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北朝
作者:红莲素心 | 分类:历史 | 字数:76.5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6章 接手禁军
百保鲜卑,不但拥有最优良的铠甲与武器,还能骑乘最好的战马,北齐官府一直保有一些面积不小的专用军马场。
要说这只铁骑的战绩,也确实名不虚传。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高洋率数千“百保鲜卑”精锐骑兵破十万库莫奚军,俘虏四千余人,牲畜十多万头,库莫奚至此称臣纳贡。
北齐天保四年(553年)山胡围离石,高洋率数千“百保鲜卑”前往,山胡闻风而逃。
九月,契丹侵犯边境,高洋亲自翻山越岭,身先士卒,率领“百保鲜卑”奔行千里偷袭契丹,大破之,虏获十万余口、杂畜数十万头。
之后又率“百保鲜卑”出晋阳北击突厥,迎纳柔然,废其可汗库提,立阿那瑰子庵罗辰为可汗,置之马邑川,亲自率军追突厥于朔州,迫使突厥请降。
之后高洋又率领“百保鲜卑”四处征战,收复因侯景叛变丢失的河南故地,吞并江淮,打的北周“凿冰避战”,北齐凭借“百保鲜卑”名满天下。
高洋时代,“百保鲜卑”的巅峰时刻是天保五年的讨伐茹茹之战。
天保五年三月,茹茹庵罗辰叛,高洋亲自征讨,帝高洋率麾下千余骑“百保鲜卑”,遇茹茹别部数万,四面围逼。
高洋神色自若,指挥“百保鲜卑”来回冲杀,茹茹被击溃,落荒而逃,高洋率军追赶,伏尸二十里,获庵罗辰妻子及生口三万余人。
以千敌万,不愧“百保鲜卑”!
高洋死后,“百保鲜卑”继续闪耀历史,邙山之战,高长恭率五百“百保鲜卑”破北周尉迟迥数万大军,洛阳之围得解。
晋阳之战,北齐灭国在即,高延宗凭借残余的“百保鲜卑”竟杀得宇文邕丢盔弃甲,宇文邕更差点被生擒。
北齐灭亡后,高保宁、高绍义更凭着残余的“百保鲜卑”割据一方,最后才被吸收了“百保鲜卑”精华的隋军所灭。
看着眼前的铁骑,高顺心中震撼。
上千人鳞甲鲜明,每个将士都披挂着这时期最坚固的铠甲,手持锋利无比的环首刀与长槊,宛如神话故事中的神兵天将。
当他看见百保鲜卑的这一刻,他明白斛律光明明手握重兵,却为什么不敢反抗。
和百保鲜卑比起来,他的勇士军都是汉人,大部分都是步兵,而且都在镇守边关,远离邺城、洛阳。
而禁军的大部分兵力,都驻扎在邺城和洛阳,而六镇的府兵,也只有兵符可以调遣,这才保证了都城的安全。
高长恭自幼习武,武艺高强,混迹军中多年,又是宗室贵胄,却礼贤下士,爱兵如子,依然可以得到将士们的尊敬。
但高顺从小默默无闻,近两年虽然有些文名,可这些天将可不吃那一套,想要折服他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要说自古以来,儒将不在少数,春秋时期的孙武,三国时期的周瑜,唐朝的李靖,宋朝的岳飞等。
这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将领,有的儒将可能文武双全,有的可能是个纯粹的文人。
其实想要得到将士们的认可,最好的办法就是打一场胜仗,就像演义里的诸葛亮。
可现在并没有大战,不需要出动他们这些精锐,高顺又一点武功没有,百保鲜卑又足够优秀,这就让高顺有些为难了。
高顺虽然来到军营,却没有惊动他们,而是带着秦爱等一干侍卫一边观摩,一边训练。
作为大齐的最强精锐,骑士们自然有自己的骄傲,哪怕高顺是高长恭的儿子,但毕竟不是太子,也不是将军。
而高长恭么确实没封将军,与其当个有名无实的将军,还不如让他自己争取,所以将士们没有搭理高顺,就当他不存在。
……
高顺这边开启了军旅生涯,陈国那边却掀起了波澜。
三月初一,大朝会。
陈顼和百官议完国事,突然开口道:“朕欲伐齐,卿等以为如何!”
