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
作者:有限无敌 | 分类:历史 | 字数:239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九十三章 冷兵器
(ps:有月票的帮忙投一下吧!现在月票双倍!)
广东那边的回信很快,张家玉的信发出十五天后,楚王的回信来了,来的还有从东莞开来的五艘大海船。
这些海船是给运送装备和给养的。同时朱宏三同意张家玉在流民中选出五千人训练,但是目前火器生产跟不上,只有暂时使用冷兵器了。
装备给养到了最高兴的当然是马良,在船靠上码头这家伙第一时间就冲了上去,指挥自己的士兵开始卸货。
看着一箱箱火枪、一桶桶火『药』、一门门火炮马良高兴坏了,有装备才能打胜仗,打胜仗才能立功,楚王对军功的奖赏向来厚重。听说和赵国栋一起去南直隶的那些团长每人都分得了好几百亩土地。
马良打开一个柳条箱子,里面放着五只火枪,摆放的整齐,枪上都涂满了防『潮』的油脂。
马良拿起一支火枪,嗯?重量不对!马良用了几年火枪,以前的火枪每只重二十八斤,眼前这只火枪只有二十斤,太轻了。
边上的张家玉看到马良皱眉头,问道:“马将军,怎么了?火枪有问题?”
“是有点问题,比老式的火枪轻了不少!”
“不影响使用吗?”
马良摇摇头没说话,从身边卫兵手里拿过来老式的火枪,对比一下,发现枪管壁变薄了,还有打火装置简化了,减少的重量应该是在这了。
马良拿出一个定装弹『药』,咬开油纸,将火『药』和子弹一起倒入枪筒,然后抽出铜条压实,在拿出火『药』壶在火池里倒入火『药』,按下火『药』板压实,一只待发的火枪这就准备好了。马良这套*动作虽然繁琐,但是经过训练后每分钟可以打出三发到四发,马良做为一个优秀的火枪团长,他可以做到一分钟五发,这已经很牛『逼』了。
装上弹『药』后马良看了看四周,正好码头上有一个旗杆,上面有一个灯笼,距离马良不到一百米。
马良瞄准后扣动扳机发『射』,一声枪响在码头上响起,周围的水手客商吓了一跳。
『射』击完后马良点点头,对张家玉说道:“张大人,这次的新火枪很好,比老式的火枪轻了几斤,还有威力大了不少,比以前能多打出五十米。”
听到火枪没问题张家玉也放下心来,他是个文人,只要装备没问题就行,他不管什么轻多少威力多大的事情。
其实新式火枪减轻重量是东莞蒸汽机投入使用的结果,以前的水力钻孔很难把握力道,而水力动力传导没有持续『性』,时大时小,所以工匠们只有增加枪管的厚度来保证容错率。可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情况大大改观,蒸汽机的动力十分强劲并且稳定,钻头可以做更大的功,所以枪管就不用那么厚了。
码头上的力工开始卸船,第二艘船上装的都是铁片,张家玉不明就以,赶紧问道随船来的工部官员。
现在工部刚让朱宏三整顿一遍,老大都已经贬职了,其他几个工部主事也纷纷倒霉,所以这个工部官员一改以前跋扈的神态,听张家玉问起,赶紧笑着解释。
“这位大人,这是甲片,因为东莞那边工厂人手不够,所以楚王命运来甲片,由南雄府这边组织人员生产!”
还要自己生产?看来东莞那边人员缺口很大啊。
“还有张大人,最后那艘船上关押着二十三位犯人,是这次科举案的共犯,楚王有好生之德没有杀他们,但是功名全部革去,押到韶南兵备道交给张大人,楚王的命令是让他们从军!”
看来这二十三人就是那些倒霉的秀才,举人没弄到,到被判个充军。
张家玉点点头,命令手下前去接受这些倒霉蛋。
看着力工卸完船上的武器,张家玉和那个工部官员交接完毕,五艘船转回东莞。
张家玉这边开始忙碌,组织人员生产,运来的兵器都是半成品,长枪只有枪头,横刀没装刀柄,盔甲只有甲片,这些都要本地生产。
张家玉的官职全称是广东提刑按察使司韶南兵备道,兵备道是管理地方军队的,却挂靠在司法机关名下,也就大明有这种奇葩事情。也正因为如此,兵备道和布政司治下的南雄府是两个独立的部门,而生产武器就要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了,张家玉人手有,当地卫所还能有个几百人,但是设备工匠没有。
张家玉找到南雄同知郑显,说道:“郑大人,楚王运来的武器都是半成品,还需要郑大人帮忙,调一些工匠给我,好组织生产,以免耽误了练兵。”
“没问题,张大人有困难就说,下官一定全力满足练兵需要!”
