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宁府贤孙
作者:微雨话西楼 | 分类:历史 | 字数:163.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零五章 黛玉的危机感
从肃忠王府离开后,贾瑛没有骑马回府,而是又一次迈步穿梭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听着四周的嘈杂吆喝声,心中却格外的宁静,眼神锃亮。
杨仪的事情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
实在是太被动了。
不是杨仪有多可怕,而是皇权至上的时代背景让他赶到有些无力。
杨仪再是如何, 也不过是个亲王,连太子都不是,还威胁不到他。
毕竟自己是嘉德的臣子,而非他杨仪的,想要威胁自己,再等几十年吧。
他忌惮的是皇权。
其实,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 贾瑛就已经明白,最终能决定他的命运的,只能是皇权。
而杨仪,只不过是皇权庇护下的一个还未长成的树苗而已。
可能是入京之后,万事顺利,他又多得嘉德赏赐,让他有些迷失了。
直到今日,面对杨仪之时,才让他重新变得警醒起来。
这才只是一个杨仪,自己就的使出浑身解数去面对,还要瞻前顾后,那未来的其他敌人呢?
比杨仪厉害的比比皆是,还有朝中那些对勋贵们虎视眈眈的大臣。
贾瑛抬头向宫城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那个地方,他最初是不愿去轻易碰触的,如今看来, 不碰是不行了。
再等等, 等南边的人准备好了。
不过,昭和王府倒是可以先塞几个人进去。
昭王府,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府, 但昭王府的府邸早就已经落成了,杨仪已经封了亲王,自然不适合继续在宫里待着,此时已经搬到了昭王府。
“王爷,肃忠王府回信了,贾瑛愿意相见。”一名王府官员正向杨仪汇报情况。
杨仪闻言,嘴角微微一翘,老天倒是照顾他,送来一个贾瑛。
近来的杨仪,颇有种大势在握,意气风发的感觉,尤其是在几个皇子中,一直都是以长兄自居。
他感觉自己离那个位置越来越近了,父皇已经年过四旬,最多再让他熬上几年,东宫的位置迟早是他的。
可惜,他们杨家人,尤其是几个皇帝,都是长寿的命。
嘉德的几个儿子中,年纪最长的已经有三十岁了,杨仪的年纪算是排在中间,过了今年,就二十三岁。
几个兄弟中,只有他封了亲王,并非是嘉德就有多看中喜爱他,而是因为他是皇后的嫡出。
大乾的皇后殷氏,作为嘉德的原配,一共为其生下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杨仪知道,在他们三个兄弟当中,最受其中的是作为嫡长子的他那位大哥,而最受疼爱的,则是他的弟弟,他这个老二夹在中间,他的父皇对他不远不近。
好在杨俟还小,且天生体质孱弱,对他的威胁并不算大。
至于几个比他年纪大的,杨仪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因为他才是嫡出,而且他还有皇后支持。
他的父皇两个贵妃,都是登基之后封的,鄂贵妃入宫不过五年多,如今仅有一女,尚才两岁。另一位贵妃是他父皇潜邸时就嫁过来的侧妃,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他的那个儿子名叫杨佋,这次也被封了郡王。
剩下的五名妃子中,要么没有皇子,要么皇子还小,也都对他构不成威胁。
至于另一位郡王,也就是他们之中年纪最长的那个兄长,他的母亲原是雍王府的一名侍女,而且已经不在了,他能获封郡王,只是因为他是长子。
他唯一需要在意的,就是那个杨佋了。
真正让杨仪不惧其他几个兄弟的威胁的是,他的父皇允他入户部协理政务。
这是妥妥的未来太子的待遇的。
也就是他到了户部的这几天,朝中六部的一些官员们,没少往昭王府跑的。
他们打的什么算盘,杨仪心里自然是清楚的。
不过,对于这些人的拜访,杨仪没有让任何一人进府,只是默默的将这些人的名字都记了下来。
