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作者:老牛俊 | 分类:历史 | 字数:360.4万

第1389章 官绅纳粮,其中原由

书名: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作者:老牛俊 字数:2685 更新时间:2024-11-16 16:32:22

“该死!这些贪官全都该死!竟然敢向百姓们私自加征赋税,也怪不得朝廷的财政收入如此紧张,原来是进了这些贪官的口袋之中。”

朱慈烺咬牙切齿,心中对于这些贪官的所作所为,充满了极大的愤怒。

同时,朱慈烺的心里也下定了决心,待得这场鼠疫疾病过去之后,定要好好的对大明官场进行一番整顿,将官场之中的贪官污吏全部清扫出来,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当然了,对于这些贪官污吏所得的家财,朱慈烺自然是不会放过的,将会统统充入国库之中。

“好了!烺儿,你如今身为监国太子,千万不可随意的动怒,必须时刻保持着沉着冷静的头脑,这样才能正确的处理朝政。”

崇祯皇帝轻轻挥了挥手,示意朱慈烺不必愤怒。

“是,父皇!儿臣明白了。”

朱慈烺连忙低首应是,逐渐收起了脸上的愤怒神色。

“嗯!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储君。”

崇祯皇帝满意的点头微笑,而后继续刚才的话题,说道:“榆林郡王还曾告诉于朕,朝廷仅仅向百姓们征收赋税,其实并不能使得朝廷的财政收入有多少提高,反而是压在百姓们身上的一个沉重负担。”

“而要想提高朝廷的财政收入,那就必须推行一个最为有效的国策。”

“最为有效的国策?父皇,那不知是何国策?”朱慈烺很是好奇的问道。

“官绅一体纳粮!”

崇祯皇帝缓缓的说出了这几个字。

“什么?推行官绅一体纳粮!”

朱慈烺惊呼出声,显然对于崇祯皇帝说出的这个国策,感到十分的震惊。

站在一旁的王承恩也是满脸的震惊之色,但却沉默着没有出声,很好的做到了身为一名奴婢的本分。

片刻过后,朱慈烺收起了脸上的震惊之色,向着崇祯皇帝问道:“父皇,榆林郡王怎么敢提出这样的国策?他难道不知道,国朝优待士绅,免征赋税与徭役是对读书人的重视吗?”

“这可是太祖皇帝就定下来的祖制,他这是不将太祖皇帝放在眼里,破坏太祖皇帝的祖制啊!”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神情沉重的说道:“朕又何尝不知道这个,但是榆林郡王告知于朕,若是不推行官绅一体纳粮的话,那么朝廷的财政收入将会越来越少。”

“甚至到了最后,朝廷能够征收的赋税,将会逐渐的隐没消失不见。”

“因为这些征收赋税的田地,必定都会挂靠在官绅士族的名下,使得朝廷根本征收不到一点赋税。”

“而只有推行官绅一体纳粮,那么所有隐没的田地就会无所藏匿,那就必然要向朝廷上缴赋税,使得朝廷的财政收入有了极大的提高。”

听得崇祯皇帝解释的话语,朱慈烺当即沉默了下来,脑海中细思着这个国策的利弊之处。

其实在刚才之时,朱慈烺的心里认为,榆林郡王所提出的这个国策,根本就是居心叵测,不安什么好心。

可在经过一番细思过后,朱慈烺却是不得不承认,榆林郡王所提出的官绅一体纳粮之策,确实是要利大于弊。

因为一旦朝廷征收不到任何的赋税,那就无法向朝廷官员们发放俸禄,无法向上百万的大明军队发放军饷。

朝廷官员们得不到俸禄,大明军队没有军饷,那还如何生活的下去,还如何向朝廷尽职尽责。

所以,朝廷要想维持正常的运转,那就必须要有充足的钱粮。

至于充足钱粮的来源,那就不得不推行官绅一体纳粮,这也确实是最为有效的国策。

然而,尽管朱慈烺的心里明白这个情况,但他也同时明白,一旦朝廷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必然就会遭到天下官绅士族的反对。

因为朝廷此举,不仅是在破坏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同时也是触犯到了官绅士族们的利益。

因此,如果朝廷要想强制推行官绅一体纳粮,那就必须要提前做好官绅士族们的强烈反对,做好稳定整个大明的准备。

朱慈烺不敢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只得向着崇祯皇帝问道:“父皇,对于榆林郡王所提出的官绅一体纳粮,您是如何看待的?”

