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明末做皇帝
作者:乞丐之中的王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29.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十五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章 修改)
第一天早朝,讨论的主要事宜就是天启皇帝的丧事。
朱由检又钦定天启皇帝的谥号为
“熹宗”。
其余事等都有祖制可以遵循,司礼监、礼部等各个部门办起来轻车熟路。
其余诸多事宜,由于朱由检还不熟悉办理,最聪明的选择当然是不发表意见。
于是,基本都是一句:
“请魏卿定夺。”
看到新皇的表现,依附阉党的官员,无不心下大定。有内心不满的官员,也只能默不作声。
朝会结束后,魏忠贤一言不发,端坐大堂正中太师椅。
其余人等围坐一旁,都是魏阉的朋党爪牙。
魏忠贤一向骰子不离手,今天确是没有把骰子拿出来,看他不发话,大家也只能干坐着,一言不发。
终于,还是波大无脑的客巴巴,忍不住发言:
“哎呦,都咋滴啦,一个个霜打茄子似的,平时不都挺能咋呼。”
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也赶忙接话:
“叔父,今天上朝有没有什么新鲜事?”
魏忠贤还是一言不发,倒是他的干儿子,兵部尚书崔呈秀,发话了:
“干爹,您觉得当今的皇上靠的住吗?”
“说不准”
魏忠贤终于吭声,
“之前的行径看起来,倒是循规蹈矩,谁知道是不是故作姿态。”
“这个好办,我们如果要想探探皇上的态度,最好的办法就是
--弹劾自己人。”
崔呈秀自诩为阉党的军师,魏忠贤平时对他的看法也极为重视。
听了崔呈秀的建议,魏忠贤果然提起了兴趣,琢磨了一番忽然拍手称好:
“对,就弹劾自己人,一定逼着皇帝给个明确态度。”
众人一听也来了兴致,纷纷讨论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不过谁来弹劾和弹劾谁倒是成了一个问题,魏忠贤最后拍板:
“让云南监察御史,杨维垣上疏,弹劾兵部尚书崔呈秀。”
崔呈秀一听傻了眼,内心有一种日了狗的感觉。
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万一皇帝真的同意了,那自己不就是要卷铺盖走人。
这样,多年的努力不是白费了。
大明兵部尚书,这头衔多么荣耀,如果突然被撸了那就太悲催了。
他不相信,魏忠贤到时会为了自己,和皇帝彻底撕破脸。
于是,一脸可怜巴巴的表情,看着魏忠贤。
魏忠贤却是,有他自己的考虑。如果被弹劾的人,地位太低或者和他的关系一般,这种伎俩没有任何意义。
要搞就搞一把大的。
人人都知道,崔呈秀是自己的干儿子。
皇上对他的态度,就是对自己的态度。
看崔呈秀有些郁闷,魏忠贤好言安慰道:
“呈秀,你有什么好担心,有老夫在,你就倒不了,这样做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崔呈秀知道,今天所有所拥有的一切财富和地位,都是拜自己这位干爹所赐。
既然他拿定了主意,在大明朝就是和圣旨差不多,改不了的,也只好认命。
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
就在皇宫里,大家忙忙碌碌,处理天启皇帝丧事的时候,
信王府里,这两日一改往常的门可罗雀。
一个个,见风使舵的各路官员,都明里暗里,向信王府拜贺。
其中就包括,周王妃的老爹周奎,和田秀英的父亲
-田弘遇。
周王妃的老爹周奎,早年家贫,靠在街头卖大力丸和替人算命为生。
后来家境渐渐转好,混饭的手艺却没有拉下。
此时周半仙意气风发,颇有得道高人的气派,
“老夫给人看相,那是无有不准,想当初我就看得出,信王千岁有帝王之相,果不其然,今日果真应验。”
田弘遇兴高采烈,附和着周奎的话,脸色也是掩饰不住的兴奋和惊喜。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至此以后,他们就是正儿八经的国丈爷,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当然心里一个比一个,觉得自己的命好、眼光好。
周王妃和田氏、袁氏三女这几天,更是喜气洋洋。
自古出嫁从夫,能嫁给信王,她们之前已经觉得是天大的福分。
没想到现如今,夫君又一飞冲天,当了皇帝,她们的身份以后,也肯定是跟着水涨船高。
最主要的是,信王殿下终于,闯过了这一关。
想想前两天入宫前,信王藏把匕首在身上的场景,三女还不由得唏嘘感叹。
由于熹宗皇帝的丧事还没办完,她们三人目前,还只能暂时住在信王府里。
这几天,前来送礼的人,都快把信王府的门槛踏破。
什么金银珠宝,玉器古董,琳琅满目,收到后来都快堆积如山…
吓得周王妃,都不敢再收,生怕给自己王爷,不,现在是皇上,惹麻烦。
于是,只好差管家太监徐应元,到皇宫向朱由检请示。
徐应元到了宫殿门口,正要解释身份,恰好有看门的守卫认识他,连忙热情的上前打招呼。
“徐公公好”
“毛小六,今天轮到你值守呀”
“对,是小弟我,难得徐公公还记得小的,不知道进宫有何事呀?”
“咱家王妃派老奴到宫里给皇上传话。”
毛小六一听是找皇上,连忙放行,还不忘讨好献媚:
“徐公公,什么时候有空了,兄弟请你喝个酒呀,有老鼻子日子没一起聚聚了呀。”
“好说,好说。”
徐应元在几位守卫羡慕的眼神下,大摇大摆地走进宫门,
像是进了自己家后花园一样。
作为当初信王从小的陪读太监,又当了信王府几年管家,前前后后侍奉了当今皇上十来年。
现在皇上新朝,怎么不得提拔任用自己人,谁是自己人,那还不得论资排辈数他
--徐应元。
不过忽然又想起,前一段时间,在信王府里的时候,王爷可是很看重王承恩,大有把他压下的势头。
徐应元心里暗暗打气,一定要在皇上面前好好表现,怎么也不能,让好处都让王承恩抢了去。
见到朱由检,徐应元禀明来意。
朱由检听了有些好笑,之前在信王府上的时候,一年也不见得有多少人上门送礼。
没想到刚听说自己当了皇帝,都眼巴巴跑过来献殷勤。
不过想起来徐应元说礼物堆的都成小山,周王妃在家收礼都收的手软时,朱由检乐得合不拢嘴。
这群送礼的哪一个的钱也不是干净的,凭啥不收,劳资穷的要死,不折腾点钱怎么搞出点动作。
所以就叮嘱徐应元,回去告诉王妃
--“照单全收”。
临走的时候,徐应元为了获得多在皇上面前,表现的机会,
请求等回禀消息后返回宫里,在朱由检面前听差。
朱由检想了想说:
“这事儿不急,反正过段时间,你们都要到宫里来。
眼下信王府里,诸多迎来送往,没有你这个大管家坐镇不行。
你知会一声王承恩过来,听候差遣就行。”
“又是这个王承恩,想当初刚进宫在我面前可是晚辈,没想到现在这么得皇上信重...”
徐应元心里有些吃味,但不敢表露出分毫不悦,恭恭敬敬行礼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