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小福妻:旺夫从种田开始
作者:柚子鹿 | 分类:古言 | 字数:52.1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1 有你看得上的人不
第二日开铺后,姜小鱼将招募启事正儿八经的贴在门口最显眼的地方。
一早上倒也有几个人过来询问,一进来东张西望的,那种眼珠子滴溜溜转的眼神姜小鱼一看就觉得不是什么好人。
“二嫂,这些人你有看上的不?”
忙完的萧小荷走到姜小鱼身旁问道。
姜小鱼摇摇头,叹了口气:“这些人都不行,掌柜的没那么好招,慢慢来吧。”
掌柜的在现代来说相当于店长,不仅得正直,还要会算账,毛利,以及整个店铺的营运。
她给出的工钱不算少,也不多,是根据现在的市场来定的。
过了几日,姜小鱼还是没招到合心意的掌柜,正当她准备另谋他计的时候,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门外,一名男子礼貌的扣了扣门,正在招呼客人的萧小荷听到声音,一抬头看向门外,何时了也看过来。
一看到是何时了过来,萧小荷让月华先帮忙招呼客人,她自己走了过去,看他一直在门外站着不进来,便问道:“你来做什么?也是来买胰子的吗?”
何时了闻言摇摇头,指了指贴在门上的招募启事:“我来应聘这个。”
听闻他的话,萧小荷心下立即觉得合适的人终于上门了,随即带着他去见姜小鱼。
此时的姜小鱼正忙完手里的活儿,看到小荷带着一名男子正往她这边走来。
身后跟着的男子,她看着挺面熟的,就是没想起来在哪里见过。
“二嫂,二嫂,他来应聘掌柜的。”萧小荷语气掩不住兴奋的对着她喊道。
何时了礼貌的双手作揖:“你好,我叫何时了,看到贵店门外贴着招聘掌柜,想来应聘。”
何时了!
听到这个名字,姜小鱼这才想起来,当初在卖猪下水的时候见过几回,只是没想到他会来应聘。
姜小鱼简单的了解下他的情况,她看人向来不会错,一番聊天下来,他确实是挺适合的,至少这几日来应聘的人里,他是最适合的。
而且看萧小荷一脸期待的模样,姜小鱼想了一下,就决定聘用何时了。
“这样,香胰本草刚开业,前期筹备和经营会比较忙,第一个月没有休息天,第二个月起,一个月可以有两天休息,是有工钱的。每个月我给你1两银子作为工钱,如果店里生意好,超出我设定的目标,那就按超出的部分拿百分之一的提成,总的来说就是,生意越好,银子越多。”
“一两银子?”何时了问道。
“是啊,怎么,嫌少吗?”姜小鱼以为他觉得这个工钱少了,一两银子在他看来不算少了,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不是不是,我想说一两银子是不是太多了?”
“扑哧哈哈哈……”一旁的萧小荷忍不住笑出声来,这年头还有人会嫌弃工钱多的,果然何时了最适合当铺子的掌柜,一点都不贪财。
姜小鱼笑道:“何公子不要觉得这一两银子多,掌柜的工作没那么简单,现在我来和你说下,掌柜每天的基本工作都有哪些,。”
她深知一个店铺的店长责任重大,一家门店经营和盈利如何,除了产品,店长的远见也非常重要。
好在何时了读过几年书,姜小鱼只是将大概说了一下,他基本都掌握了。
分开的时候,她拿了两块胰子让他带回去用,一番推辞之下,何时了才收下。
等他走后,萧小荷才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一下子落入了姜小鱼的眼里。
现在正是萧小荷情窦初开的年纪,遇到这么一个谦谦君子,免不了心动,这些她也都是过来人。
看来何时了来香胰本草当掌柜的,很大可能是一家人了。
第二日,何时了在铺子开门后第一时辰来到门店。
姜小鱼很喜欢守时的人,她让小荷带去了楼上楼下的摆放区熟悉一遍,最后姜小鱼才把账目都交给他,并交代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记录清楚,她每天早上会清理账目,每个月核对账本。
自从何时了来了,萧小荷在店铺更勤快了,只要一闲下来,她就去找何时了聊天。
这天,她凑过去收银那边,何时了正记完刚刚一笔账放下笔。
“何掌柜,你这字写得真好看,比我二哥还好看。”
“不敢和萧公子相比,只不过早几年读过几年书,懂得几个字。”何时了谦虚的说道。
“我二哥也是读过几年书,不过没办法,家里太穷了,读不下去,为了养家糊口,就只能辍学了。”萧小荷略带落寞的说道。
如果当时不是家里太穷,二哥这是应该都可以高中状元了吧。
村里的人都知道他二哥是读书的料子,都说如果读书,定能高中。
她不懂那些读书人的事情,但一听就知道是很厉害的。
她才说完,何时了微微叹了口气,像是了解那种感觉一样。
“何掌柜,你怎么没继续读书?”
何时了礼貌的回答道:“和萧公子一样,家里供不起,拿不出多余的银子读书,连糊口都难了,怎么敢继续想读书的事情。”
萧小荷惋惜的点点头,一副明白的样子,继续问:“那家中可还有什么家人?”
“双亲在几年前就去世了,上面还有两位姐姐,大姐叫何春花,二姐叫何秋月,姐姐都已嫁为人妇。”何时了平静的介绍自己家里人情况,对萧家这一家子,他觉得都是好人。
听到他无父无母,姐姐嫁人了,只有他一个人,萧小荷心里免不了生出几分心疼。
如果他继续读书的话,定是和二哥一样,是个能光耀明媚的人。
走过来的姜小鱼刚好听到这句话,顿时春花秋月何时了这句话涌上心头。
原来,何家三姐弟的名字是一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