“如何看待?”

崇祯皇帝无奈的微叹了一口气,说道:“朕岂会不知,榆林郡王所提出的官绅一体纳粮,确实是为了朝廷着想,为了大明着想。”

“朕也曾经召集了一众阁臣们商议此事,但却遭到了一众阁臣们的强烈反对,迫使朕不得不搁置了此事,没有再去提及。”

“这......父皇,难道一众阁臣们不知道,官绅一体纳粮之策乃是有利于朝廷,有利于大明啊!”朱慈烺问道。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说道:“就算一众阁臣们知道又如何,他们所代表的可是整个天下的官绅士族。”

“一旦朝廷强制推行官绅一体纳粮,那不仅是有违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同时也会触及到他们的利益。”

有违祖制!

触及利益!

朱慈烺也是明白这个道理,但却没有半点的应对之法。

太祖皇帝所定下的规矩,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在崇祯皇帝与朱慈烺的身上,使得他们两人不敢随意的违背。

还有整个天下官绅士族的反对,那更是一股无法抵挡的力量,就算是崇祯皇帝与朱慈烺坐拥整个大明,也是无法应对的。

朱慈烺沉默了片刻后,再次向着崇祯皇帝问道:“父皇,如果朝廷不推行官绅一体纳粮,那么又该从什么地方征收赋税?”

崇祯皇帝没有说话,而是缓缓的坐正了身子后,随即才道:“对于这个问题,朕也向榆林郡王询问过,而榆林郡王告诉于朕,可以从商税、盐税、矿税、关税等其他赋税入手。”

“商税、盐税、矿税、关税等其他赋税?”

朱慈烺大为不解,满脸疑惑的问道:“父皇,就以这些赋税,又如何能够提高朝廷的财政收入?怕是还不及田赋的十分之一。”

因为在朱慈烺固有的认知中,商税、盐税、矿税、关税等其他赋税,根本无法比及朝廷征收的田赋。

自古以来,每个朝代征收的赋税中,田赋是所有赋税中最高的。

所以,朱慈烺才会感到非常的不解,就商税、盐税、矿税、关税等其他赋税,怎么可能提高朝廷的财政收入。

这是根本不大可能的事情。

“是啊!其实朕当时也是如你这般所想,心里感到非常的不解,就榆林郡王所说的商税、盐税、矿税、关税等其他赋税,怎么比得上田赋征收的多。”

崇祯皇帝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很是明白朱慈烺心里的固有认知。

“父皇,既然您也这么认为,那么榆林郡王又是如何做出解释的呢?”朱慈烺很是疑惑的问道。

崇祯皇帝没有说话,而是突然的自嘲一笑,眼中闪过一抹无奈之色。

“父皇,您这......”

见得崇祯皇帝这般表情,朱慈烺越发的疑惑不解,脸上浮现出担忧之色。

“无碍!朕只是突然想起了一些事情而已。”

崇祯皇帝微微摆了摆手,收起了脸上的神情,随即继续刚才的话题,解释着说道:“当时榆林郡王很是坦白的告诉于朕,例如朝廷征收三十税一的商税,简直就是对民间商人们的恩赐。”

“据榆林郡王所说,商人经商的利润可是足有四五成以上,甚至是六成或七八成之多。”

“而朝廷只是征收三十税一的商税,其实根本一点也不多的,因为在延绥镇与陕西镇之地,榆林郡王通常向商人们征收十五税一的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