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明末做皇帝
作者:乞丐之中的王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29.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十九章 回光返照(章 修改)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一日。
今年的夏天,格外炎热,京城像被笼罩在火炉中炙烤。
大街上没有什么人,连在信王府外,监视的锦衣卫眼线,也因为最近不见,信王府有什么异常举动,
偷偷猫起来消极怠工。
一个家仆打扮的中年人,不顾炎热,满身大汗的出现在信王府门口附近。
环顾左右,确认没有什么人跟踪,迅速闪到了信王府门前,经过通传被让进府内。
来人是孙承宗府上的管家--孙虎,朱由检在书房里,秘密接见了他。
孙虎小心翼翼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呈到朱由检面前。
由于天气炎热,信封已经被汗水打湿。
朱由检顾不得其他,打开信封仔细阅读。
这是孙承宗的亲笔信,信上讲前一段时间,他已经偷偷把自己的家勇一千两百多人,分批潜入到城内。
想请示信王下一步的具体打算。
朱由检已经提前收到,张嫣皇后早上派人的传讯,要他无论如何明日一定要进宫。
如果历史没有偏差的话,就在明天,天启皇帝朱由校,自己的便宜哥哥,就要龙御归天。
到时,正是需要人手压阵的时候。
于是就转告孙虎,要他回去禀报孙老,明日一得到朱由检进宫的消息,就立马带领所有人马,和英国公府的人马,合兵一处守在宫门口。
安排完了这件事,朱由检心里,还非常不踏实。
他来回在客厅里踱步,成败与否就在明日。
趟得过就是九五之尊,趟不过就是粉身碎骨。
怕个鸟,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
当天晚上,养心殿里,躺在御榻上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好像精神忽然变的好了很多。
围拢在他身边的几个,都是他最器重、最贴心的人
--皇后张嫣、魏忠贤还有客巴巴...
几人看到皇上的精神有所好转,心里都宽慰了不少。
不知怎么,天启皇帝今天晚上,看到自己的皇后张嫣,觉得格外漂亮。
由于病了多日,他当然无法像之前那样,纵情声色,这会儿不知真滴,
却忽然来了兴致。
一念至此,天启皇帝就觉得,围在自己身旁的魏忠贤,还有客巴巴有些碍眼,当即发话
“魏卿,客娘娘,朕感觉好多了。
你们多日前来侍奉也辛苦了,今天就早回吧。”
二人一看皇上下了逐客令,也不敢停留,对着皇上和皇后,行了一礼匆匆告退。
看到二人离开,天启皇帝紧握着皇后张嫣的一双柔夷,目光变得有些灼灼,像是饥渴了很久的饿狼,看到了猎物一样,
眼里冒着绿光。
张皇后被这眼神,看的有些不好意思。
多年的夫妻,她当然从一个眼神中,就能读懂其中的涵义。
但皇上明明早上,还病的昏迷过几次,怎么也不敢让他胡乱折腾自己。
“皇后,朕多日未行房事,这会儿有些想了,今天晚上你就留在这里吧。”
“不行呀皇上,你龙体未愈,怎可行那有损阳元之事。”
“朕今日已经感觉大好,皇后就应了吧。”
“大事还未定,皇上还要早做决断才是。”
朱由校知道皇后说的什么事,连忙应声:
“好,快去为朕研磨,我现在就写遗诏,今后如果有个万一,就把皇位传给信王。”
遗诏拿在手上,歪歪扭扭的只有四个字
“传位信王”。
就这已经很难为他了,本来就不认识几个字。
平时都是由太监们代劳,自己口述,或者是直接安排魏忠贤去办理。
不过遗诏这种东西,还必须是他自己写才有用,万幸这四个字他还会写。
不然到时还需要加个圈圈叉叉,或是画小人儿啥的
那就尴尬了。
皇后张嫣小心翼翼把遗诏在自己袖口里藏好,心里才觉得稍稍踏实。
魏忠贤偷偷塞了四个大肚婆在冷宫的事情,虽然做的很隐秘,但混迹宫中多年的她,还是通过自己的渠道知晓
只是装作不知道而已。
张皇后自打十五岁进宫起,就和魏忠贤、客巴巴这些人---斗智斗勇。
多年下来,早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论心智的成熟年龄,可能都不下五十岁。
如果让魏忠贤他们的阴谋得逞,自己是断然没有活路,现在唯一能指望的也只能是
--信王朱由检。
天启皇帝性格,却是像一个大孩子一样。
刚才皇后请求的事情他都答应了,自然就觉得自己刚才的要求,皇后也要答应。
张嫣经不起天启皇帝软磨硬泡,无可奈何,只好宽衣解带躺在皇上身边。
当晚,连张皇后都惊叹--难道是真的大好了。
第二天一早,张皇后起了身,见天启皇帝还在熟睡,也没敢打扰。
静悄悄穿好衣服下床,安排宫中的事务,吩咐小太监在皇上身侧照料。
过了一个多小时,张皇后回返养心殿,恰好有太监宫女送来了“太和保圣汤”。
见皇上没有醒也不敢打扰。
张皇后来到床头,轻声呼唤天启皇帝,可是一点反应都没有,晃了两下身体还是没有反应。
她下意识把手指,轻轻放在天启皇帝的鼻前试探。
只觉得呼吸,如游丝断断续续,不由得大惊,本以为病情会有好转,没想到忽然又这么严重。
连忙传唤太医...
太医过来,对着天启皇帝一阵按摩针灸,朱由校才艰难的睁开了眼睛。
昨天晚上的情况,完全是回光返照,这时候的皇帝已经接近油尽灯枯了。
他好像也知道自己的情况不妙,吃力的吐出几个字:
“传-唤-信王。”
虽然声音很小,一旁的张皇后,却是听的轻轻楚楚,见守值的太监无动于衷,连忙大声呵斥:
“都是死人吗,没听到皇上有旨,传信王觐见。”
旁边的太监被呵斥的一惊,又立马就反应过来,用拉长的尖细声音,大声重复了一遍:
“皇上有旨,传信王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