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赘婿临门:重生农女种田忙

作者:秋天的第一颗砂糖 | 分类:古言 | 字数:146.3万

第662章 鲜卑内乱

书名:赘婿临门:重生农女种田忙 作者:秋天的第一颗砂糖 字数:2093 更新时间:2024-11-16 19:45:08

唐洛瑜叹了口气,“可怜长公主,从小到大娇生惯养的皇亲国戚,出嫁后只体会了十日新婚的甜蜜。”

她是个姑娘,心思细腻,同理心又强,之前她和长公主并不熟识,如今却能设身处地,这般想着,竟越发心疼起这只见过几次面的妯娌来。

薛林策握住她的手,宽慰似地捏了捏,夫妻二人的视线在半空中对上,随后相互挤出一个笑容,手拉手前往大门。

家丁们早已和二人熟识,无需禀报就将夫妻两人迎进了屋。

此时景杉正在院落中小坐,二人进了院中,彼此间正好打个照面。

景杉身穿一身江南烟雨的雾霭蓝衣,没有半点刺绣和暗纹,手臂上绑着守孝的黑布,发丝半披半扎,簪子也换成了白玉样式,他清瘦了许多,双颊微微凹陷,面容有些憔悴,眼睑处布满显眼的青灰,身上那股清冷易碎的感觉更加明显,连反应都迟钝了许多。

长公主坐他身边,身形也消瘦了些,眼中半是担忧半是忧伤,瞧得唐洛瑜这个做弟妹的越发心疼。

才热闹了十日的景府,又变得比新婚前还要清冷寂寥了。

“原来是弟弟和弟妹来了,”长公主站起身来,面上挤出一丝笑意,“快请坐,府上新进的茶叶还没到,只得委屈二位用陈茶了。”

唐洛瑜恭谦地笑笑,“你我是一家子,不必在意这些虚礼,倒是你,又瘦了许多,就想着你们近日操劳,特地给你们带了补身子的汤来。”

她一面说一面将手上的食盒打开,一阵令人口舌生津的清香立即扑面而来。

既然已经带来了,那就没有再推辞的道理,下人送来了汤碗,唐洛瑜则尽职尽责地分发起来,薛林策也耐心地开导兄长。

府中沉闷的气息终于得到些许缓解,就在薛唐夫妻二人准备起身告辞时,忽然,院门被人猛地推开,发出一阵剧烈的响动。

这动静在安静的氛围中格外明显,四人一惊,齐齐回首往门口望去,只见出现在门口的不是别人,而是关月和柯萤。

关月也怀着身子,却是三步并做两步地跑着过来的,把身后的柯萤吓得心惊胆战的。

“怎的了?”长公主还算从容淡定,“何事这般慌张?”

“不好了!”关月开口时声音都在发颤,脸色发白,额头上一排大汗,连耳边的碎发都被染湿,紧紧地贴在雪白的面颊之上。

大伙赶紧迎上去,唐洛瑜和长公主同时出手扶住她。

“姑奶奶,”唐洛瑜又是担忧又是心急,“你可是怀着身子,总这么毛毛躁躁的怎么好!”

关月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发生了大事,我急着过来找薛大人,谁知唐府和薛府都无人,我便想着你们一定在景大人府上,便赶紧过来了!”

“到底发生了何事,”景杉眉心抽了抽,心头又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何事这般急促?”

关月在几人的搀扶下慢慢坐到凳子上,“咕噜咕噜”地喝下一碗热汤才开口道:“是鲜卑的事,鲜卑忽然内乱,花师叔刚将公主送过去,还未来得及回来竟就遇上了鲜卑叛党谋反之事!”

柯萤接过话茬,“花师叔所带的兵力不多,只够送亲和保护公主,以少对多,此时已经深陷险境,怕是挺不了多久了!”

此话一出,众人立刻有些慌乱。

“此事皇上可知道?”

薛林策追问。

“应当是知道的,”关月揩了一把脸上的汗,“可是皇宫还没有消息出来,战机延误不得,也不知花师叔那边怎样了。”

她一着急便慌乱,说话语速也变得极快,手上捏着衣摆,将衣衫揪紧,捏出一片褶子来。

“你别担心,”柯萤出言劝阻,小心地捏了她一只手腕把脉,“你还怀有身孕,可激动不得,战场官场上的事皇上和大臣们自然会想办法,你且放心,瞧瞧,你脉象如今又乱又急,可让腹中的胎儿吃不消。”

听到柯萤这般说,关月才抓着胸口的衣裳,深深吸了几口气平静下来。

“公主这才抵达鲜卑多久,”唐洛瑜眉心拧成一个“川”字,“早些年便听说鲜卑常年游牧,民风急躁,谁曾想这许多年过去了竟还是一个这般不太平的地方。”

柯萤一边捏着关月的手腕一边叹息,“如今也不晓得公主怎样了,花师叔失守,公主的境遇便危险了。”

“只知道是鲜卑内乱,还不知其中具体消息吗?”长公主插了一句嘴,她没有参与过南下平反的事,也不了解战况。

“不知,”关月疲惫地摇头,“鲜卑和中原本就距离较远,若不是内乱的消息大,恐怕也不会传得这样快,再者,这是一家人打架,外人是少有知道切实情况的。”

“那又是如何得知花师叔沦陷的?”

长公主也是心急,便追问了一句。

“花师叔是我们中原的人,自然是有探子专门来报,”唐洛瑜接过话,“可是如今知道花师叔失守,却不知道公主情况如何,想来应当是公主已经进入鲜卑,花师叔准备返乡之时,这帮人多半就是在等两拨人分开,应当是别有用心。”

“事不宜迟,”薛林策出言打断现场焦急的气氛,“这事还得快些去问皇上,如今朝中无人,先前文武百官基本罢免了一半,剩下的也是各执己见,想必一日半日是拿不定主意的。”

景杉也赞同,如今朝堂中满打满算只剩下了一半臣子,这些臣子都是当时拒绝与柳相同流合污的忠臣,倒也是个个有风骨。

唯一不好的就是这些臣子年纪颇大,有风骨之余还格外固执,每次上朝难免一场唇枪舌剑,一件事就是拖半个月也不一定落实得下来,让小皇帝很是头疼。

两人马不停蹄地进了宫,小皇帝也已经得到鲜卑内乱的消息,此时也正头大如斗,三人商议了半日讨论不出个所以然,只好又将事情推到次日的朝堂上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