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作者:老牛俊 | 分类:历史 | 字数:360.4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61章 进京
捧杀之计。
顾名思义,就是对张伯鲸与刘博源进行大肆的吹捧,将这二人吹捧到了天上。
从而让那些嫉才妒能的官员认为,在整个大明中,除了你张伯鲸与刘博源之外,其他的文官武将都是酒囊饭袋。
也只有你张伯鲸与刘博源二人,才能大败关外的鞑子。
而其他的文官武将,根本就是一群无能之辈。
如此的话,其他的文官武将就会对张伯鲸与刘博源二人产生敌视与针对。
到得那时候,都不用他皇太极动手,明朝的文官武将都会置这二人于死地。
因此,这捧杀之计可谓是歹毒至极。
“范爱卿,你不愧是朕的智囊啊!”皇太极笑眯眯的夸赞道。
范文程急忙行礼,谦虚的道:“微臣的这点小小计谋,哪里能与皇上您的大智慧相比啊!”
“哈哈哈!”
皇太极高声大笑,肥胖的身躯不自觉的抖动着。
......
崇祯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一名从京师来的天使,带来了崇祯皇帝的旨意。
召张伯鲸与刘博源二人进京受赏。
消息很快便在延绥镇传了开来。
延绥镇的众官员们纷纷携礼上门,恭贺巡抚大人与刘博源的即将高升。
十一月二十七日。
刘博源唤来李凤娇,将威武城五地的公务暂交由他来管理。
随后,刘博源便带着大舅哥萧华及十几名亲卫,随张伯鲸启程出发,前往京师受赏。
与此同时,随行的还有靖边兵备道魏士前、神木兵备都任、榆林中路兵备钱天锡等文官。
这些文官都是延绥镇的章服介胄之臣,身穿着各色的官袍,跟在张伯鲸的车驾之后。
他们这次也将一同前往京师,接受九年三考的朝觐考核。
在飒冷的寒风中,一辆辆马车从榆林城出发,向着东面的京师方向而去。
在经过一天的赶路后,大队车马抵达了米脂县。
再次来到米脂县,刘博源发现城内越发的萧条。
人口较之去年相比,也少了许多。
就这样的一座县城,估计都比不上他的一座千户堡。
怀着沉重的心情,刘博源等人在米脂县休息了一夜后,便再度启程出发。
一日之后,大队车马从吴堡渡过黄河,进入到了山西地界。
再两日后,大队人马抵达了太原府。
进入到太原府后,沿途官道上的车马人员才逐渐多了起来。
而且这些车马中,大都是进京朝觐考核的官员。
若是有相识的官员,则是会结伴而行,相互交谈,大论当朝政务。
再一日,刘博源等一行人抵达了太原城。
延绥镇等一众官员的到来,让还没有启程出发的山西巡抚吴甡大为高兴。
吴甡亲自出城迎接,将张伯鲸与刘博源一行人迎进了巡抚衙门,并热情款待。
如今张伯鲸与刘博源的大名,可谓是响彻了整个大明。
特别是参将刘博源,以一万五千官军,竟大败四万满蒙鞑子。
不仅斩获鞑子首级两万颗,而且还阵斩满清亲王多铎。
这可是一份天大的战功啊!
放眼整个大明,谁能有如此的能力。
因此,吴甡对于张伯鲸与刘博源二人,可谓是敬佩之极。
同时,吴甡也非常的好奇,那刘博源到底是怎么打败不可一世的满蒙鞑子。
热情的招待中,吴甡将他的疑问向刘博源请教。
刘博源则是谦虚的回答道:“下官能以一万五千官军,大败四万满蒙鞑子,全赖将士用命,将生死置之度外。”
吴甡长叹道:“将士用命,难于登天!”
刘博源微微一笑,继续道:“下官麾下将士,都是足额足饷,从不贪吃空饷,且做到公平公正,有功必赏,有过必惩。”
“对于阵亡将士,也要抚恤到位,确保家属无后顾之忧。”
“另外,精良的武器装备也是胜利的一大保证!”
吴甡听后,大为点头。
陪同的山西总兵猛如虎则大叫道:“说的虽是如此,可是没有钱粮的支撑,将士们怎肯用命!”
吴甡眉头微皱,眼神中闪过一抹无奈之色。
钱粮,是一直都困扰他的问题。
今年山西收上来的赋税是越来越少,且皇上又加征了剿饷,使得山西更是没有钱粮来发放将士们的粮饷。
没有粮饷,将士们怎肯替你卖命。
自古以来,皇帝都还不饿差兵呢。
......
在太原城休息了一夜后,刘博源等人再度启程出发。
这一次,随同的官员队伍也越发的庞大了。
穿着各色官袍的文官乘车坐轿,在家丁及护卫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向着京师而去。
向东一路行去,官道上时常能看见结群的流民。
他们携妻带儿,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脸庞上满是麻木的神色。
在见到大队车马经过时,这群流民便会狼狈的逃下官道。
然后在远远的地方停下,静静的望着大队车马过去。
看着流民行走的方向,竟也都是向着京师而去。
坐在马背上的刘博源,神色无奈的望着这一切,心中悲叹不已。
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
崇祯十年十二月十五日。
在行经了半个多月后,刘博源等一行人终于进入到了京畿之地。
虽是京畿之地,可各州县仍是残破不堪。
甚至几十里都不见人烟。
而且在官道的两旁,倒毙的尸骨也更加的多。
时常出现的流民数量,也是黑压压的一片。
他们行进的方向,也是往京师而去。
见着这样的一幕,刘博源的心也越发的沉重。
就连一向乐观的大舅哥萧华,此时也是沉默不语,目光静静的看着经过的流民。
“大人,真没想到在京畿之地,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流民。”
“难道皇上都不管一管吗?”
萧华忍不住心中的疑惑,策马来到刘博源的身旁,向之问道。
刘博源微微一叹,低声说道:“谁说皇上不管,但也总得让皇上知道才行啊!”
“皇上整天都是待在皇宫里,哪里知道外面的事情。”
“那大臣们不会告诉皇上这些事情吗?”萧华又问道。
刘博源摇头,反问道:“你觉得你喜欢听好消息呢,还是听坏消息?”
萧华不假思索的回道:“当然是喜欢听好消息了!”
“那就是了!大臣们怎么可能向皇上汇报坏消息呢!”
“这不是在欺骗皇上吗?听说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萧华惊呼道。
“杀头?这与屁股下的官位相比,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刘博源嘲讽的笑了笑,目光看向那些乘车坐轿的文官们。
不知晓在其中,又有多少官员能做到丝毫不贪。
萧华挠了挠脑袋,似乎有些似懂非懂的模样。