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您该去搬砖了
作者:我是跟风狗 | 分类:古言 | 字数:200.6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19章 无限同心圆
秦晓鸾看着李淳丰说道:“我明白了,我只是他正好遇上,顺手选的一个人了。”
李淳丰觉得自己很理解了秦晓鸾的这种失落,于是劝道:“武才人,你也不要想多了。其实你现在这样也不差啊。”
秦晓鸾悠悠地叹了一口气。
李淳丰忐忑地看了秦晓鸾一眼,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把话往下说下去。
秦晓鸾挤出一个笑容:“没事的,有什么话您就直接说。这些事也只有说出来,咱们才能探知真相。”
这个“咱们”用得好,一个词就把她和李淳丰拉到了同一阵营。
李淳丰看了她一眼后,还是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情说了出来。
李世明强纳秦晓鸾入宫,于奇正肯定是心里非常愤怒。
但是因为他不能改变历史,所以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尽管他是穿越而来,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得不认命。接着就先后娶了几位夫人。
既然和秦晓鸾有缘无分,那他只能按照自己现在所在的处境来做事。
所以,他现在教的人是李墨宁。
李淳丰的这个判断,也是基于事实中的发展。
目前五星市从政治结构来讲,李墨宁是主导者的角色。
别说李淳丰本人之前就了解李墨宁,认为她就是个娇娇女,就算在李世明夫妇眼中,这个女儿怎么也不是能主导政权的角色。
所以在李淳丰看来,李墨宁的变化不是因为自身的能力,而是于奇正教她的——就像当初教秦晓鸾一样。
有这种思维很正常,因为人总会以一种固定思维来判断其他人。
或者说,人往往会看低其他人。
事实上,“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的潜力发挥出来都是无可限量。
我们生活中所看到的“百无一用”的人,其实可能具备某种我们不具备的能力。如果给他机会,就能一飞冲天。
只是对于这一点,没有人会在意。
人们都会用一种固有思维定式去看待世界和他人。
就像李墨宁一样,没有人会相信她现在所做到的一切是因为她自己的能力。
所以不管是在李淳丰还是其他人眼里,都认为这事只和于奇正相关。
从客观事实上来说,如果说完全和于奇正无关,也是不对的。
于奇正确实给予了李墨宁一些东西,但这些东西其实只用两个字就能说明:信任。
在后世的各种公司中,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
当老板完全信任员工的时候,整个公司的运转并不比自己亲自在公司管理要差。
相关的案例简直数不胜数。
在后世的某个叫“改革开放”的时间点,就出过很多这样的例子。
因为大环境的原因,很多在某个区域的本地人一下就发财了。
这些人并没有太多的文化底蕴和专业学习,就是依靠“风头”上发了财。
但发了财之后,就会陷入迷茫。
这种迷茫很正常,当一个人的现实成就已经远远超出自己哪怕是做梦都想不到的成就,所赚的钱足以养活至少五代人生活无忧的时候,就会迷失掉自己的方向。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该去往哪个方向,又能够做什么事。曾经梦寐以求的,突然之间全部拥有。
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一些老板就染上了一些不好的爱好——比如赌博。
当生活已经完全没有追求,甚至到了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就会追求“刺激”,而且这种刺激要是能从心理上得到快感的。
这一点,和金钱无关。
然后就出了很多看上去不合理的地方。
有很多这样的老板迷上了去赌博,每天的生活就是抱着“小米”去外地通过赌博找到破解“无聊”的人生。
不管是在这些老板还是外人眼里,当主事人都不在意企业的时候,这个企业一定会每况愈下。
但现实往往是这么讽刺。
有很多老板每日里去吃喝玩乐赌博输钱,本来以为自己的家产都被败光,但家里这边却一直有源源不断的金钱给他。
在他不在家的这段时间,他的企业却不断的在赚着钱。
当他以为没有自己世界就不转的时候,他的企业却成了一个不断滚大的赚钱机器。
究其原因,也就是无意中实现了“彻底信任”这种状态。
正因为他不在,所以手下的人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在一帮得力的手下全力付出之下,企业竟然越来越大。
这是一种很奇特的现象,但不是孤例。
只不过在大多数人眼里,即便有再多的数据作为支撑,都很难相信这种不合常理的现象。
李淳丰也不能相信,所有的人都不能相信。他们只会把那个光环戴到“创始人”头上。
而于奇正,就是这么一个创始人。
因此,李淳丰对于这件事情的判断,就是于奇正“点石成金”。
之前点着秦晓鸾让她“成金”了,但因为“不能改变历史”的原因,只得放弃了秦晓鸾,于是找到新的石头“李墨宁”。
尽管知道李淳丰的这些推想都是从一开始基础就错了,但秦晓鸾还是露出了“心有不甘”的表情。
看着李淳丰得意洋洋的神情,秦晓鸾的心情变得无法描述,很多事情在这一刹那间全部都变得清晰起来。
不管于奇正是不是穿越者,有一点却不可改变:他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男人。
爱,准确的说,男女之爱,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从有人类开始就一直在追寻,但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正确答案。甚至,连近似的答案都没有。
有时候,爱情可以是“辗转反侧”;有时候,是“情深不寿”;有时候,是“岂在朝朝暮暮”;有时候,是“梦里寻他千百度”。
还有“问世间情为何物”“情到深处情变淡”“销魂蚀骨最是情”“天若有情天亦老”“不负如来不负卿”等等等等。
不管人类如何歌颂着赞扬着祈祷着追寻着这些感情,都不能忽略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点。
从客观上来说,人都是以自己为圆心去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
这是一个无限扩大的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