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吃瓜的我被女帝偷听心声

作者:点石成灵 | 分类:历史 | 字数:48.2万

第六十八章 阴谋之后还有阴谋?!

书名:大唐:吃瓜的我被女帝偷听心声 作者:点石成灵 字数:2186 更新时间:2024-11-16 18:00:41

李治见众官员手中都拿着一摸一样的密函,先是一愣,而后眼神瞟过身边的太监。

小太监会意,十分机智的走上前去,将密函统统收入手中,俯首递给李治。

李治接过后,又是一愣。

这封面的字迹。

分明就是父皇亲笔。

不可能。

父皇全天都和他在一起,怎么可能写过这么多封密函?

而且。

按照父皇的心性,必然会利用这次事件,让阴氏带出更多的共谋者,好一并解决才是。

所以。

这封密函一定是伪造的。

正想着,密函的内容展现在眼前。

(尔等胆敢同阴氏密谋造反,待朕醒来,必定将尔等诛九族,斩其头颅悬挂于午门以示天威。)

李治看罢,双眼圆瞪,双手不停的颤抖。

这……

字迹确实是父皇的,可是这说话的语气,如此儿戏……

虽然是伪造,却也是劝退了前来造反的众人,如若不是这封密函,昨夜恐怕要死伤更多的无辜人士。

如此说来,伪造之罪倒也功过相抵。

李治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缓缓开口:“昨夜之事,我想众位也一定已经听说了。

阴氏派江湖人士前来刺杀圣上,自己却藏在暗处没有出面,不知众位之中可有人知道他的行踪?”

李治问完,众人皆是面面相觑,而后异口同声道:“我等不知,还望圣上明鉴。”

众人说完便缄默不语,李治一时间也没了主意,不禁眼神看向冯天宝。

毕竟,经过昨夜的激战,又得冯天宝救命之恩,他此时对于冯天宝的仰望宛如半个神明一样。

冯天宝一愣。

【我勒。】

【你看我做啥?我也不知道啊。】

【不要这个眼神看我,我又不是神仙,不能什么事情都知道吧。】

冯天宝也很无奈啊,不禁眉头一挑,摇了摇头。

正在众人大眼瞪小眼之际,一个身穿黑色束袖的侍卫跑了进来,双手抱拳单膝跪地道:“回禀右武候大将军,长安捷报。”

李治眼神一亮,赶紧催促道:“快说。”

来人立马回道:“昨夜兵部尚书同李大将军已经将贼人全部拿下,随时听候陛下处置。”

在场众人听罢,感叹不已。

陛下当真是深谋远虑啊,原来他早已看破阴氏诡计,安排了京中大将镇守长安,只待瓮中捉鳖。

感叹之余,却又唏嘘不已。

若不是这封密函到手之时,他们做了机智的决定,现下等待砍头的可能就是他们了。

想到此处,他们皆俯首叩拜起来:“陛下英明神武深谋远虑,尔等望尘莫及。”

李治心情甚好,缓缓抬手道:“众位大臣请平身,众位都是大唐的肱骨之臣,这次听进谗言险些被奸人的谎言所骗。

所幸众位都是慧眼识珠之人,没有同其同流合污,我定在父皇面前澄清此事。

今后还请各位尽心尽力为大唐效力。”

众人一听,欢喜不已,连忙叩谢:“多谢圣上,我等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治见在堂上的众位都很虔诚,便满意的点了点头,缓缓起身朝着内室走去。

冯天宝看他如此仁德,不禁暗暗赞许。

【难怪历史上记载李治幼而聪慧,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兄弟,果然一点都不假。】

【是个可托付之人。】

想到这里,冯天宝大步跨向前去,对着李治作揖一拜后道:“陛下刚刚入睡,草民不敢惊扰。

在此,草民有一事相求,还请九皇子允准。”

李治正准备进内殿,见冯天宝一脸的正经,自然知道他所为何事。

他瞟了瞟四周后轻声说道:“你自去吧,我会向父皇禀报,称武才人英勇救主受了重伤,由你护送前往深山寻找神医救治。”

冯天宝一听,不禁得意,还好他机智,昨晚救回他们以后就给他们每人吃了一颗忘忧丸,让他们把见到妖蛇的事情都忘记的差不多了。

此时的李治只以为是阴宏智伤了武曌,给她吃了无法解除的毒药,所以让他带着武曌去外解毒。

“只是……”李治顿了顿,忽而开口。

冯天宝吓了一跳,刚还在得意,这会李治突然话峰一转,还以为李治想起了什么,赶忙追问:“什么?”

李治突然面色复杂,继而又言辞恳切道:“你一定要将她治好,到时候,我…父皇一定召她回来。”

冯天宝一愣。

【唔~】

【回来陪你……父皇。】

【陪你……】

冯天宝信誓旦旦的承诺:“是!草民在此承诺,一定将她平安带回来。”

冯天宝即日便带着武曌离开了平凉郡,两日之后,李二携带众人赶回长安。

……

……

帝都,勤政殿内。

李二威风凛凛,广袖一挥,一道圣旨便下达了各州各县:

废除李治皇子身份,贬为庶人,重审反王余孽。

重犯燕弘亮,挖其眼睛,并鞭打打断其大腿杀死后悬尸午门暴晒三日,以儆效尤。

众余党情节严重者诛杀,沾亲带故者男满十六岁发配边疆,女没入掖庭。

李二行事居然如此决绝。

虽然一道圣旨将李右谋反的事情结束的干干净净,却也背负了杀子的千古骂名。

然而,李二却像变了个人似的,根本不在乎。

毕竟,死的又不是他的儿子。

不过。

阴氏造反,李世民赐死自己的亲生儿子,这一切的事情的起因,终究都要归根于李渊当年的一念之仁。

当年他放过了阴弘智和其妹,没想到阴弘智日后会搞出这么大的事情。

这就叫造化弄人啊。

齐王李右年幼无知,不听忠臣的劝谏,又骄奢荒淫,丝毫没有主见也无任何政治意识,实属是可笑。

阴弘智被利益和仇恨冲昏头脑,全然不顾谋反败落的后果,阴妃娘娘目光短视,只知道听从他们梭摆。

没有天时、地利,人和,一切的一切都注定了他们会谋反失败。

所以说,这次的造反其实就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藩王在一帮小人的竣使下,上演的一场荒唐的闹剧。

但这个荒诞的事件并没有以齐王的死而了结,反而引发了太子集团的一桩巨大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