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县令后,她带领朝臣搞内卷
作者:池米唐 | 分类:古言 | 字数:156.7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65章 人才辈出啊
话音刚落,燕云镜就大步出门,飞上屋顶走了。
唐行在外看着这一幕:“第一次见皇上走得这么急啊。”
唐一璇:“……”
三岁立太子早了些,而且距离小北棠三岁生辰只剩两个多月。
不过燕云镜要立太子,她不会阻止。
但以后要更加防范,杜绝隐患。
好在燕云镜没有选妃,也没有其他孩子,否则她儿子的太子之位还有得磨呢。当然,燕云镜要是有别人,她也不会生孩子。
翌日的早朝上,文武百官得知北狄割让的那五座城池遭到盗匪血洗,驻守在那边的一万苍狼军没留下一个活口后,人人义愤填膺,怒斥北狄的鬼蜮伎俩。
“那五座城池的百姓可都是北狄人啊,北狄朝廷竟也下得了这个狠心。”
“这说明北狄国还没死心,一旦他们掌握了新武器,就会卷土重来,我们不得不防啊!”
“说得没错,北狄这是在挑衅我大燕,必须打过去!”
“皇上,就用上次的火炮打北狄吧,末将愿领兵攻打北狄。”
有两个武将同时出列向皇上请命。
燕云镜让他们起来,并没有让他们领兵出征。一来昨夜与唐一璇、荀老商议过,现在不是出兵的时候,二来北狄的情况没说的那么严重,驻守的苍狼军见形势不对,化整为零了,不然消息没这么快传回来。
其他官员一时摸不准皇上的态度。
这时,朱阁老偏头看着对面为首的唐一璇:“唐大人,刚才一直不曾听你说话,可有想到什么好主意吗?”
其他官员顿时纷纷看向唐阁老。
唐一璇面不改色的出列,拱手道:“皇上,臣不赞同现在攻打北狄。”
不等其他人开口,她接着说:“第一,大燕与北狄的那一仗结束才三年,现在又起战事,不利于老百姓休养生息。第二,远征北狄,会导致大量人口死亡,消耗大量的金钱和物资,破坏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第三,即便耗费国力打下北狄,要如何治理?要如何平衡与西楚国的关系,诸位都想过吗?西楚会眼睁睁看着我们大燕吞掉北狄吗?”
“那肯定不能。”有嘴快的官员脱口而出。
不少官员陷入思考,沉默下来。
只是请命领兵的武将仍旧不甘心:“难道就让北狄欺到头上来吗?”
“北狄明面上割让五座城池,却暗中以盗匪之名杀害我大燕驻守的将士,此仇不报,我大燕国威何在?”
“是啊,北狄那些狗娘养的孬种,只会玩阴的,必须狠狠打回去,为我大燕将士报仇雪恨!”
武将们都尤为气愤。
倒是不少文官都听进去了唐一璇说的话。
一旦大燕与北狄打得两败俱伤,西楚焉能放过统一三国的良机?
大殿里只剩武将们骂骂咧咧。
唐一璇也生气,但生气解决不了现实问题:“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什么叫有准备的仗?只要打仗,就没有不死人的。”
中年武将冷哼一声,随即单膝跪下来请旨:“末将不怕死,还请皇上下旨,让末将领兵出征北狄!”
燕云镜俊脸上一片波澜不惊,低沉开口:“陈将军,你先起来吧,唐爱卿只说暂时不打北狄,不是怕了北狄。”
他深邃的眸光落在唐一璇身上:“唐爱卿,你继续说。”
“是,皇上。”
唐一璇拱手应道,分析眼下形势:“臣认为此时征战,劳民伤财,有句话说得好,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们大燕有火器,只要大燕与北狄通车了,无论是打仗支援,还是治理方面,就都方便了。”
陶庆昭好奇的问道:“通车?通什么车?”
其他官员只听说过两地通商,没听过两国通车,一时充满好奇。
唐一璇脑子里灵光一闪,给他们画超级大饼:“诸位大人要想匡扶这个天下,想传下一段佳话,光靠我们一代人的努力,也不过是青史一刹。
但蒸汽火车不一样,它的成功会让大燕迈入铁路时代,扩大百姓活动范围,提高社会生产力,这是一代人智慧的结晶,后世的人则会在它的基础上不断持续改进与提升,我们大燕将实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概时一统三国,出海周游列国,都只在一念之间。”
她说完后,大殿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大臣都惊呆了!震颤了!
他们觉得能名留青史已是极好的事,为何在唐阁老口中就那么不值一提?
大燕、西楚与北狄三国鼎立多少年了,谁也没能打败其他两国,其实先帝在位时,大燕国力略胜西楚和北狄,但先帝只图享乐,这才逐渐旗鼓相当(往好了夸),幸得皇上镇守梅城,不然戎族早就破关而入了,可是到了唐阁老口中,一统三国竟只在一念之间?
是唐阁老疯了,还是他们老了?
所有大臣连做梦都不敢想啊。
唐一璇在大殿上侃侃而谈,那从容不迫的姿态,那不疾不徐的语气,有着让人难以辩驳的气魄,俨然就是一代权臣名相。
风姿卓绝,天下无双。
等早朝散了,许多大臣才回过味来,他们仍然不知蒸汽火车是什么样,更别提何时能制造出来了。
但不得不说,他们被唐阁老口中的蓝图霸业深深吸引住了。
想到唐阁老的年纪,比他们年轻太多,唐阁老能看到的未来,他们未必看得到,一时间不少上了年纪的朝廷官员开始养生了,但在公事上他们一点也不敢大意敷衍,甚至比从前更上心了。
原因无他,他们早就知道唐阁老又开始选拔人才了,万一被抓住小辫子,唐阁老会更加瞧不上他们,而且三年过去了,今年的科举考试只怕更是人才辈出啊,他们不想致仕归田,就只能卖命干差事了。
一个月左右,孙洵、陶庆昭等内阁大臣发现朝廷中好些老油条非但没有偷奸耍滑,还很积极配合六部的差事。
陶庆昭深深感慨:“唐阁老应该早些回来啊!”
孙洵想的则是,他可以放心致仕养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