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业黑科技系统
作者:无必勿增 | 分类:科幻 | 字数:74.3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51章 抵御
在李树的巧舌如簧下,他获得了一笔一千万的专项资金,这已经是相当不容易。
其实这是顶着压力干的,其实这种为民企或者个人提供的资金支持,并不少见,不过其中存在坑蒙拐骗之辈不在少数,未来的某个芯片也是如此。
一千万的资金对于缓解李树目前的现金流紧张问题相当有用,至少不用去拆东墙补西墙了。
除了就军工企业和航空行业企业的发展,商讨了相关的技术转化和合作规则之外,李树还和领导商讨了货运和物流的建设。
货运和物流作为工业的血脉,虽不直接和工业挂钩,不过作为工业的血管,必须要通畅,且要提前布局。
国内的物流体系除了面向国内,还面向目前逐渐变得火热的东南亚和非洲。
自然而然的涉及到外交业务,领导也许诺会从外交层面帮振蓝推销工业制造工具和工业产品。
参与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会议时间总是很短暂,李树又甚多想说的话,可愣是没机会,只能留到私下沟通或者下次说。
获得了资源之后,李树随即在驱车回家的路上,根据未来规划布置振蓝的产业布局。
傍晚的灰,总会让视线不明,加上现在燕京的天变得灰蒙蒙的,加上周围变得越来越多的车,让给李树有种进入魔幻世界的错觉。
在这个脑中时间比现实时间流逝得慢的时空错位之内,时间并不像李树想象中充裕,必须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正当李树开车的时候,放在储物格里的手机嗡嗡响了起来。
是波导手机方面许利华打来的,这个点打电话来,除非是有相当紧急的事情。
“李总,真实打扰你啊,这个点应该是你吃饭的时间,不过事情有些紧急,我得冒犯了。”许利华笑道。
听下来,原来是德州仪器停止向波导手机供应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而准备洽谈的下一代基带芯片,也被终止。
许利华想请李树开始研发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供给他,如果没有新的芯片,他两个月之后手机产线将会停产。
这个事细细想来,应该是米国对华夏的封锁操作提前到来了。
在另外一个时空,华夏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展现实力之后才正式引来封锁的。
“我知道两个月时间太紧张,可我也是没办法,停产的话我没法出货,市场地位不保啊,其他品牌就会乘虚而入。”刚才还强作镇定的许利华,这时候绷不住了。
李树这时候并没有怜悯他,而是在想许利华还是没跳出做品牌只靠营销不搞研发的思维怪圈,一旦供应链被切断,像是波导这种只搞营销的厂家,会立刻进入嗝屁倒计时。
李树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让许利华满心欢喜。
更让许利华惊喜的是,李树并没有趁人之危,漫天要价,而是和米国进口的价格一样。
“李总,两个月的时间会不会太紧张?我可以减少出货量,慢慢等。”
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比单片机要略简单,要花功夫的需要获得国家许可的生产牌照。
而目前这些项目的审批权,是在工业部,在两个月之内获批开始生产,需要快马加鞭了。
李树一到家,便看到马国成系着围裙从厨房里端菜出来,而马瑶则在厨房帮厨。
“李树,大家很久没聚啦,不会嫌弃师傅的手艺吧?”马国成语气奇怪的说着,接过李树给他倒的酒。
“怎么会呢,师傅,我知道你最近正在复习教材准备出山,就不敢打扰你。”
“我倒还希望你们来打扰我呢,你小子就上个星期来了十分钟就走了,要不是小瑶前天来,我都忘了自己还有个闺女和女婿。”
马国成瞬间道出了自己的孤独感。
说起来很奇怪,当初马瑶和李树都在燕京的是,马国成从没提过孤独感,现在几步路的距离,马国成竟然孤独起来,也是一件怪事。
“我不是想来和你们住,就是想你们有事没事的来烦我一下,让我这把老骨头找找存在感,别整天忙搞科研,还有李树,你父母虽不想来燕京,可你也要经常和他们联系才对。”马国成满嘴都是家庭伦理,让李树和马瑶面面相觑。
“也别怪我老糊涂,今天备课的时候翻笔记本,看到小瑶和她妈妈的照片,今天光看照片就啥事都不想干了,如此低效,还不如来和你们一起吃饭,放心,吃完饭我就走。”马国成有些伤感道。
真是应了借酒消愁愁更愁那句话,不但马国成追忆哀思,连马瑶也跟着喝酒滴眼泪,让嘴皮子一向利索的李树也不知道从何安慰妇女俩。
也许,听着他们说一说,他们就会好受不少了。
在送马国成回住处之后,看着马瑶安然睡去,李树开始思乡了。
他从超级地图里调出李家镇和李家坡的全息地图,慢慢的查看起来,现在超级地图并不能显示实时状态,只能显示一个月之前的图像。
家门口的庭院依旧是铺满黄豆的场地,不远处则是做豆腐的模具。
李树叹了一口气心想,要是能显示实时图像该多好,能够看看父母在做什么,好缓解思乡之情。
父母把自己养育这么大,根本没享过自己的福,却正在慢慢的老去,还不断的挂念自己。
李树从记忆资料库里不断的搜寻关于父母和大哥大嫂的一切,发现这些模糊的记忆少的可怜,让李树自责起来。
李树打开“公司经营可视化界面”查看目前李记小吃的经营状况,之前李树看得时候,这家大哥大嫂开的小吃店,成了李家镇远近闻名的小吃店。
小吃店菜品不多,却因为简单好吃的招牌菜获得青睐,不到半年时间就扩大经营,还成了镇里接待的指定地点。
家里的豆腐不但外销,还形成内部供应,形成了良性循环。
从经营状况图表来看,小吃店史无前例的招了四名小工,每个月的利润竟然高达六千,让李树都有些吃惊。
看到这个,李树的思乡之情才缓解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