可谓是一时卷起千重浪,两国这一年来书信往来频繁,虽未结盟,却也是友好邻邦,陛下怎么突然要北伐了?
“陛下,齐国与我朝通商往来,互惠互利,让边境州郡得到了发展,人丁兴旺,远胜从前,岂能断起兵戈,生灵涂炭啊!”
陈顼刚说出要北伐,立刻就有大臣劝谏,主要是这一年的通商,让两国都尝到了甜头。
高顺之前让卢思道运营茶叶,可不光光是贩茶,打探消息其实也是其次,他的第一个任务其实是送礼。
卢思道第一次南下,是随着使者国书一起的,临走时带了十车礼品,把能送的都送了。
对于北人的礼物,陈国的官员一开始是拒绝的,幸好高顺和陈叔宝关系不错,就让他开了个好头。
大臣们一看太子带头手里,都觉得两国关系融洽,而且卢思道还是以商人身份出现,去买一些不值钱的树叶。
此时的茶叶可没有后世值钱,炒茶法也没传到陈国,但这个秘密迟早会暴露,所以卢思道第一次就买了很多。
如此多的茶叶,着实让一些茶叶产地的官员发了笔横财,就连卢思道都不知道高顺要这么多茶叶何用,齐国毕竟就这么大地。
但高顺什么都没对他说,就让他去办,趁着有机会尽量多弄茶叶,他打算回来制成茶饼、茶砖,周国不要北面不是还有突厥嘛。
对于茶叶的魅力,高顺很有信心,所以官员们得了好处,自然不愿意和齐国开战。
有一个大臣牵头,其他大臣也各抒己见,基本上都是不同意开战的,听的陈顼直皱眉。
要说历史上的陈顼,那是铁了心要北伐,所以乾纲独断,不让大臣发言。
可因为高顺的缘故,陈顼的态度并不是很坚决,被大臣们这么一说,也有些动摇。
“陛下,两淮之地虽然不在我朝,可其中的物产方物我朝亦是唾手可得。
原本分开的亲人,齐国也允许探视,百姓都在歌颂陛下的仁德,若是起兵,恐怕会寒了百姓的心!”
高顺的开放策略,实际上是外松内紧,表面上看没有什么防备,实际上对陈人的看管很严。
无形之中,高顺建立了一道防线,除了正规商人以外,没有人能够随便进去齐国境内,而百姓往来也需要官府的凭证,并不是完全开放的。
“陛下,臣以为必须出兵,夺回失地,齐国之心,不可轻信!”
就在这时,安南将军吴明彻站了出来,第一个支持陈顼北伐,陈顼顿时来了精神。
然而还没等吴明彻继续说什么,陈叔宝忽然站了出来:“陛下,儿臣以为吴将军此言差矣!”
见太子都反对北伐,陈顼皱了皱眉,吴明彻的脸色有些难看,心说太子什么时候也开始过问国事了!
“陛下,吴将军好像是淮左之人吧,刀戈一起,必定血流成河,吴将军难道忍心看着家乡的父老受难,究竟是何居心!”
陈叔宝说完,吴明彻的脸色陡然变得苍白,他一心为国,竟然被太子误解,然而他还无法辩解。
这时徐陵见情况不对,连忙站出来替吴明彻解围:“陛下,吴明彻家在淮左,悉彼风俗,将略人才,当今亦无过者,如若为将,可事半功倍!”
把缺点变成优点,徐陵可谓是高明,吴明彻对他投去感激的目光,陈顼也是微微点头。
可陈叔宝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忽然冷冷地说道:“我看吴将军是思乡心切,打算投降齐国,这才一心北伐吧!”
什么?
所有大臣吃了一惊,没想到太子如此大胆,竟然说吴明彻要叛乱!
而吴明彻此时彻底蒙了,噗通一下跪下道:“陛下,臣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