全府都知道这个兵备道是楚王的亲信,所以郑同知也不敢有什么为难,满口答应。
看到这边进展顺利,张家玉信心满满,下一步就是招兵了。
南雄府原来有一个卫所,洪武年间有兵丁三千六百人,有一个守备镇守。可是经过二百多年,当年的卫所早已经破败不堪,军户也大多逃亡,现在名义上是卫,其实人员规模连个所都赶不上。人员只有五百多人,还大部分是老弱,当头的只是一个千户。
张家玉刚到的时候去看过南雄卫,那个王千户哪里还有一点军人的气质,完全就是个地主老财,利用手中掌管的五六百军兵,大规模的走私食盐。
张家玉看了一圈也没说什么,因为朱宏三对广东当地的卫所制度采取的是搁置政策。广东这里不像北方,卫所制被流寇全部破坏殆尽,广东因为没有遭受兵灾,卫所制还完整地保留着。朱宏三不想动它的原因是因为这里面是一滩臭水,谁弄谁沾一身,在自己还没占据绝对权威下还是不要动它。
但是每年卫所也在兵部那里领走几十万两银子的粮饷,这也没办法,朱宏三既然接受人家的效忠,就要给好处。所以不动现行制度成了朱宏三集团的潜规则。
张家玉也在中央混过一段时间,自然知道这些。那个千户看到道台大人来转了一圈什么话没说,以为张家玉不满意,当天晚上连夜给张家玉送来两千两银子,张家玉也不动声『色』的收了。
张家玉现在也不像崇祯十七年那样意气风发了,在北京南京的遭遇让他成长了很多,认识到特立独行是不行的,所以这次出任道台是什么银子都收,什么饭都吃,一时间张家玉到在南雄官场混个仁厚的好名声。
兵器生产安排完了,下一步就要招兵了。人有的是,南雄城外就有两万多流民,每天还从梅岭古道过来大量的流民。
招兵的事情全部安排给马良,这个家伙现在已经把他一个团全部迁到南雄,韶州那里只留下了一个营。
新兵很快招满,待遇很简单,一天三顿干饭,管饱,每月一两银子,实发。这简直是过年一样,要知道就是太平年间普通农民一天也就是两顿饭,还是一干一稀,能不能吃饱另说。
楚王规定的是招收五千人,但是因为优厚的条件足足有七八千人来报名,马良看到人数充足,对士兵素质自然是可劲挑选。
三天后,张家玉在南雄卫的大『操』场上检阅了这些准士兵们,张家玉也很满意。接下来就是新兵训练,马良抽调出自己团里一百名士官,每人带五十人,开始『操』练这些新兵蛋*子。
马良还要管新军的训练事宜,组织好人后就把民兵训练交给了副团长马如风。
马如风这几年过很不快乐,从信阳回到武昌后,自己的倒霉姐夫朱宏三问自己想干什么,马如风就说了句想去军队,结果朱宏三就把他丢到部队不闻不问。
幸亏马如风在信阳还算是打过仗,不算新丁,要不非让这些老兵油子玩死不可。就这样马如风也跟着朱宏三来到广东,看着自己的姐夫娶了越来越多的女人,自己的姐姐越来越不受宠,马如风也断了找姐姐马如烟说情的心事,一心一意的准备在部队干了。
其实在部队还是不错了,朱宏三的新军刚组建,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候,在这里不用溜须拍马,不用买*官卖官,只要你敢拼命,有战功,就可以当大官。
马如风到了广东后,参加了历次剿匪,积功做到现在副团长的位置,完全是凭的自己本事。
这几天他也知道自己家里发生的事情,他也很无奈,自己的二叔不对在先,楚王处理的也算是宽大。不过自己的父亲快五十了还要奔波千里去吕宋当县令,马如风还是很心疼的,虽然马济远对这个儿子不太待见,但是毕竟父子亲情是割舍不了的。
马如风接到任务要训练这些新兵,心中大喜,以前刚到部队被那些老兵折腾的生不如死,这次可以试试自己的手段了。
马如风的手段很简单,就是老三样,站队列、跑步、整理内务。听着简单,可是做起来就难了。
战队列要站满三个时辰,一动不能动。跑步是十里越野,全副武装。整理内务最苛刻,就连『毛』巾摆放都要一样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