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北朝
作者:红莲素心 | 分类:历史 | 字数:76.5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11章 信任危机
这位商人明叫阿布达,来自于阗,行商多年,在隋国定居。
这次受高颎的命令,他来到齐国,见到了齐国第一商人卢思道,这个齐国的传奇人物。
作为高顺第一个御用商人,他绝对是受益最多的一个,这多年的积累下来,家里的财富给卢家三代也花不完。
但凡事有得必有失,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距离权力中心也就越来越远,高顺曾给过他一次机会,让他入朝为官,卢思道放弃了。
如今的卢思道,除了有爵位外,只是一个单纯的商人,但却没人敢瞧不起他,他毕竟和高顺有交情。
阿布达见到卢思道,先是行了一礼,随即奉上了礼单,这都是规矩。
卢思道并没有看那份礼单,而是闭着眼睛靠在摇椅上,等待阿布达开口。
“冒昧打扰卢侯,还请侯爷勿怪,草民这次来是想请教一下侯爷,不知侯爷可了解钱庄!”
卢思道眼皮一跳,要说齐国的大小生意,几乎没有他不知道的,唯独这钱庄,他并不了解,因为高顺没让他参与。
睁眼看了看阿布达,有看了看那份礼单,卢思道眼前一亮,原因就不用解释了。
“先生为何要打听那钱庄?”
阿布达一脸真诚道:“实不相瞒,在下这次来齐国做生意,带了大量的钱财,带在身上又不放心,放进钱庄有担心有进无回……”
阿布达说完,卢思道微微一笑道:“这个你不用担心,各地的钱庄都有储备金,只要你带着银票,十万贯内都可以提现。”
“哦?何为提现?”
“就是兑换银钱。”
“原来如此,敢问侯爷,那要是超过十万贯呢?”
卢思道闻言一愣,这个他还真没想过,一般的生意有十万贯也就顶天了,阿布达突然说超过十万贯,让他不由得有些怀疑。
“你要做什么生意?”
阿布达有些紧张,开口道:“在下听闻齐国的丝绸、瓷器在西方十分受欢迎,所以就想着做一次大的。
这次我可是把家当都带来了,打算做这一次就回家养老,以后就不出来了,所以才来请教侯爷,做什么稳妥一些。”
看阿布达的样子,今年有四十多岁,在这个时候有这个想法也正常,他也的确是西域人。
卢思道听闻有大生意,瞬间就来了兴致,起身道:“如果走海路的话,丝绸和瓷器都没问题,茶叶也可以带。
如果走陆路的话,那就是丝绸和茶叶,这么大数量,我建议你走海路,我们大齐有专门的商船,只要你给点钱,就帮你送到地方。”
如今的齐国,造船技术突飞猛进,远洋航行可能有困难,但是近海是没问题的,只要保证安全水位,不触礁就可以。
阿布达听到这话,表现的很心动,思索片刻开口道:“不知侯爷能否引荐一下这些商人,在下感激不尽。”
冲着礼物的面子上,卢思道点点头,让人拿来纸笔,然后写了一封信。
“你拿着我的亲笔书信,去江南采购,他们会给我几分薄面,保证你不虚此行。
如果你带的钱财超过十万贯,可以换一个钱庄,或者等一段时间,自然会有钱财运到。”
阿布达拿到书信,千恩万谢的离开了,不是卢思道好说话,而是阿布达出手就送了价值万贯的礼品。
不过他也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钱庄的储备金只有十万贯,他心里就有底了。
回到住处,他立刻写信,让人继续运送钱财,高颎得到消息后,向杨坚又申请了十万贯。
有了这二十万贯,想必已经可以引起乱子了,外人可能不知道这么做的意义,但杨坚很清楚。
齐国近十万民夫,全部处于待业状态,如果不妥善安置,必然有很大的隐患。
如果去开凿运河,就必须给钱,虽然现在的工钱已经不比当初,但十万人也不是小数目。
这些事都是明面上的,齐国根本不可能隐瞒,而杨坚要破坏钱庄,就是打算釜底抽薪,破坏齐国的金融体系。
只要钱庄一倒,那些钱票必然作废,到时候百姓可不管那么多,他们只在乎自己的钱。
一个计划在杨坚心中成型,和高颎等人商议过后,连同银票一起送到了阿布达手里。
这二十万贯是不同人分批次存进去的,可即便如此,如此大规模的存款,还是惊动了高顺。
“周道,最近邺城有没有特殊的人出现?”
周道想了想,摇了摇头。
高顺皱眉,钱庄对齐国意义重大,那可是银行的雏形,刚刚开始还没人怀疑,可信任危机迟早会出现。
对此高顺也有应对措施,那就是增加金银储备,如今朝廷已经有足够的金银储备,下一步将会开展借贷业务。
可如今借贷还没开始,就有人疯狂存钱,难道是看中钱庄的利息了,想要借此赚钱?
如果仅仅是冲着利息,那点钱倒是不算什么,后世之人都知道,银行的存款和借款利息是天差地别。
可高顺觉得这件事并不简单,派人拿到了储存人的清单,除了第一个阿布达是西域商人,其他的并没什么特别。
由于银票是不记名的,所以杨坚及时修改了策略,没有让阿布达一人出面,以此迷惑高顺的视线。
那些人存了钱,把银票都给了阿布达,而阿布达此时已经在前往杭州的路上,手里还拿着卢思道的书信。
阿布达到了杭州后,直接兑换了十万贯,并且联系到了那些商人,仿佛并没有什么异常。
可一个消息却在民间传开,那就是杭州的钱庄没钱了,一个大商人把钱都换走了。
人的心理就是这么特别,拥有的时候,并不会觉得什么,可一旦有人告诉你你会失去,人就会变得患得患失。
从钱庄开业至今,百姓在缓慢的接受,朝廷没有勉强,就是怕动静太大出现问题。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一部分人贪图小便宜,觉得那利息不错,于是就试着存了一些。
一来二去发现钱庄的确可以随时存取,于是就放心一些,可依旧是有所警惕的。
如今传闻一出,有人就去验证,结果发现钱庄里真没钱了,立刻就引起了恐慌。
钱庄的掌柜大声解释道:“大家不要慌,我们只是暂时没钱,已经派人去运钱了,我们是朝廷的机构,难道你们还不相信朝廷么?”
掌柜的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还是有一部分人不信,大声问道:“运钱需要几天啊,钱都被那个商人换走了,我问该怎么办啊!”
百姓没有纸币的概念,只觉得他们的钱被人拿走了,有人这么一提,立刻得到很多人响应。
“大家不要闹,钱庄发行的银票,在大齐各地的钱庄都可以兑换,那位商人之所以可以兑换,是因为他在别处存储了银钱,朝廷自会负责运输的。”
“你说存就存啊,这就是一张纸而已,万一你们是一伙的呢,那我们的钱不就没了么!”
无论什么时候,都存在偏激的人,他们并没有错,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对。
然而被这样的人一带动,其他百姓更慌了,钱庄运行也有两年了,面临最多的就是造假问题,但都被朝廷解决了。
对于新兴事物,百姓接受需要时间,而信任危机,是钱庄无法避免的一关。
无论掌柜怎么解释,百姓就是不听,仿佛他们的钱真没了,掌柜的不得去请官府。
知府出面做保证,三日内会有钱运到,百姓这才散去。
而三天之后,先上门的是阿布达,抬手又拿出一张五万贯的银票,掌柜的冷汗立刻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