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北朝
作者:红莲素心 | 分类:历史 | 字数:76.5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96章 高长恭禅位
鸿胪寺太子拒绝了突厥的和亲请求,很快就传了出去。
对此高顺也没打算瞒着世人,不但大大方方的承认了,还语出惊人做出一番总结。
“我大齐乃天朝上国,理应有大国的气节,无论是君王还是臣子,都应该以百姓为重。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
这番话可谓是语出惊人,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竟然越过内阁直接向高长恭上书。
阳休之向他禀告此事,其实内阁也觉得高顺有点太冲动了,要知道他现在只是个太子,还不是皇帝。
“殿下此言,实有越俎代庖之闲,若是陛下追究起来,怕是于殿下不利啊!”
弹劾的奏疏雪片般递上,那些守成的大臣真心觉得没必要,现在天下还没统一呢,高顺就这么狂傲,若是等他当了皇帝,不得唯我独尊,听不近任何意见啊。
面对官员的弹劾,高顺权当没看见,高长恭召见了相关官员,听他们说了一番大道理。
“按照爱卿所言,太子这次是惹了大祸了?”
“陛下所言极是,太子拒绝突厥使臣和亲,必然会惹恼突厥,一旦突厥大举来犯,我朝必然陷入战乱。”
高长恭听了面无表情,又看了看另一个言官,那人看表现的机会来了,立刻上前。
“陛下,太子爱民之心,尚可理解,只是他的话,实在尤为不妥,君王和天子,都在说陛下您啊,他这话实在是大不敬…”
此言一出,几个大臣都脸色一变,太子现在的实力,已经不是可以动摇的了,这位这么说,等于再找死。
“嗯,诸位还有其他的看法么,不妨一起说出来。”
那言官见高长恭没发火,也没表示出不悦,索性豁出去了,再次说道:“陛下如今春秋鼎盛,理应主持朝政。
太子若是少年老成,可毕竟年轻气盛,如今齐国蒸蒸日上,需要陛下引导正确的方向。
若是任由太子施为,不但影响陛下威严,还容易留下隐患,走错了方向。”
那大臣说完,跪下给高长恭行大礼,高长恭看了看其他人,平静地问道:“你们也是这样认为的?”
他们几个人都是御史言官,这次是代表和亲派来的,基本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虽然他们不想针对高顺,可已经有人出头了,他们也不得不跟随,只能一起跪下。
“请陛下主持朝政!”
高长恭看着地上的臣子们,忽然笑了,道:“你们真是一点不让朕惊喜,你们可别忘了,是太子启用了你们!”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事情不妙。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太子是朕的儿子,果然是最了解朕的。
朕乃武将出身,虽是齐国宗室,却常年征战沙场,若不是当了皇帝,朕才不愿待在这皇宫!”
“这……”
言官们额头开始冒汗,感觉节奏不对,按理说这时候高长恭应该忌惮高顺,收回他的权利才是。
可他们小看了高顺,也小看了高长恭,高长恭心里最清楚,齐国能有今天,都是高顺一手促成的!
“既然尔等说太子名不正言不顺,那么朕就禅位于他,然后去北境,会会那佗钵老儿!”
“陛下不可!”
一句话把众人吓坏了,他们刚说完高顺的坏话,高长恭转眼就要禅位,若是高顺当了皇帝,他们还有活路?
可当他们看见高长恭的目光时,都觉得遍体生寒,尤其是高长恭接下来的这句话。
“太子早就料到你们有这一天,他让朕提醒你们,现在齐国只有他一个成年皇子,就算你们搬到他,打算让谁接班?
还是说你们想未雨绸缪,长久打算,打算培养一个皇子出来,然后尔等把持朝政?”
“臣等不敢,臣等不敢啊!”
高长恭这是诛心之言,高顺知道言官的厉害,所以打算借这次机会敲打他们一下。
你们什么事都可以管,但要看清局势,齐国还没到坐享太平的时候,还轮不到你们出来说三道四。
高长恭要禅位的事,高顺早就知道了,拒绝了突厥和亲后,就需要一个人坐镇北境。
况且随着辽州的发展,北方也需要经略,他打算在幽州建立一座行宫,开始为以后打算。
大业元年二月初一,高长恭禅位高顺,自称太上皇,隆武皇帝,高顺登基。
父子二人这番操作,直接亮瞎了很多人的狗眼,和宇文赟不同的是,高长恭没有贪图享乐,而是去了北方。
有高长恭镇守北方,高顺也算是实现了他说的话,可高长恭这一走,高顺还是有些心里没底。
第一次坐在龙椅上,下方是文武百官,很多曾经的老臣都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年轻面孔。
“朕初登大宝,诚惶诚恐,怕上负苍天,下负百姓,然乾坤两分,山河未固,朕愈感沉重。
父皇北迁,戍守边关,为的是大齐江山,和千万百姓,尔等身为臣子,理应学习。
……”
“陛下万岁,太上皇万岁!”
简单发言过后,随着大臣们山呼万岁,高顺算是成为了齐国的皇帝。
虽然高长恭也是皇帝,但不干涉朝政,只负责军事,父子二人分工明确,文武双全。
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册封李姝菡为皇宫,冯小怜为柔妃,顾依依未德妃。
之前也许觉得,高顺的女人不少,可现在一看,高顺后宫之中只有三位妃子,子嗣只有一个半。
高璟今年才五岁,高顺也没急着立太子,接下来他不可能只有一个儿子,所以他打算立贤不立长。
从一开始他就知道,帝王家的争斗很残酷,若是过早设立了太子,对后面的子嗣不公平。
李姝菡对此没说什么,她已经是皇后了,地位尊贵优越,暂时满足了她的心愿,所以根本没想太多。
第二件事是开恩科,科举出现这么多年,已经为朝廷选拔了不少人才,这也是齐国能够国泰民安的原因。
正所谓上行下效,高顺和高长恭平时生活都很节俭,日常所需并不奢侈,但也不丢皇家威严。
如此一来,下面的官员也就不敢太过分,要知道那帮言官连他都敢弹劾,还有什么不敢说的?
第三是做一些人事变动,高长恭去北境戍边,不可能一个人去,行宫之中要开府,也需要一些官员。
高长恭把高顺的人都留下,其余的带走大部分,把位子给高顺留出来,让他更顺利的接受朝政。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高顺之前把控了内阁和六部,但却不能忽视高长恭。
高长恭毕竟也是皇帝,也有一批心腹大臣,平日里用来监管朝政,做到心里有数。
第四是大赦天下,其实齐国现在的大牢中已经没多少重犯了,那些重犯都被拉到北方修长城去了,牢里都是轻犯。
对于这些犯人,让他们做苦力有些不公平,养着走费粮食,自从公布了修建长城之事,齐军的犯罪率直线下降。
在很多人看来,北方就是苦寒之地,而且人迹罕至,去了受罪不说,还要修长城,简直生不如死。
但事实上北方并没有男的夸张,就算是东北地区,也是四节分明。
冬天虽然冷,可是有煤炭和火炕,只要粮食充足,冬天甚至很享受。
据刘永业统计,新出生的婴儿中,大部分都是七月份左右,一看就是冬天没事儿干,都开始造人了。
所以大赦天下后,官府大牢中就没多少人了,很多地方竟然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画面。
后世史书称这段时间为大业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