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养成系统
作者:苏慈 | 分类:幻言 | 字数:54.9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六十二章
低温釉上彩是将备好的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白釉或其他颜色釉瓷器上彩绘纹饰,然后置于炉中低温烤烧(烤花时的温度800—850℃),是经过二次烧烤制成的。常见彩色有红、蓝、绿、紫、黑、白等色,所用彩料多为天然矿物,主要是含铁、钴、铜、锰等呈色元素。这几种基本色料要调配使用,才能满足彩绘时深浅、浓淡的需要。如铁红(矾红),有油红、珊瑚红、枣皮红;金红有胭脂红、胭脂紫;黄色有铁黄(釉)、锑黄(彩);绿色有低温陶胎绿釉,瓷胎釉上绿彩(松绿、葱绿、湖水绿),中温型的孔雀绿。另外还有几种与钴元素调配的,釉上蓝彩,金红与钴蓝配制的茄皮紫,钴与锰配制的“姹紫”,以及铁黑等。烤彩温度要严格掌握,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色调。宋、金时期北方磁窑的彩绘及元、明、清时期景德镇的各种釉上彩绘瓷器,都是用这种装饰方法。
浅绛彩瓷盘
彩绘在明代以前多为单线平涂,无论是花卉花鸟或是山水人物,画面线条刚劲有力,古朴雅致。清代各种釉上彩绘色彩艳丽,画面生动活泼,立体感强。
青花加彩
青花加彩都是先将青花纹饰烧成后,再在带有青花纹饰的瓷器釉面上进行彩饰,然后经二次炉火烤花烧成。釉面上彩完全按瓷画设计的要求进行,由一种到多种。如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金彩、青花红彩、青花五彩,成化斗彩,弘治、正德时期的青花绿彩,或青花红、绿彩以及清代的青花胭脂彩、青花粉彩等都是用这种方法制作。成化斗彩是在以青花加彩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加强了青花纹饰的绘画。综观成化斗彩的装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青花原料在瓷胎上勾出纹饰的轮廓线,罩上透明釉,烧成淡描青花瓷器,再在青花双钩线内填以所需色彩,由一种到多种不等,形成釉上彩,而后再入炉烘烧而成。这种装饰方法制作的斗彩画面多为二方连续的图案或多种不同形式的图案。有的书将这种装饰手法称为“填彩”。另一种是用青花原料在瓷胎上勾出纹饰轮廓线的全体或主题,同时还加上青花渲染的局部纹饰,罩上透明釉,经高温烧成青花瓷器,再在瓷画上根据纹饰的设色需要,用多种方法施彩,然后再经炉火烘烧而成。施彩方法,除填彩外,还有覆彩(即在青花纹饰的上面覆盖一层彩色)、染彩(即在青花纹饰的边缘渲染一些彩色起到烘托作用)、点彩(即有的画面青花纹饰为主,用釉上彩稍加点缀)等。这类彩瓷的器表纹饰展开后宛如一幅绘制精巧、色彩宜人的工笔画。
另外,青花粉彩,亦是清代雍正与乾隆时期值得称道的釉下彩与釉上彩争奇斗妍的产品。
素三彩
素三彩的烧制从传世品看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低温彩釉陶器,一类为低温彩釉瓷器。唐三彩、辽三彩、金三彩为低温彩釉陶器,是由东汉低温釉陶发展而来的。三彩釉陶的烧制方法是用粘土做胎成型干燥后,入窑素烧,温度为1000℃一l100℃;然后在胎上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彩釉料,入窑釉烧温度约850℃—900℃。主要色彩为黄、绿、白、蓝等,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产品。
唐三彩釉狮吃幼羊形托盘
真正意义上的素三彩是低温彩釉瓷器,明代由景德镇烧制成功。在制作时,先将设计好的图案花纹,在用瓷土做的坯胎上进行刻划,干燥后置于窑内经1280℃—1320℃高温素烧成瓷胎,然后再根据纹饰设色的要求,在瓷胎上施低温彩釉,将各种彩釉分别用笔填涂于所设计的花纹图案中,也有的将一种彩釉一次浇满全器,再剔去一部分,剔去的部分是需填涂其他色彩的地方。最后入窑釉烧,温度为850℃—900℃。也有在先烧好的白瓷器上,绘低温彩釉纹饰的,多为清代制品。
总之,素三彩是中国在制瓷工艺上高温素烧胎与低温釉烧相结合的一种制瓷技法。
色地彩
色地彩瓷的装饰方法与素三彩相同,也属低温彩釉瓷器。从外观上看,以一种彩釉为地,再施一种低温彩釉为饰的器物。如黄地绿、黄地紫、绿地紫等。
彩瓷烧制
明代彩瓷[1]使用含铁、铜和钻的氧化物作彩料,在白瓷胎上施以各色图案,再经低温烧制而成,这是对金元时期彩瓷品种的继承和创新。从明代彻窑遗址出土的一些精美的彩瓷,反映出明代各个时期彩绘装饰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如永乐白釉绿彩灵芝竹叶纹器托,为永乐早期的遗物,届最早的绿彩瓷“。永乐绿地酱彩龙纹碗.碗内壁及阁足施白粕,外壁绘酱彩双龙戏珠及变形莲瓣纹,经高温烧制后,在外壁露白处填铅绿釉.再经低温烧成,工艺复杂.前期未曾见过。永乐金彩花纹敛口钵,外壁采取贴金方式装饰,手法新颖独特.不见同类传世品”。宣德黄地青花和黄地绿彩瓷器品种均为宣德时期新创。其中黄地绿龙纹盘,素胎填彩挂釉,二次烧成.无款.底部白釉较厚.应为宣德早期遗物。出土于成化地层的黄地绿龙碗,造型、尺寸与北京王府井出土的白地刻花绿彩龙纹碗相似。成化年间黄地绿彩器物极为稀少,绿彩配以龙纹图案装饰的器物更为罕见.此器的发现,填补了成化时期彩瓷品种的空白。正德绿地青花团龙纹碗,器身除青花团云龙纹及口沿朵花留白外,均填以低温绿彩.而口沿、足壁和底部灵芝云以低温黄彩装饰.底部青花双图四字款.装饰新颖,别出心裁,显示出集多种工艺于一身的技法,开一代新风。
有明代一朝历时两个多世纪,国力强盛,海外贸易发达.制瓷艺术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制瓷品种繁、造型多、艺术水平高的兴盛局面。明代御器厂的成功之作,在中国古陶瓷发展史中占有极其显着的地位,也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制瓷工艺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景德镇明代彻器厂遗址出土的部分御用瓷.具有明确的出土地点,地层纪年明晰.不仅是明代彻器的标准器,也为明代彻器厂的发展、制瓷工艺的研究提供丁详细的实物资料。虽然这些出土的落选御用瓷还不能完全代表明代御器厂的制瓷水平,但就其主要成就和艺术价值而论,于此也可见一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