科举制,这些控制基层政权的乡绅土豪慢慢的就变成了为害乡里的土豪劣绅。
不过朱宏三现在占领中国,来自后世乡镇『政府』的朱宏三,自然深知农村社会对自己政权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广东就尝试按照后世乡镇机构重新改组基层『政府』。
朱宏三的手段也很简单,就是全部照搬后世经验,毕竟后世天朝对基层掌控之强位列全球之首。朱宏三根据后世的经验,将每县按照人口分为数个乡镇不等,乡镇按照人口分设乡长或镇长,同时设立一到两名副职。在镇长之下设立四站八所,四站是农业站、文化站、水利站、城建站,八所是司法所、土管所、财政所、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卫生所、邮政所,这种设置和中央各部遥相呼应,也便于管理。
同时朱宏三还大幅度提高基层乡镇工作人员的俸禄,将乡镇长定为位正八品,四站八所的主官定为正九品,也就是将这些人纳入国家财政供养,算是基层公务员。
得益于这种严密的统治,朱宏三对乡镇农村的管控力度远超前代,在依托各地的巡检司制度,朱宏三这套乡镇管理制度成果斐然,在广东时就将多次地方叛『乱』扑灭在萌芽中。
同里镇因为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所以这里的被设为镇,一把手镇长姓陈,是同里镇名人陈王道的后人,陈王道是万历年间的南京监察御史,他死后朝庭为表彰其为官清正、政绩卓着,在镇北专门为他设立陈家牌楼表功。正因为陈家有贤名,所以在设立乡镇的伊始,吴江县知县就保举陈王道的孙子陈选当了这个镇长。
陈选在昨天接到县里的行文,今天省里的工作队要开始进驻同里镇,今天早上陈选早早的就起来,带着两个副镇长和镇公所所有的人员一共四十五人,来到镇北等候。
同里镇这里距离县城只要十里距离,在上午不到十点,陈选就看到官道上一群人打着肃静回避的牌子出现在远处,陈选知道主角来了。
陈选赶紧将身上绿『色』官袍整理一下,然后招呼手下赶紧在道路两边站好,准备迎接大人。
官轿在陈选面前停下,参议杨宗简下了轿,看了看站在第一排的陈选问道:“你可是同里镇的陈大人?”
陈选赶紧躬身施礼说道:“正是卑职,小小镇长,当不得大人二字,杨大人直呼其名即可!”
杨宗简点点头说道:“好,你也知道本官来干什么的,那么你就将你们同里镇的情况介绍一下吧!”
陈选不敢耽搁,赶紧一边陪着杨大人进镇,一边将同里镇的户籍、人丁、土地情况等等介绍一遍。
杨宗简一边听一边走过镇北的富观桥,过桥后正好看到万历皇帝御赐的陈家牌楼。杨宗简问道:“陈大人,你可是陈御史的族人?”
提到自己的祖宗陈选腰一伸,对着陈家牌楼躬身道:“王道公正是卑职曾祖!”
杨宗简久在南直隶为官,对这个陈王道还是挺敬佩的。现在听陈选说正是陈王道的子孙,杨宗简赶紧站直身体对着陈选施了半礼说道:“原来是陈御史的后人,杨某失敬,请问陈大人表字?”
文人之间问你表字就是要拉关系的意思,陈选当然知道杨大人不可能跟他拉关系,只是对自己先祖的敬重。
陈选赶紧躬身说道:“杨大人,卑职表字邦彦!”
“好,邦彦也称呼老夫以行即可!”
关系拉上了,但是陈选那敢称呼上官表字?“杨大人,现在已进中午,不如先去吃完中饭,然后在办公可好?”
杨宗简也是体制中的人,自然知道陈选这么说什么意思,无非就是中午吃顿饭,然后和同里镇的士绅见个面,大家熟悉熟悉,接下来清丈土地时有很多话也好说。但是作为官场老油条的朱宏三早知道这帮官员的德行,所以在随行队伍中派有锦衣卫,一个是保护工作队的安全,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监视工作队的各个官员。
杨宗简叹了口气说道:“邦彦的心意老夫领了,但是你看看后面!”说完杨宗简用眼神示意队伍中的三个锦衣卫。
“你看到了吧,这三个锦衣卫的杀才就是负责监视老夫,他们会将老夫和下属的一言一行都汇报给皇帝,所以还是不要吃饭了,现在距离中午还有段时间,咱们就从镇北开始吧!”
陈选听杨宗简这么说后背也直冒凉气,不敢再说话,带着杨宗简等人来到镇北第一家,尤家。
陈选带着人来到尤家门口,让人上前叫开门,尤家老爷昨天就接到镇公所的消息,早早就将自己的地契准备好。
杨宗简翻了翻地契,上面一共有水田三百二十一亩,桑田六十四亩,分给二十四个佃户租种。同时将县里的土地皇册拿出来,翻到同里镇这里,两项一对照,发现皇册上少了五十六亩水田,十亩桑田,不过这都没问题,皇册是万历九年编撰,这么多年过去了必定有出入。
杨宗简对站在门口尤家老爷说道:“这上面说你家有一个举人尤锡坤,可还在世?”
尤老爷听大人问起,脸上的肥肉直颤,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回大人,小人的祖父已经去世二十年了!”
杨宗简点了点头问道:“你儿子尤芳是生员吧?可在家?”
“回大人,犬子现在外游学,并不在家!”
“好,根据朝廷法度,举人可免二百四十亩赋税,全家的徭役,秀才可免十亩赋税,三人的徭役。现在你祖父已经去世,那你们家就不能享受到免税的政策,现在只能享受秀才十亩免税的政策,你可清楚!”
明代规定举人是有免税额度的,但是各朝都不一样,不过在万历以后文人势大,这种额度也就没人提了,不管你家是多少亩,全部免税。比如松江徐阶家,土地二十多万亩全部免税。
尤老爷听杨宗简这么说头上直冒冷汗,自己家三百多亩土地,每年交田赋就要近百两银子,这可是一比大数字。但是尤老爷也没办法,他只是算得上一个小地主,前几个月就听到这次清丈土地国家是动真格的,自己完全没办法反抗。没办法尤老爷只好咬牙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