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良医到良相
作者:杨思大老倌 | 分类:历史 | 字数:101.9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三百二十四 密谋与税收
初秋的苏州景色宜人,城外号称三万六千顷的太湖更是烟波浩渺,风光尤美。
在城东南的东山湖面,一艘画舫正飘荡在湖面,周边还有四条小船护卫着,不许任何不明船只靠近。
画舫内更是雕梁画栋,珍宝林立,角落里一炉沉香烟雾袅袅,幽香袭人。四位看上去三四十岁的豪客,正围坐在一张黄花梨圆桌四周悠闲的喝茶。
他们都是江南着名家族的后代,有苏州沈万三的后代,也有三国时火烧刘备的陆逊后代,更有北宋名人范仲淹的后代。
为一一个名气不大的顾家,同样也是江南的土着。
这四位家主都是继承了数代乃至数十代积蓄,有钱但隐藏的极深,市面上几乎没多少人知道他们。
然而这么多代的积蓄,又让他们的关系网盘根错节,上达朝堂下抵知县,苏松两府的官员暗地里也受过他们不少的气。
年富力强的他们还想再扩大家族的产业,现在就是在讨论一桩大事。
最先说话的乃是沈立,“诸位,在下刚刚从天津卫回来,据说曹子横在天津东郊大肆购买荒地,还雇佣了好多的泥瓦匠人,你们说说曹子横想要做啥?”
“嘶。。。。。。真的假的?”顾道孤长吸一口气,“莫非他们又要搞个大市场不成?”
喝了口甘甜的苏州当地产的香茶,范家康说怎么不可能,天津卫乃华北重镇,有江河运输的便利,北上南下全都方便,我看这是块宝地。
曹子横真是厉害,只要天津卫大市场立起来,光是每月的铺面租金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曹子横是厉害,但他背后那位更加厉害,说不定看重天津卫的就是那位。”说话的乃是四位中唯一住在松江府的陆允和。
自三国夷陵之战后,陆逊被封为华亭侯,陆家在松江府已经住了一千多年。
“那位的生意眼光可谓独到,也可以说是狠辣,一眼看中!”沈立正色说,所以我们今天的议题就是要想办法把那位给请过来。
那位可是真的眼光独到,大力开发海外贸易,不说象牙犀牛角之类的珍宝,光是海外源源不断的铜料,那都是钱呐!
陆允和补充:“还有汇通钱庄发行银票,而且还很受欢迎,这也是个有很大发展前途的行业。前景无限!”
“所以你们就想把那位运作到苏松来?”范家康有点明知故问。
沈立说他祖上万三公就是靠着海外贸易发家的,现在曹子横的手下在海外搞的兴旺红火,那么苏松更靠海,出产的丝绸茶叶也是最顶级的,这是不是比在湖广更有发展前途?
“没错,在下早就有此想法了!”陆允和当即拍板。
他是说把湖广那位运作过来,大家在配合下他搞出点政绩来,天长日久自然就会有入股的机会。“汇通,海贸我都看中。”
一阵清风徐来,顾道孤惬意的把头靠在椅子背上,像是在自语又像是在提醒,说运作的事没那么容易,还需要从长计议。
此话在理,大家不由得都点点头。
因为官员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只有走了一位才能来新的一位。苏松两府现在的知府大人还在,且都是来头不小,怎么可能就把那位给运作过来?
这四人心里想的就是,必须要把苏松两府的现任知府搞走一位,不然运作无从谈起。
搞事就成了必然!
沈立:“其实搞事也很简单的,现在不就是朝廷上缴秋税的时间吗,咱们让人少交点税,今年先给两位知府一点难堪,让朝廷在斥骂他们一顿。明年再想办法把事情搞搞大,争取一举绊倒一位!
“好,就这么办!“陆允和当即响应。他还举起羊脂白玉做的茶盏,用北方官话说:“干!”
“干!
这句话一语双关,既有干杯之干,也有干事之干的含义。
正事已经达成共识,召集人沈立非常满意,还招呼护卫把船摇到城内去,今晚上要好好和哥几个喝两杯。
画舫快要靠岸,四人中年纪最大的陆允和还没头没脑的提醒说,还有最少两年时间,时间上非常宽裕,所以我们做事情必须要隐秘,不要留下痕迹。
可不能让那位看出苗头,毕竟人家也是状元出身,可没有被人随意摆布当棋子的觉悟!
“有道理!”范家康非常理解这句话。
一小段时间之后,当苏州知府看着手上今年的税收账目,他眉头紧皱。久久沉默不语。
苏州可是大明一等一的好地方,可以说富的流油,朝廷给定下的税收额度自然而是一等一的。
然而自他上任以来,赋税就从来没有收足过,为此他去年还吃了朝廷质问。这道还罢了,最关键的是举荐他的后台也来信,督促他一定要把赋税给收足了,不然这个位置做不长久!
今年这位知府可是下了死力气,严厉督促手下各县都下乡去收税,可今天他看到的账目,竟然还比不上去年的,这让他怎么过意的去?
一旁师爷还在提醒,时间已经不多了,就这点赋税也要尽早上缴京城,延误朝廷税收,惩罚会更加严厉。
“交把!”苏州知府说这话时,他的心都凉了。
果然,苏州府的赋税上缴朝廷,数目只有去年的六成,这立马就给了翰林院,都察院这些清流以攻击的靶子。
同时还被攻击的,还有苏州隔壁的松江府,他们也遭受同样命运。
弹章如雪片,有人只是想要弹劾废物,也有人心怀另外目的,想要取而代之。
所有奏章上不约而同的都在说,苏松知府乃朝廷赋税重地,关系匪浅。现在苏松两知府能力不足,尸位素餐,德不配位,以至延误朝廷税赋,这种人应该被拿下法办!
尽管也有人上书帮着说话,说苏松两府官员家庭众多,免除的税收也很多,这才是税收不足的主要原因。这是制度问题,和官员能力无关。
但是朝廷的清流们哪管这些,他们看谁不顺眼,就立马开喷,不把这位喷到了决不罢休!
就这样,现任苏州府松江府两位知府都给罢官了。
随即一场抢夺苏松两知府的新战斗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