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凰谋乱天下

作者:起居小舍人 | 分类:古言 | 字数:128.5万

第535章 相逢唤醒京华梦(中)

书名:凰谋乱天下 作者:起居小舍人 字数:2254 更新时间:2024-11-16 20:47:53

赵攸止与安王李信在书房中交流了许久。

在这个交谈的过程中,就连站在一边的武思远和崔景岳都感受到了安王李信是真心倾慕自家吴王,眼里满是仰慕之情,很是相见恨晚。

赵攸止也感受到了安王李信的心意,心中不免小小感动了一下,原来燕人中也有这般良心,也有这般喜欢诗词的人,更难得的是安王李信在言语之中还透露出了对父亲的不满,这个安王李信是个很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于楚人遭遇此难,深感同情,对于在战火中不幸遇难的文人很是痛惜,那些在战火中被损坏的书籍也是安王李信痛心的一个主因,在他看来,这简直是天大的灾难。

安王李信恨自己不能阻止这场战争,恨自己没有能力保护那些书籍,还有那些能写出好文章的人,说自己没有多大的福分,不能亲眼见见那些人,还有那些书。

赵攸止何尝不是这样想?

夷人南下,燕人北上,两下夹攻,楚国灭亡,百姓流离失所,有的失去生命,还有楚人引以为傲的宝物,那些很有风骨的人,也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殆尽。

国宝被人挖掘,被拉到各处贩卖,有的被扔在路边,无人认识是至宝,生生损坏;文物被人焚毁,有的是绝迹,仅此一份,从此以后,没有楚人知道自己曾经有这样一份宝物了;有风骨的人不甘心,奋起抵抗,被捉住斩首,终用鲜血诠释了书中所写的凌然大义……

楚国损失了这么多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找回来的,以后有机会复国,这些东西也很难再回来了。

赵攸止背转过身子,不让蜡烛的光找到自己眼睛中的泪。

到了三更,安王李信终于有些倦意,加之宦官频频来催,说明日皇帝陛下还要召见,还要问些文章道理,劝安王李信早点休息,赵攸止也身心疲惫,走出书房,与安王李信道别。

安王李信随后出来,亲自将赵攸止安顿好,说了许多珍重的话,然后才走。

躺在床上的赵攸止反反复复,睡不着,脑海里全是幕幕惨状,他实在是无法安睡。

没办法,只好起身出房门,秉烛站在四方院中,抬头仰望,俯身细看,只见是往上看,找不到一丝光亮,往下看,找不到一点出路。手中虽然有燃烧的蜡烛,光亮太弱,不起任何作用。

赵攸止举起蜡烛,细细端详自己住的小庭院,有翻新的痕迹,但也能看出来还是保留了一些以前的影子,比起宫殿,更像高耸的民房,上面毫无走兽,只有灰瓦,院墙厚重,十分高大,从外看,与世隔绝,从里看,自有天地,可以安静放心,想必这燕人的老祖宗想要儿孙懂得安然不与世俗相争的道理吧。

不知今日的燕人是否对得起他们的祖宗,今日的情况也是那些老燕人愿意看到的吗?

“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歌阑酒罢,玉啼金泣,此行良苦。驼背模糊,马头匼匝,朝朝暮暮。自都门燕别,龙艘锦缆,空载得、春归去。”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这命运确实好玩又好笑,这些诗词是他南下巡视时思念长安及亲人所作的,提笔时还曾句句斟酌,字字推敲,虽有思念真情,但却没有今日这般刻骨铭心,今朝身处异国他乡,受尽颠沛流离,方才真正感受到真实的思念,是一种不可说不可道的情感,始终有一份苦涩在舌头,却又吞咽不下去。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赵攸止低头伤感,身为堂堂男儿,本来应该臂力雄壮,今日却衰弱的连烛台都举不起来了。

因为不想让人看到他悲伤虚弱的一面,他便没有让武思远等人跟上来,自己一个人在庭院内踱步,很想出去,却不知道出路在哪里,想找个坑蹲进去,却不甘心将大好河山拱手相送他人。

左思右想,这不是,那不是,上不行,下不能,高不成,低不就……

霎时难住了风流倜傥,满身才情的吴王赵攸止。

赵攸止手持烛台缓步走,犹如无头苍蝇胡乱撞,只是他要更可怜些,比他弱小的都有家可归,他只有寄人篱下,笑脸相迎血仇人这一条路。

慢慢地,赵攸止走到墙角跟下,心里无助,全身酸痛,惊魂未定,脑海中又闪过了那小衙内的狰狞脸,哀叹自己命运太差,落得被人欺负的地步,也恨苍天不公,为何不让燕国人遭难?

正在心似煎油,差些油尽灯枯时,赵攸止猛然听到墙的那边传来了声声娇柔的念词音。

不用细听,不用分辨,赵攸止只听半句,就知道那念词人念得乃是他的词。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娑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一寸横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

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听得旧词,赵攸止更加伤感,往日只是匆匆去,不会姗姗来了,人事成空,景物凋零,走的走,散的散,死的死,只有他站在墙根下惘然独念,抬头偶然能见俯仰人间千年的明月与金乌,可这目睹千年事的明月与金乌并不能给他半点安慰,只会徒增伤感与怨恨,恨自己不是古人,要受今日苦,恨自己不是神仙,能使黎民百姓免遭苦。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赵攸止脱口而出,他恨透了燕人,他不希望看到燕人永远能遮蔽日月光明,不相信他不能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

小人终究是小人,东风一过,便没了能耐,现出原形,不足为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