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书生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81.1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63章 秦琼的封地
虽然不清楚原因,不过王牧还是能推测出来,于是解释道:“最近农闲,百姓空闲的很多,应该都是附近来做工的。”
“这也太多了一点。”秦琼略微担忧的说道。
“不多啊,我还闲少呢!马上就要入冬了,到时候煤炭需求量会非常大,现在不多囤积一点,到时候根本不够用。冬季天寒地冻的,又没有办法开采!”王牧摇摇头道。
秦琼见王牧根本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不由提醒道:“老夫说的是你这里人太多了,陛下是否知道?”
“陛下应该知道吧!这黑石山可是他亲自赏赐给我的,知道我要在这里挖矿。”王牧想了想说道。
“那就好。”秦琼松一口气,点点头道。
进入村子不久,管理黑石山的陈大叔就闻讯而来,如今他带着几十个徒弟在这里锻造,城里的铁匠铺早已经关了。
“陈叔,这里人怎么突然多了许多?”介绍完秦琼,王牧就询问道。
“没办法,待遇太好了,不但生活好,还有工钱,方圆百里的村子,都有人来做工。你说过来者不拒,就都收下来来了。”泰大叔解释道。
对于秦琼到来,陈大叔非常高兴,生怕招待不周,一路上非常热情的招呼着。
“你们弄这个渠沟太好了,完全不用从山上把矿山挑下来,可以说节约了大量的时间。”王牧赞叹道。
“这是一个徒弟提出来的,我也没想到这么好用。”陈叔解释道。
“对于这种好的建议,一定要重赏!这次就先赏十贯!”王牧提议道。
“十贯!会不会太多了?”陈叔迟疑了一下问道。他还没有把身份从普通人到管理者转变过来,在他心中,十贯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没有关系,这种建议,给我们节约的钱,远远不止那么一点。以后有这种事情,根据他们建议,做出贡献的大小重赏!”王牧说道。
“你说得。”陈叔想了想赞同道。
“嗯,不错!千金买马骨,这样别人才会更加用心的做事。”秦琼赞叹了一句。通过三天相处,他越来越发现王牧的厉害,一个普通人家的小子,不知不觉,身边就汇聚了这么多人。
虽然说这些产业,都有别人的份子,但这正说明王牧高明,没有想过吃独食,拉拢众多盟友,不但可以分担风险,而且有事情也能一起应对。
说来也是,如果真要说产业,王牧目前就只有黑石山属于他个人产业;新村还有五十亩下等田和五百多亩的山地。安邑坊的铺面,除了酒楼,已经全部卖出去了,算起来还真是穷。
黑石山挖矿自然没啥好看的,秦琼询问了一下如何解决碳毒,看了看洗煤的地方,虽然不明白何为脱硫,还是很高兴王牧能解决这个大问题。
尤其是知道他这并不是为了囤积物资卖高价,只是等到冬天解决百姓取暖,从而让人们重视的时候,秦琼表示非常的佩服。
“这里的土地,又种植的什么?”看着一块块空地,秦琼好奇的问道。
“这边种植的是大豆高粱,尤其是豆子,种得特别多,因为这里的土地实在太差了,豆子种上几年,可以改善土地肥力。这里挖矿的泥土,到时候堆积下来,等到挖矿结束,这里就会变成一片中等的土地。”王牧讲解道。
“还能这样!”秦琼惊讶的说道,他没有想到,土地也能改善。
这事在齐民要术之中就有记载,王牧自然很肯定的点了点头。
齐民要术之中,不但记载了种植豆子可以改善土地,还有盐碱地用水洗改良的办法,可以说农耕宝典,当之无愧。
“这里种植豆子,一年可以种两次,正好喂这些牲口。河边的空地上还有一些蔬菜,都是请的那些女工帮忙种的。”陈叔补充道。
男人挖矿,女人做饭,种地,或者洗矿等轻松一些的工作。老百姓都是纯朴的,这里待遇好,他们工作也很卖力,所以才能在短时间之内,就让这里大变了模样。不但没有因为挖矿,让这里显得荒凉,杂乱,反而更像一个人口众多的村庄。
说实在点,两千多人挖煤,产量并不高,这还是因为有陈叔带徒弟制作了大量铁器的情况下。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没有机械,全靠人工。
和陈叔交流了一番安全的问题,王牧两口子和秦琼一行,前去他的庄子。
说是长安城附近,其实已经在百里之外,秦琼的庄子,当然不像王牧他们买的那种贫瘠的地带,山是树林茂密的山,土地虽然没有河流,不过以平地居多。
秦琼是食实封七百户,除此之外还有食邑,食邑在老家,那相当于俸禄,实封的在关中。这也是李世民的手段,食邑在老家,既给了荣誉,又有当地官府监管;而关中的土地,有大军镇守,也不怕谁敢动歪心思。
食邑和实封是两个概念,食邑是指百姓把本来应该交给朝廷的税收,转交给你;而实封则是相当于把这一部分土地,人口都永久性给你,定制税收,种植什么,都由地主自己说算,朝廷基本不管。
实封七百户,一户按照五口人计算,那么封地也在亩地以上,这还是因为关中是按照狭乡分配的土地。
没办法,经历了三征高句丽,隋末大乱,如今大唐人口只有三百多万户,这也是为何李世民要大量把百姓搬迁到关中的原因,毕竟帝国中心,人口少了,如何监管全国。
说是庄子,完全就是一个巨大的农场,秦琼在这里还有别院。
“老夫夏天的时候,就会来这里避暑,今年因为要教柱子,所以没有过来。”秦琼解释了一句。
看到秦琼的别院,王牧简直想哭,虽然秦琼已经很节俭了,但是这个别院,少说也可以容纳上千人居住。
游览之后,王牧才知道,别院平时有奴仆打理,后院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粮仓,封地收上来的粮食,大多数囤积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