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弦断有谁闻

作者:古月今生 | 分类:古言 | 字数:57.1万

第78章 身非彩凤(上)

书名:弦断有谁闻 作者:古月今生 字数:2496 更新时间:2025-05-11 09:57:20

李天乔站在案前背诗,似乎朗朗上口:“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但很快速度就放慢下来了,“三之日……于耜,四之日……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馌彼南亩,田畯……,田畯……至喜……”他突然冲着一直在旁听着自己背诗的宁国一笑,道,“舅母,我练一套拳给你看,好吗?”上次宁国嘉奖他的拳舞得不错。

宁国还没答话,在一旁案上正抓着双陆棋子玩的滈儿抬起头来:“我要看天乔哥哥练拳。”

宁国摇了摇头,轻声道:“哥哥在背诗,滈儿乖,哥哥长大了是要做大事的,不能只会拳脚。滈儿以后也要学哥哥好好读书!”说罢径直看向天乔。

天乔无奈地瞟了瞟又去玩棋子的滈儿,眼珠转了转:“舅妈,您还没看过我舞鞭吧,我舞一段鞭子给您看,好吗?”见宁国面无表情,他又笑道,“我的鞭舞得可好了,娘说我将来一定会比她舞得好!”其实他娘是说他一定要比她舞得好才行,但为了吸引宁国注意,他故意改了一个字。

宁国心中一直很好奇令狐绢为何改习鞭子,也很想看一下舞鞭,上次天乔要耍给他们看,却被令狐綯岔开了目标,但此时宁国仍不肯通融地摇了摇头。

天乔皱着眉道:“这个太难了,我背一首别的吧!”

宁国摇了摇头,温和地坚持道:“这是先生布置的功课,必须将这首诗背完才行!”

天乔见无法可设,拗劲也上来了,生气地一屁股坐在滈儿旁边的地上,对滈儿道:“我不背!来!我俩下棋玩!”

滈儿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了看天乔,又看了看宁国,他虽小,却很有眼色地不应答天乔。

宁国对站在旁边的奶娘道:“把滈儿抱防护。”又不容置疑地道,“今天必须背完这首诗,否则你哪儿也不准去!”

天乔转头看了一下旁边,但周围的人们都垂下了头不敢看他,连自己的佣人高兴也呐呐地使劲点头,他自觉无望,又不甘心服输:“行,但你先背一遍给我听!”他每次都用这招来对付父王。

望着李天乔板着脸的生气模样,宁国不由地想起了绢儿,绢儿曾说过她从小性子极倔,就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这孩子的性子看来一点也不比绢儿好。李瑞钦前几天又来到长安,这次居然又带了天乔来,只不过是天乔自己偷偷上了他的车!据说绢儿不知为何事责骂了天乔几句,正好见李瑞钦出门,天乔趴在马车顶上就跟出来了。李瑞钦出了城才知道,让他回去却死也不肯,李瑞钦只得忙不迭地打发人去告知绢儿,担心绢儿一定会急疯了!不料绢儿只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找到就行,就让他跟着出去见世面吧!”

可李瑞钦此次来京事情不少,他得到京中传递的消息,宣宗权力已稳固,有意想收回部分地方势力,欲将一些长期在外地的节度使调回到京中任职。经过多年世事磨练,李瑞钦表面上虽仍是一副凡事大咧咧不经意的样子,其实通彻世事。他不想来长安这天子脚下搅这些浑水,但圣意一下便不能不遵,遂急忙赶到长安,拜访那些手握实权的重臣,托他们在皇上面前讲些好话,故此忙得不可开交。天乔天性聪明调皮难以约束,管重了说不定又跑了,管轻了回去后向绢儿交不了差,正在左右为难之时,李瑞钦想到了宁国,遂灵机一动,自己亲自登门谋之于宁国。自从与令狐綯重修旧好后,李瑞钦自然不肯放过令狐綯这个能为他在宣宗面前通融的门路,所以这次来长安后经常来令狐府中。

不待李瑞钦开口,绢儿也一字没嘱托,但宁国听他抱怨了两句,便自觉义不容辞地将看管天乔的责任揽了下来。李瑞钦不想这么轻易就卸下一个千斤重任,乐不可支地谢了又谢。宁国专门请了一位先生来教授天乔,但天乔顽劣异常,时常设法溜了出去玩耍。年近花甲的先生哪里管束得住这小野马一样的小王爷,没过几天就辞了去,临走前撂下一句:“让他把《诗经》背熟了再说吧!”宁国便亲自抓起天乔的功课来,弄得天乔叫苦不迭,一见了李瑞钦就缠着要回去,李瑞钦正巴不得有人能管束住他,哪里肯依他。

此时宁国见天乔倔劲上来,也不责备他,将书卷递给了他,自已缓缓地将《七月》完整地背了下来。见天乔仍坐在地上却不再言语,宁国又道:“这首诗内容很丰富,你知道它写的是什么意思吗?”

宁国点点头,逐一解释给天乔听,又道:“这首诗在讲述一年中依时令而耕作,以衣食为经,月令为纬,作物伺时生长为辅,交织成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的生活。背了这首诗,天乔以后就可以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什么季节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也要知道平民百姓的劳作之苦,我们的衣食是从何处而来……”

天乔仍愁眉苦脸道:“可是——真的很难!”

宁国笑了:“是啊,有点难,那我们一节一节地背,好不好?”

天乔知道推拒不了,只得嘟起了嘴,跟着宁国念了起来。

墨兰轻轻走了过来,将一册密封得严严实实的东西递交给了宁国,轻声道:“方才平西李夫人派人专程送来的,还说必须夫人亲自拆看。”

宁国点了点头,李永凌夫妇极为忠心,对她这个过气的长公主不仅言听计从,逢年过节问候,自她说想了解外间事物后,便不断地将打听到的消息及时送来。

看了一眼似乎正在专心背诗的天乔,宁国便动手拆了包裹。只见里面竟只是一本诗集,国人都爱诗好曲,便有书坊常将最新的诗编辑成册出售,价格不菲。当然,里面经常有些艳情诗,但也有不少好诗,可青玉决不会是送给她一本诗册供以消遣。宁国好奇地翻了一下,目光很快就被其中的几首吸引住了。

《漫成其一》李义山沈宋裁辞矜变律,王杨落笔得良朋。当时自谓宗师妙,今日惟观对属能。

这是玉溪在发牢骚,倒也难怪,他怀才不遇,气不能平。字面上象是嘲讽当今的文人墨客,其实是嘲讽牛党的排挤打压有志之士!宁国轻轻叹了口气,连李瑞钦都学会了委曲求全,可玉溪还是这么清高不群,她翻了一页,继续往下看去。

《漫成其二》李义山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集仙殿与金銮殿,可是苍蝇惑曙鸡。

怪不得青玉要将此诗集封了送来,玉溪居然以李白、杜甫身世自比,杜甫和李白曾在集仙殿和金銮殿受到过皇帝的赏识,却又都因遭到谗言而终身不得志。他还直斥朝中当权者身无才华,有如苍蝇嗡嗡喧闹,阻碍了有才之士发出晨鸡啼鸣。这诗若是被当权人士看到了,玉溪只怕再无出头之时!

宁国忙匆匆一翻,其后还有《漫成》三首,笔锋均愤慨地直指当政时弊,而且居然在诗中为已被贬至岭南之外的李德裕鸣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