杨仪不是不想培养自己的班底,只是他如今才刚刚被封了亲王,就与大臣们往来密切,会让他的父皇怎么想。
况且,这些官员多是一些主事郎中,真正让杨仪看中的是六部侍郎以上的那些人。
可惜,这些人一个个都是老狐狸,不肯轻易下注。
不过杨仪并不着急,他在朝中也并非没有可用之人,他的师傅是翰林院的顾春庭,翰林院的几名侍讲侍读编撰,也都曾在宫里为众皇子授过课业,其中不乏有与他交好的。
翰林院,才是朝堂的未来。
而曾与他有过一面的贾瑛,同样是翰林院的骄子。
他对贾瑛的印象并不算深刻,除了皇宫里见过一次外,从他的师傅嘴里也曾听到过这个名字,剩下的就是在前一阵子的低报中了,几乎所有大捷的低报中都能看到这个人的名字。
不过原本这些也都与他杨仪没有太大关系的,起码目前而言,两人并没有什么其他交集。
只是没想到,贾瑛却自己送上门来了。
对于徐文瑜,杨仪确实是喜欢,当日在延祺宫外不经意的一瞥之后,徐文瑜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他才会动用了一些手段,想把徐文瑜调到昭王府里来做女官。
第二百零五章 黛玉的危机感
只不过徐文瑜和贾瑛相比,杨仪还是会选择贾瑛。
江山美人,有了江山,什么样的美人没有呢。
更何况,来为贾瑛说情的,还是杨佑。
如今的朝堂,没有不知道这两人的事迹的,如果能将他们二人收到自己门下,他在军中就算有了自己的班底了。
“嗯,徐文瑜答应了吗?”杨仪问道。
王府官回道:“回王爷,那位徐姑娘似乎不太愿意。”
“嗯?不愿意?哼,她以为她还是大乾次辅家的小姐吗?去和胡尚仪打声招呼,不用再征求她的意见,尽快把她调到昭王府来,詹士府那边你也走一趟,哼,不愿意?这恐怕由不得她。”
“王爷,属下不明白,您不是......为何还要把徐文瑜调到府里来?”王府官疑惑道。
黛玉心里渐渐有了危机之感。
贾瑛不知该不该将徐文瑜的事情告诉黛玉,黛玉毕竟是他的正配,他与徐文瑜之间的关系,迟早是要拿出来的,只是他又怕自己如实说了之后,又会惹黛玉不开心,本身身体就弱,思虑也多,若是......
只是黛玉此刻问了,他又不好隐瞒。
思虑片刻之后,他还是准备实话实说,毕竟这种情,瞒是不可能瞒住的,徐文瑜也不可能永远不见人。
“妹妹还记得那位徐姑娘吗?”
黛玉点了点头,心中渐渐有了猜测,脸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
当下贾瑛将徐文瑜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不过他与徐文瑜之间发生的关系,却瞒了下来,事情总要一步一步来,给黛玉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
黛玉听罢徐文瑜的经历之后,微微一叹道:“徐姐姐也是一个可怜人,二哥哥还是要帮帮她的。”
“只是那杨仪毕竟是皇子亲王,二哥哥有应对的办法吗?我虽是个女孩家,可有些道理还是懂的,朝堂之上,本就是步步维艰,更何况还涉及到储位之争。”
贾瑛见黛玉如此说,心中渐渐放下心来。
“妹妹不反对我帮她?”
黛玉微微一笑道:“先不说徐凤年是二哥哥好友,只说徐姑娘与二哥哥之间也非陌路之人,如今他家有难,身为朋友自然该施以援手,我为何要反对?有所为有所不为,若是见死不救,岂不是无情无义。更何况,徐家姐姐与我等素来也有相交,我也不忍见她落难而视若无睹。”
“玉儿妹妹......”
“二哥哥觉得我是那种善妒之人吗?”黛玉反问一句道。
这话让贾瑛一时间倒不知该怎么回答。
林妹妹善妒吗?
贾瑛心中摇了摇头。
就像西厢记之中的崔莺莺一般,她只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罢了。
前世曹公笔下的林姑娘,之所以会因为宝钗和宝玉之间凭生嫌隙,那是因为再贾府的众人眼中,金玉良缘才是正配,木石前盟却成了一句笑话。
没有家世依靠的林姑娘,如何能配得上身为荣国后裔的宝二爷?
可这一世却不同了,她已经注定了要成为贾瑛的正室的,心有所安之处,又何必去争什么,抢什么,妒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