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汉起

作者:赤血萌萌 | 分类:历史 | 字数:195.1万

第200章 九九口棺材

书名:汉起 作者:赤血萌萌 字数:2208 更新时间:2024-11-17 02:26:10

曹节没有让对手高兴太久,蛰伏近月,终究找到机会。

这天,朝廷百官参加孝顺皇帝一名妃嫔的葬礼,宦官们送皇帝刘宏之母董太后回宫,城门口拥护,董太后气闷,从凤车出头看情况,见了城墙上发臭的残尸和“贼臣王甫”吓了一大跳,连呼:“造孽啊!这是何人所为?怎不让尸首入土为安?”

一群中常侍也都心惊胆战,掩面低头做哭泣状。

太后旁边的几个小太监趁机数落阳球的不是。

董太后发了发了几句牢骚,令左右通知司隶校尉把入土为安,哪知道宦官们全部跪下来求饶,包括曹节等在内,没有一个人敢去司隶校尉府衙。

董太后当即怒骂宦官们没有胆识,又骂:“阳球也太过嚣张,竟然把一群中常侍都吓成这样,诸位宦官中难道没一个好人么!”

众人立即你一言我一语往阳球身上泼脏水。

曹节趁机流下眼泪对赵忠等人说:“我们诸常侍能够自相残食,但怎么可以让狗来舔王甫的汤汁呢?”之前,阳球为了步步高升,在他们面前就如同狗一样伏低做小,如今却翻身骑到头上去,曹节等宦官都认为阳球如同狗咬主人,翻了天,对其同仇敌忾。

于是一大群中常侍“保卫”着茫然无知的董太后一起进宫,缺乏政治敏锐的董太后根本不知道自己闯了大货,成了诸宦官手中的兵器,甚至还为死去的王甫向皇帝说情。

诸中常侍则一起跪在皇帝面前,数落阳球之罪,求皇帝将酷吏阳球调离司隶校尉的职务。

“大长秋曾经举荐阳球为尚书令,他做司隶校尉也是同意的,如今怎么说起坏话来?”皇帝故作诧异。

曹节位至特进,一般不需行跪礼,这次却罕见的拜伏在地:“阳球本来就是酷吏,两次因为严厉苛刻超过法理被免职,臣考虑他在九江平叛的功劳,向陛下推荐他为尚书令,是希望他能改过自新,收敛暴虐的一面,发挥严正勤勉的优点。

没想到阳球依然好起事端、不守法理、胡乱作为,不适合在担任司隶这种秉公持正的职务。臣错了!臣愿意承担举荐失误的罪责!”

曹嵩是宁愿认错、让步,也要把阳球从司隶校尉位置上赶下来。

宦官们七嘴八舌的说道:“陛下如果继续任重阳球,恐怕我们这些宦官和父子兄弟都会死绝,而窦武、陈蕃的党羽将会执掌朝政。”

“臣等死不足惜,只是怕朝政全被外臣、党人抓在手里,陛下诏令不出皇宫。”

“一个小小阳球,没这么严重吧?”皇帝有心维护阳球,但见宦官们群情激愤,就有些信以为真了。

曹节说:“陛下难道忘了窦武、陈蕃当日如何架空陛下么?”

窦武、陈蕃以外戚大将军+士族领袖执政,两人名声极佳,世族知识分子都望风影从,以至于百姓、官吏只知有窦武、陈蕃,不知有皇帝刘宏。在朝堂上,两人把当时只十一、二岁的皇帝当一个小孩子一样教训、摆弄,动辄倚老卖老的严厉批评,窦武甚至私下威胁刘宏若不听话,就把他换掉!

皇帝刘宏一回想起少年时的囧境,就转而想起曹节、赵忠、张让对自己的照顾,连带罪大恶极的王甫也不那么可恨了。这些宦官几乎天天都在身边,就像是刘宏的伙伴和亲人,而他们的要求并不是杀阳球的头,只是调离,想必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不以为意地将阳球改任为卫尉。

曹节压抑住心中喜悦,立即招来尚书写好诏令,令谒者传召阳球接受任命,不得耽搁,同时收缴司隶校尉印绶。

阳球还在城外懵懵懂懂地拜祭陵墓,得到诏书后,如同晴天霹雳,急忙入宫求见皇帝,叩头在地:“陛下任命臣为司隶校尉时,就知道臣是一名酷吏。

臣诛灭王甫、段颎之时,就知道贪官污吏会污蔑臣,豪门权贵想置臣于死地。

臣不怕死,但臣有一颗忠心!臣准备了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给贪官污吏,最后一口留给臣自己!

只求陛下给臣一月之期,臣必严明法令于天下,收治权臣豺狼于监狱。之后臣即便如商鞅一般五马分尸,也不后悔!”

阳球知道,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故而叩响头不停,血流满头,诅咒发誓。

。。。

作为侍中的杨彪,虎贲殿长的刘备全程目睹整个过程。

杨彪见满头是血的阳球,心如死灰,如同老了十岁,步履蹒跚的离开,内心起了一个炸雷,愤怒塞胸,当即就像仗义执言!

可想起父亲的教导,终究明白,杨氏哪里是那只渔翁得利的黄雀,年纪轻轻的皇帝陛下,才是真正的黄雀。渤海王、宋家、王甫、段颎、刘合、阳球,甚至曹节、赵忠、张让,或者是皇帝陛下眼中钉肉中刺,或者是可以利用并随时可以舍弃的棋子。

如果他杨彪敢正面对屏风之后的曹节等宦官提出反对,皇帝陛下或许会有一些犹豫,但为了稳住中常侍们,一样也会放任曹节打击、蹂躏自己,下场不会比阳球更好!

杨彪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走到宫殿门口,见在此站岗、同样面有不平之色的刘备,两人心有戚戚地点点头,同时叹了几口气,擦肩而过。

回到家中,杨彪斜倒在榻上,久久不语,发现自己读了三十年圣贤书,自诩腹中有良谋、自诩关西大儒,权谋之术却根本比不上这位二十出头的皇帝:“或许我的唯一价值,就是揭发王甫、段颎。

阳球就是陛下手中锋利的剑,我只是给这把剑提供了一个口实。如今这把剑因过于刚强而折断,皇帝根本不吝惜,只需要从新寻一把就是。而在刘合、阳球之前,王甫才是陛下手中之剑。

哈哈,真可笑,这世间多的是人想做陛下之剑,却不知道陛下对剑只当做一个用完就丢的器物,根本不当人看。

袁家为何一直不出手,不就是打好主意渔翁得利么。袁家门生故吏遍天下,又无大错,陛下无论如何都绕不过袁家。可惜我杨家人丁稀少,无法如袁家一般稳坐钓鱼台,所以父亲才让我出来捅了王甫、段颎第一刀。”

杨彪自此有了离开皇帝身边之心。不久其父杨赐就为他谋到五官中郎将一职,此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