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当皇帝
作者:幻星虎 | 分类:游戏 | 字数:252.6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百七十八章 秋收已过
上党郡上期的赋税是四十七万余石。
因为迁移了十万人过去,所以赋税增加显著。
不过因为都是新开垦出来的荒地。
所以产量不高。
按照人均来算,常山郡人均二点四石。
太原郡人均一点八石。
上党郡人均二点二石。
这几个数据,除了太原郡跟往年差不多。
常山郡和上党郡,都是被新迁移过去的人口,拖低了一点,不过也就拖低了零点二石到零点三石左右。
太原郡是因为田地耕种过度,所以每年都在递减,如果不休养土地,今年或明年,就会出现大面积绝收。
上党郡是因为新迁移过去十万人开荒,这些地产量不高,会拖累平均指数。
常山郡也是如此,不会没那么严重。
从数据上来看,这些粮食完全不够百姓吃。
不过普通百姓是,人均一个男子,一个月吃半石粮食。
而小孩、老人、妇女,肯定吃的相对要少一点。
所以百姓的这点余粮,只能勉强度日。
如果出现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百姓就无法度日。
这也是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
因为百姓不起义造反,就会要饿死。
另外就是,这只是送上来的赋税文书数据。
实际征缴的赋税,没有这么多。
因为赵风迁移十五万人去上党郡和常山郡时,已经说了,他们会减免一年赋税。
所以常山郡应该还是一百三十余万石。
上党郡还是四十七万石左右。
都跟上一期差不多。
只有太原郡减少的,三十万石粮食赋税,是真的减少了。
这也是赵风到了并州后,决定休养生息,不发动战争的主因之一。
一期减少三十万石粮食,一年就要少六十万石粮食。
如果发动战争,势必无法存有余粮。
看看现在的各路诸侯就知道。
而没有余粮,赵风就无法完成人口迁移的任务。
太原郡如果人口不迁移,那么就会出现绝收的情况。
到时候要么学张燕,把太原郡人口遣送到太行山脉去求生存。
要么让太原郡人口成为流民,去祸害太原郡周边的郡地,比如常山郡、上党郡、雁门郡等地。
但这些地方,一样也是属于赵风的治地。
这些地方流民暴增,就会出现很多乱子。
这就会导致恶性循环。
像现在,休养生息了快两年。
赵风治下的人口结构,也差不多已经调整好了。
那么赵风的战争潜力,也就大大增加了。
这也就是赵风才会这样做。
如果换个人,说不定就不是这样了。
比如后世耳熟能详的曹操。
他就是以屠戮百姓恶名远扬。
如果不是因为他建立了魏国,又由他儿子代汉而立,洗白了不少名声。
曹操的名声绝对不会比董卓好到哪里去,甚至会更臭。
董卓强行迁移河南尹附近的百姓,做法已经算的上十分残暴了。
但跟曹操直接屠杀徐州百姓一比,那董卓的做法,就算得上十分柔和了。
曹操为什么会屠杀徐州百姓?
真的只是为了泄愤吗?
显然不是!
别说后世的,祸不及妻儿。
就是汉末的现在,连连坐这种事,也不常见。
目前也就出了一个王允被连坐的事情。
但只是说说而已,还没开始执行。
就更不要说牵连到百姓了。
所以归其原因,还是因为曹操缺粮,根本负担不起徐州百姓的迁移、安置工作。
那就是只能一杀了之。
所以,如果太原郡真恶化到那种程度。
心慈手软的,可能会导致,周边郡地跟着一起倒霉。
心狠手辣的,可能就直接开始屠杀!
只要屠杀掉几十万百姓,虽然名声臭了。
但至少常山郡、上党郡、雁门郡等地,不会出现意外。
这样至少还能保有一定的战争潜力。
如果随着常山郡、上党郡、雁门郡等地,一起被牵连。
那么被灭也只是迟早的事情了。
而赵风的目的,是要为大汉,尽可能多的保留一些人口。
这种屠杀百姓之事,赵风自然不会去干。
那么就只能靠修养生息,这样看上去虽然耗费时间,但却能温和的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这种手段,也只能在特定时期有用。
这个特定时期,也就是现在天下诸侯乱战的时候。
这时候,只要你不去惹事,你周边的诸侯,巴不得你去休养生息。
因为你一用兵,你周边的势力,也会跟着受到牵制。
而到了天下大势,比较明朗以后,你就是想休养生息,你周边的敌对势力,也不会同意了。
这类例子太多,不胜枚举。
赵风看完文书,点了点头:“新招募两万新兵的亲眷,如何安置的?”
田丰行了一揖:“迁移了六万人,前去赵国安置,比我们早先规划的要少了一万人。”
“迁移了三万人,前去常山郡安置。”
“醉仙楼、洪门镖局等主公的产业,招募走了五千余人,大部分都是男子。”
“剩下的五千人,留在晋阳,编入羊毛这个新的产业,大部分都是女子。”
赵风点了点头:“很好。”
“既然这些新兵亲眷都已经安置好。”
“秋收也已经完毕了。”
“那就传令张武和王平,把他们招募的两万新兵,全部送到晋阳来。”
“这些新兵虽然训练几个月。”
“应该再让典韦、华雄这些人也去操练一遍。”
“这样才能继续提高新兵的战斗力。”
“而且我仔细考虑了一下,你提出的意见。”
“我觉得,可以把这个当成军部变法议案!”
现在汉朝的士兵,虽然名义上需要兵符才能去调动。
但只要时间一长,这些士兵,很可能就会成为某些将领的私兵。
不然也不会出现类似华雄这种,带兵来投的情况。
华雄不是个例,还有很多这样的将领。
所以赵风要杜绝这种情况发生。
而将领长期领兵在外作战,显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去杜绝。
不然也不会到清末也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当然,完全套用后世的一套,目前也行不通。
经历了这么多的事。
赵风十分清楚。
有些事,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