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娘子
作者:惠太平 | 分类:古言 | 字数:74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90章 府城(1)
现在是正月尾,中午的太阳下已经带有热气,可一到太阳下山,冷嗖嗖的还是寒气逼人。
从大余渡出来往府城走,全部都是官道,虽然勉强有丈宽,可全是坑洼不平的泥路。
将坐在大车架上的王三秋颠得情愿下车走路,到后来索性就将骡马背上的货都放到车上,自己一路骑马。
难怪许多人都喜欢绕行坐船,而不是坐马车来去。
坐船耗时间,坐马车是耗命。
第三天的下午,一行骡队风尘仆仆的出现在昌平府城外。
这里都是低矮丘陵山貌,非常适合种植粮食,现在是正月里,比大余渡更靠北的府城的阴山边坡上,还能看见薄雪盖着。
府城就是府城,表面上就有不同。
看着高大的城墙和城门口站立的士卒,豆豆捂着嘴巴,免得大呼小叫惊吓到路人。
这里进城比临桐县盘查得紧,不仅搜过货包,还把一行人都登记在册,看印叔他们的表情,这些都是惯例。
毕竟这里是一府首城,管辖着五县十镇,至于有多少像梅龙寨那样藏于深山的山寨,是已经脱离官府掌控,不作数的。
进城就明显看出府城的端庄大方,与商贸繁华的临桐县相比,一个是高门大户里的当家主母,一个是花枝招展的富家千金。
就连路边闲话的普通人,面上都带着从容不迫的傲气。
放眼望去,入目的都是高楼林立,幡旗飘飞,几乎是遮天蔽日。
临桐县能看见的两层小楼这里也比比皆是,更多的是三五层的砖木楼房以木栏高低相连,错落有致。
不是这里的人匠心独运,而是城里寸土寸金,逼得人往高处修。
府城的繁华热闹自不必多说,除了一座座银楼酒楼,布庄饭庄,还有各种各样的铺子。
王三秋蹙着眉,站在一家店铺门外犹豫不决。
这是一家很大的书局,进出的都是士子人物,年纪包括从稚童到老学究,还有一些戴着白纱遮面的女子。
看到这里,王三秋身后的豆豆缩起脖子:“三姐姐,我们……我们还是不进去了吧!”
不怪她胆却,就是王三秋也犯着嘀咕。
昌平府距离大余渡也不过两三天的路程,可无论衣着还是行为,这里已经有些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古代社会风气,对于豆豆土生土长的山里妹子来说,真的是另外一种感觉。
见两人迟疑,带路过来的姜木朗搓着手道:“三秋,你说要找最大的书局,这家就是,来都来了你怎么不进去?”
“你怎么不进去?”王三秋反问。
“我不识字,进去干啥?像你我这样的人到了门口也会被轰出来。”姜木朗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这样霸道?就是现代图书馆那也是容许流浪人员进去看书的,知识无高贱。
王三秋眉头一挑,眼见一群士子争辩着什么出来,她就往书局门口走去。
果然才到台阶下就被守在门口替人打帘的人拦住:“哎哎哎!这位……姑娘,这里不是杂货铺,请往前边走,永福号在那边。”
如此局面心里早有准备,王三秋不恼,况且这个打帘布的小厮比当初县学的门房态度谦和多了。
低头看看自己灰扑扑一身男装,王三秋抬手行礼:“我不看书,就是想找贵局的掌柜问些事,敢问掌柜方便不方便?”
小厮抬眼将她打量了许久:“你不买书,只问掌柜?”
“是的!想问生意上的事,麻烦小哥帮忙递个话。”王三秋摸出两个小钱递过去。
那小厮疑狐的看着她,并不接钱。这个身穿男装,听口音就能知道这是来自南边山里的姑娘。
虽然看着上不得台面,可言谈举止还算文雅,出手也“大方”,又是说什么生意要见掌柜。
对于常年在书局门口迎来送往的小厮来说,会经常遇到其貌不扬的异人,他们都练出一幅好眼力,不会轻易得罪客人。
“姑娘运气不错,掌柜正好出外回来,我这就进去替你通传一声,有没有空见你可不好说。”小厮略一沉思。
见他答应替自己去问,王三秋大喜,将两文钱塞到他手里连声道:“那就有劳小哥了!”
那小厮嘴角弯了弯,顺手将钱掖进腰带,两文就两文吧!聊胜于无,一个山蛮人也学着打赏了?
“那你在旁边等着,别挡着道。”说罢揭帘进去,很快又一个小厮就出来顶替他的位置。
时间慢慢过去,也不见方才那个小厮出来,豆豆和姜木朗不敢到书局门口等,两人磨磨蹭蹭的溜到一家糖水铺子里去了。
半个时辰过去,蹲在墙角处的王三秋终于等到那递话的小厮出来,他四下一扫,才看见避风处的山蛮姑娘,招手道:“跟我进去吧!掌柜答应见你。”
王三秋忙拍打去身上的尘土,跟着他踏进书局。
宽阔的厅堂里有着三五人在看书,不等王三秋对书局里面看仔细,小厮就带着穿过侧门进另一间屋子。
“掌柜的,就是这位姑娘说想见你。”
掌柜是一个清瘦老者,手上正打开几页纸在翻阅,见带人进来,也不放开纸页,更不请人坐,只抬眼看来:“姑娘找老夫何事?”
王三秋见他没有一般掌柜的油腻圆滑,还带着文人的孤傲,也不多言:“我听闻贵局能刊印文书,特意来咨询一下,能否印制布招?”
那老者闻言蹙眉,手上的纸页重重落在桌面上:“姑娘所需之物,随便找一个识字的就能写上,何必来消遣老夫时间。”
王三秋一听就知道遭了,忙解释道:“老先生,我说的布招不是一幅,而是千幅。”
“千幅万幅本局也不接,布招以独特为本,刊印以工整为本,姑娘,你走错地方了!林哥儿,送客!”老者高声叫人。
“老先生,能否告诉我何处可以印制?”
……
走出书局,王三秋却无失望,虽然不能刊印,但她知道怎么解决。
姜木朗他们已经过来。
“姜哥,你可知哪里有好的篆刻师傅?”
若是王三秋问谁家皮货款式好,谁家布料便宜,姜木朗还能说上一二,可这些笔墨纸砚字画印章之类的东西,他就两眼一抹黑了。
不过王三秋也不把希望寄托在这些大老粗身上,在书局外随便找个读书人问问,就能知道篆刻印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