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作者:共赏清歌 | 分类:历史 | 字数:111.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6章 我是皇帝我最大
搞得刘志都好笑,怎么感觉自己像个欺负良家女子的恶霸少爷一般。
“翰林苑的筹备工作怎样了?”
梁不疑小心翼翼地回答,“正在加紧遴选人手,都是些专心治学之人。”
“很好,这个你做主就好,我相信你的眼光。”
刘志安抚了几句,又接着道,“今日是想与你说另外一件事情。”
“陛下请吩咐,臣洗耳恭听。”
梁不疑立刻躬身行礼,刘志心内暗叹,他这是吓破胆了吧,过于谦卑了。
“我想着翰林苑每日需要大量抄写,费时费力,若能有什么方法将整理好的书籍印刷出来,岂不更好?”
“印刷……是何意?”
好吧,这词儿现在还没有,不过没关系,从今天开始就有了。
“我从印章这事上得到些启发,若是用整块的木头雕底板,然后用油墨拓印,岂不是可以直接印出整页?”
活字印刷术现在的技术还不成熟,暂时他不打算推广,但如今天下治印技艺已经很成熟,推广雕版印刷术正是时候。
他这么一循循善诱,梁不疑果然听得双眼放光,此时的文学大家多半都会治印高手,深知其中的内情。
“虽然印一本书所费甚巨,但同一套雕版,却可以印刷千百套一模一样的书籍,你想想,岂不美哉。”
梁不疑听得心潮澎湃,“陛下真乃天人也,若此举成功,将造福万民,流芳百世。”
“哈哈哈……”
刘志用大笑掩饰自己的尴尬,他不过是偷了古代人的集体智慧成就罢了。
除了印刷术,其实造纸术也还得再改进改进,蔡伦所创造的造纸术,降低了造纸成本,但纸质仍然不太行,过于粗糙,韧性不够。
他已经指示少府,另外研究改进,虽然他不清楚详细的古代造纸流程,但多少知道些皮毛。
为了造出质量优质适宜书写的纸,要求他们尝试用桑树皮,以及各种藤条的皮做原料。
在造纸过程中加入一些植物胶,让纸质变得更光滑。
相信得到这些提示以后,少府的工匠们经过反复试验,用不了多久就会造出洁白光滑,真正适合书写的纸张。
“好了,你先找些人一起试验一下,这个也不急于一时,慢慢来吧。”
今日他要找梁不疑研究的,除了雕版印刷术的事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我每日批阅奏折,对于连篇累牍的文章,感觉断句起来特别麻烦,浪费了不少的时间。”
古时候的文章密密麻麻的一大版,没点文学素养的人,想读通顺都难。
这对于幼儿的开蒙学习十分不利,也不方便文化的推广。
“这个……从古至今,圣人文章便是如此,要改动恐怕不太好吧?”
梁不疑思想守旧,不愿意做出改变,他是早就料到的,但此人性格懦弱,没有主见,只要他继续坚持,再施加点压力……
嘿嘿……
反正当皇帝的,多少要占一点便宜。
“圣人文章自然是好的,可你要想到,不是每个人都有如你们这般的文学素养。
光是学会断句,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实在是不值得。”
刘志把脸一沉,做出很不耐烦的模样,果然,胆小懦弱的梁不疑,立刻便不敢再坚持了。
“既然陛下如此说,那自然是有道理的,请问陛下的意思要怎么改?”
见他从善如流,刘志很满意,不过标点符号的推广需要时间,此时的时机尚不成熟。
“这样吧,你们抄写书籍时,但凡遇到需要断句的地方,就留白一字的距离,如何?”
他说的这个方法,实施起来比较方便,也更容易为当时的人所接受,算是一个过渡吧。
梁不疑想了想,觉得也还可以,再说他也实在没有勇气和刘志唱对台戏。
“如此甚好,就依陛下所言。”
刘志心下暗喜,等他们把雕版印刷术弄出来,再用这种新的格式印刷上千万套,到时候大家的习惯潜移默化,很快就会自动改过来了。
“明日我再下个诏书,以后但凡给我上奏折的,都这么办,不然的话就拒不受理。”
反正我是皇帝我最大,你们不听也得听,这么小的事情,他就算是任性而为,也没人会认真计较的。
梁不疑唯唯诺诺地答应下来,赶紧告辞退了出去,到了门口只觉得背上一片冰凉,却原来是衣服都已经被冷汗打湿了。
唉,他还真是不适合和皇帝打交道,至于刘志交代下来的事情,梁不疑便是打点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也要加班加点赶紧弄出来。
这边刘志看着窗外深觉无力,他不是什么理工科高材生,没办法发明复制一些机械化工类的东西,以科技兴国。
大部分的东西他都是只知道些皮毛,只能一边慢慢回忆,一边让少府的工匠各种摸索试验了。
最起码他指明了方向,以及大的思路,研究起来也不是无的放矢了。
大热的天,即使大殿里阴凉通风,他也觉得有些燥热,张让很懂脸色的给他端来两杯加了冰块的甜酒。
这酒里放的是蜂蜜,味道还不错,此时还没有砂糖,除了蜂蜜就只有粮食熬的饴糖了。
诶,不对呀,去年秋冬,他记得自己还吃过益州进贡的甘蔗呢。
既然有甘蔗,要想制糖岂不是很容易?
想到此处他又来了兴致,用甘蔗制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他小时候看别人做过,多少还有点印象。
过程很简单,清洗、粉碎、压榨,然后经过熬煮、过滤、凝固,最后便切成一片片的片糖。
虽然品质比不上砂糖那么好,但比之如今的饴糖却更方便,只要甘蔗的产量上来了,到时候制糖业也会跟着迅猛发展。
不过这次他就不据为己有了,免得让人奇怪,就假托是南蛮进献的,反正也没人敢找他追根究底不是。
写完工艺流程,他才忽然意识到,这片糖卖好了,可不比白酒的利润差多少,就这么拿出来,岂不是便宜了那些家伙。
不行,他得先自己把钱赚足了再说。
嗯,这次交给谁来办好呢?
就董班吧,他在武陵郡,离南方甘蔗的产地近,再说他手下才收服了一大堆土匪没事干呢。
让他们转行做工匠,也正好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