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作者:老牛俊 | 分类:历史 | 字数:360.4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37章 百官震惊,各将追赠
赐封榆国公为榆林郡王!
赐地三千亩,食禄九千石!
赏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这是多么天大的皇恩啊!
自大明立国至今两百多年以来,何曾有过异姓封王,而且太祖皇帝也曾有言:异姓不可封王(死后追赠的不算其中)。
这乃是祖制所定。
可是如今,皇上竟然封赏榆国公为榆林郡王,这简直就是有违祖制,实乃大逆不道啊!
奉天殿前的一众文武百官们,皆是心中一片震惊,久久回不过神来。
特别是站在百官之前的内阁首辅陈新甲,此时的脸色已是阴沉如水,目光闪烁不定。
榆林郡王!
这可是自大明立国以来,第一位异姓封王的。
陈新甲实在没有想到,崇祯皇帝竟是如此的不顾祖制,赐封榆国公为榆林郡王。
他有心想要站出来公开反对,可看着眼前的封赏仪式,陈新甲最终还是没有出列反对。
如果陈新甲真的这么做了,那这就是在打崇祯皇帝的脸面,置皇帝的威严于何处。
也许要不了多久时间,陈新甲必然就会失去崇祯皇帝的信任与器重,最后落得与周延儒一样的下场。
这对于陈新甲来说,是绝对不能失去眼前的一切。
想他陈新甲寒窗苦读十数载,好不容易以举人身份坐到了内阁首辅的位置,其中的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陈新甲不想失去内阁首辅的位置,也不想失去皇上的器重,他要好好的保住这一切。
因此,陈新甲只得默默地站立原地,不敢做出任何的举动。
而一众文武百官们也是如此,皆是低首望地,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赐封榆国公为榆林郡王,乃是皇上的旨意,身为臣子的他们又怎么敢在这种场合公开反对。
没见到身为内阁首辅的陈新甲,都不敢站出来反对吗!
........
封赏仪式还在继续。
“......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英都伯洪承畴不畏辽东苦寒之地,为国镇守辽东数载,以重病之躯率领王师抵御东虏......”
“然东虏猖獗至极,不识大明天恩,主动挑衅战端......锦州之战,东虏胡部竟是施以卑劣之计,致使我大明王师遭遇惨败......”
“英都伯未能力挽狂澜,使我王师伤亡数万之多,锦州、宁远等城池接连陷落,辽东局势一片糜烂......英都伯劳苦功高,为国捐躯,其罪当免......”
“追赠英都伯为英都侯,长子袭承伯爵之位,次子荫锦衣卫同知......其尸身葬归故里,以超格公爵之墓葬之.....”
听着王承恩高唱洪承畴的封赏,刘博源的心里也是颇为感慨,一些关于洪承畴的事情,也在心头一幕幕的略过。
初次见到洪承畴时,还是在崇祯七年的三月份。
当时的刘博源正跟随着五省总督陈奇瑜,前往中原之地围剿流贼,洪承畴与各省巡抚及总兵等一众官将,在河南陕州迎接陈奇瑜的到来。
这是刘博源与洪承畴的第一次见面。
虽然两人并没有什么交流,且以刘博源当时的官位,也确实无法引起洪承畴的关注。
但对刘博源来说,洪承畴的名声还是非常之大,尽管‘洪屠夫’的名号并不好听。
而刘博源与洪承畴真正的交流之深,还是在崇祯十四年的松锦之战,那时的刘博源已是身居永昌伯之位,且还拥有着天下第一军的威武军。
在强大的实力面前,蓟辽总督洪承畴不得不十分的重视刘博源,并对刘博源多有倚仗。
也正是有了这些相互交流之后,刘博源才对洪承畴了解颇深。
洪承畴能以一个文人的身份,镇守辽东数年之久,极力抵挡住了东虏的进攻,这在统兵能力上来说,确实是十分出众。
而且洪承畴在处理各军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的老练成熟,能够积极的调动各军将领,从而使得辽东局势一直处在稳定的状态。
若非不是洪承畴的身体原因,恐怕辽东局势根本不会变得如此糜烂,也许奴酋多尔衮不可能轻易的攻占锦州、宁远等城池。
而在洪承畴因病身亡之后,辽东局势才会变得如此糜烂,使得大明接连的丢城陷土。
从另一方面来说,虽然洪承畴没有什么功劳,但还是有苦劳的。
如今,洪承畴被追赠为英都侯,其长子又袭承伯爵之位,次子荫锦衣卫同知等各种优待也是不少。
总得来说,崇祯皇帝的这次做法,还是非常的大方。
“......京营新军总兵忠勇伯符应崇英勇无畏,与东虏历战而亡,其忠心日月可泣......为彰显皇恩浩荡,特追赠忠勇伯为忠勇侯,其子世袭侯爵之位,赐丹书铁券......”
“有赏华冠蟒袍意见,玉圭一枝,皮弁冠一副......金钩玉佩一件,锦绶一条,华冠常服罗一套......”
“......其尸身可葬于天寿山之下,赐予公爵规格入葬,望其子孙后代效忠......”
相比于洪承畴死后的优待,符应崇的追赠更是显得光荣一些,其子不仅世袭侯爵之位,还赐予丹书铁券,又是一个勋贵家族的出现。
还有更为光荣的,便是入葬在天寿山之下。
要知道在天寿山,葬的可都是大明历代皇帝,也就是皇陵所在。
如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明仁宗朱高炽的献陵、明宣宗朱瞻基的景陵、明英宗朱祁镇的裕陵、明宪宗朱见深的茂陵、明孝宗朱佑樘的泰陵、明武宗朱厚照的康陵、明世宗朱厚熜的永陵、明穆宗朱载后的昭陵等大明十三陵。(崇祯皇帝的思陵还在建造当中)
符应崇能够入葬在天寿山下,那是何等的荣耀。
“......山西总兵周遇吉戍边多年,多次挫败东虏袭扰,护得边地军民百姓安危,其功劳甚重......辽东之战不畏生死,亲上战线与敌厮杀,斩获东虏首级无算......”
“今特追赠周遇吉为安北伯,加封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荫一子为锦衣卫佥事......还望诸君当以安北伯为榜样,不计个人生死,护我大明边地军民百姓安危......”
“钦此!”
随着王承恩的声音落下,又是一阵齐呼万岁之声,整个奉天殿前一片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