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作者:老牛俊 | 分类:历史 | 字数:360.4万

第912章 钱庄效果,成立报纸

书名: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作者:老牛俊 字数:2326 更新时间:2024-11-16 16:32:22

成立钱庄、发行钱币,这两件事情都交由李大勇全权负责,并成立了一个新的银行司,挂在财政部之下,总司长由李大勇兼任。

银行司的成立,必然会为刘博源带来巨大的利润。

它不仅可以有效的掌控辖地内的钱财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钱财的作用。

而且,发行钱币所带来的利润,更是难以想象。

有了银行司之后,刘博源所担心的财政问题,必将再无后顾之忧。

......

几天之后,银行司所属的第一个钱庄,正式挂牌营业,名字为大明民生钱庄。

身为永昌侯的刘博源,也露了一次脸,前去给大明民生钱庄剪彩。

这一举动,也是在告诉城内的军民百姓,这座钱庄是永昌侯所经营的。

挂牌营业的第一天,钱庄掌柜便在门前挂了一块巨大的木牌,上面详细的写了钱庄的业务范围。

其中有一点,最是吸引围观百姓们的目光。

“存入现银不仅不收取任何费用,而且还有一定的利息可拿,这是真的?”

“这怎么可能?存入现银怎么还有利息可拿?”

“木板上的毛笔大字写着呢?怎么可能有错!”

“这怎么与其他的钱庄大不一样啊!竟然还有这种好事?”

“怕不是骗人的吧!世上能有这种好事吗?”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难道永昌侯会骗我们吗?”

“就是!永昌侯怎么会欺骗我们这些老百姓。”

“......”

围观的百姓们议论纷纷,各自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不过,尽管许多百姓们不相信有这种好事,但出于对永昌侯的信赖与拥戴,还是有不少百姓拿着家中的现银,存入到了钱庄之中。

而当百姓们拿着存款凭据出来时,才逐渐相信此事确实为真。

一时之间,整个榆林城内的军民百姓们,都把家中的现银存入钱庄,只为那一点微薄的利息。

当然了,取款的军民百姓们也是有一些的,那只是在尝试而已。

两天之后。

“侯爷,侯爷,好消息,好消息啊!”

李大勇兴冲冲的跑到了永昌侯府。

“到底是什么好消息,竟然让你这般高兴。”刘博源疑惑的问道。

“侯爷,两天......两天时间,钱庄就已经......存入现银......现银一百三十五万四千多两了。”李大勇一脸兴奋,说话间都有些喘不上气。

“嗯!确实不错,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刘博源满意的笑了笑,鼓励道:“那就尽快加大钱庄的铺设力度,争取在延绥镇与陕西镇的每一个城池,都开设一个钱庄。”

“是,侯爷!属下会尽快完成的。”李大勇抱拳应是。

“对了,关于发行钱币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刘博源又问道。

“回禀侯爷,依照您给的钱币图纸与金属配比,新的钱币还在紧张的铸造当中,预计再有几天的时间,便能有样品造出。”李大勇回答道。

“行,那就尽快加紧铸造。这铸造一两银元,可就相当于一两银子,我们便能省出一钱银子,这可是一笔巨大的利润啊!”刘博源叮嘱道。

“属下明白!”李大勇点头应是。

随后,刘博源又嘱咐了一些关于钱庄之事,李大勇都一一虚心的应下。

......

随着钱庄之事的逐渐散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军民百姓们,都将家中的现银存入钱庄。

一些官员与商人在观望了一段时间后,也都将地窖中的现银存入到了钱庄之中。

而大明民生钱庄吸收的现银,也达到了恐怖的上千万两白银。

如此巨多的现银,也实在是出乎了刘博源的预料。

不得不说,民间还是挺富有的。

当然,刘博源所指的民间,是指那些商人与地方乡绅,底层的军民百姓们哪里会富有,能摆脱饥寒交迫的贫苦生活,就已经是军民百姓们最幸福的日子了。

......

在历经了数次的谣言中伤之后,刘博源心有所想,觉得是该成立一个新的部门,专门宣传延绥镇与陕西镇的价值观、生活观、潜移默化的改变民众思想。

同时,还要在舆论这一方面,压倒那些牛鬼蛇神的幕后小人。

朝廷的邸报,就有些类似的作用。

但邸报主要是在官场之上传播,底层的百姓们根本接触不到。

因此,刘博源就将后世的报纸给折腾了出来,并又组建了一个新的司——新闻司。

新闻司,挂在教育部之下。

而报纸的名字,就取名为大明时报。

得益于成熟的活字印刷,大明时报的成本也必然会降到了最低,不会出现亏损的情况。

同时,也会接受一些商人的广告,以便能赚取微博的利润。

大明时报的发行,一般是十天一次。

报纸上刊登的内容,主要是各地的政事与永昌侯府发布的政令,另外还有一些为民的好事,这肯定是要宣传的。

刘博源的目的,就是要将舆论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确定了心中所想后,刘博源当即召来了教育部部长叶正文。

“学生拜见侯爷!”

叶正文拱手作揖,对着刘博源行礼。

“哈哈哈!少卿来了,快快坐下!”刘博源笑着招呼道。

“多谢侯爷!”

叶正文再次拱手道。

待叶正文坐下后,刘博源便问起了关于学堂之事。

“皆赖侯爷鼎力支持,目前学堂都已开设到了每一个百户堡之中,就连在村寨之内,也都有私塾成立。”

“凡延绥镇境内的开蒙孩童,都已进入学堂就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延绥镇境内皆是有学识之人,能明事理,开教化。”叶正文一脸向往的道。

“好!少卿做的不错。”

“不过,在陕西镇境内,也一定不能落下,要尽快的普及知识教育,让境内的孩童们明事理,开教化。”刘博源嘱咐道。

“侯爷放心,学生会尽快完成的。”叶正文认真应道。

刘博源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便说出关于成立新闻司、发行报纸的事情。

叶正文听后,很是赞同的道:“侯爷此举,实在是高见啊!”

“这报纸的发行,不仅可以加进官府与百姓之间亲近关系,而且也能让百姓们了解官府发行的政令。”

“还有最主要一点,由官府发行报纸,那这舆论的主动权,将彻底掌握在官府手中,而不是那些士大夫与地方乡绅的手中。”

叶正文一针见血的说出了报纸的优点。

刘博源面色惊讶,很是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